金融危机下云计算彰显价值

时间:2022-02-23 01:09:44

金融危机下云计算彰显价值

金融危机既是危机,也是机遇,对于CIO来说,更是实现IT价值的新契机。针对新医改的IT使命、集成优化业务,规避金融风险的IT策略、借助云计算实现高效能的IT架构等。

2008年,世界遭遇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全球的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很多发达国家出现了负增长。裁员,节约开支成为了企业的惯用策略。

在一片节约开支的呼声中,IT支出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企业原本计划的IT投资纷纷削减,CIO和CFO们也都竭力控制预算。然而,危机当中,云计算业务异军突起,成为了少数增长的业务亮点,究其原因,这和云计算自身的特点和商业模式密不可分。那么云计算是什么,它的特点和应用模式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云计算的发展,然后,我们针对软件应用和商业模式,再结合其自身特点分析找出云计算能够逆势上扬的主要原因。

定义尚存争议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ilel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体现。很多人认为云计算是一种新技术,但是它的出现则更像是一种业务模式的创新。

从技术方面来说,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虚拟化技术和基础架构服务的结合,它的核心应用是将数据中心的计算资源进行虚拟化,然后以租用的形式提供给商业用户,因此其本质上是商业模式上的创新。

尽管就云计算的概念厂商们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对于云计算的定义,厂商们却各有说法。Google定义“云计算就是互联网”;而微软却提出了“云――端计算”的概念,即客户端软件同样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像IBM,NEC等拥有超级计算机资源的厂商定义云计算为

“可分享的虚拟池,全新的企业级数据中心”……

厂商们对于“云计算”定义并不一致,但是,不可否认,他们的定义都建立在自己的优势上。实际上,根据应用模式,现在至少有三种形式的云计算服务。

第一种是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这类服务可以按照用户需求提供虚拟服务器;第二种是网络服务提供商,即平台即服务PaaS(platform asa servlce),这类服务允许用户在“云”平台中创建并运行应用程序。第三种是软件即服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终端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使用软件,而客户端却很少或者根本不用运行代码。鉴于“云计算”自身的特点,和新的商业模式,其给用户带来的价值也较好的反映在厂商们现有或者未来即将的服务中。

资源的节约

目前,亚马逊、Google、IBM、NEC、SUN等巨头均已推出相关的云计算服务,亚马逊作为最早推出云计算的厂商之一,推出了弹性计算云服务;Google也正在从头建立一个拥有云计算特性的新体系:Google Appa;IBM,SHN,NEC等厂商也竭力争取在这个蛋糕还没做大以前,划分自己的份额,他们大都以托管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

例如:日前,NEC为西班牙最大、也是欧洲最大规模的电信运营商Telefonica S.A.公司,提供SaaS服务,该服务面向中小企业提供CRM、资产管理以及其他业务应用。

此次saas服务项目作为Telefonica公司巨型数据中心构想的一环,由NEC搭建平台,以SaaS形式为企业和一般家庭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

这些案例充分说明了应用软件与数据中心正在逐步向“云”迁移,那么企业部署云计算的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是什么呢?答案是成本。例如在早期的数据中心里,企业必须为很多应用系统分别部署冗余的服务器资源、冗余的存储资源和带宽资源,用于应付企业应用系统的峰值现象,这就造成数据中心里服务器资源利用率低下的现象。

现在,只要实现初步的服务器虚拟化,就可以打破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隔阂,让不同应用共享虚拟化的冗余资源,应付峰值问题。

在互联网数据中心层面,服务器和存储资源虚拟化了,就可以实现跨数据中心的资源冗余、资源调动和异地容灾,这就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中心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业务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并降低了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而拥有这些服务器的厂商只需要出租这些资源即可得到相应的回报,而企业也不需要再自己构建、运营和管理数据中心,这大大降低了IT部门整体的运营资本,从而为企业节约了资源。

再如,以商业网站为例,网站的所有服务在部署“云计算”(虚拟化和SaaS)之后都能按需使用、按需支付。在过去,网站新业务的开展往往意味着一系列资源(服务器、带宽、存储以及与之相关的设备等)的成本投入。

而在“云计算”的业务模式下,客户无需关注资源的物理位置,无需对任何物理设备进行配置、管理和维护,只需通过统一接口根据自身需要提交各项“任务”即可获得快速的、可定制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这无疑大大减少了运营商的成本,提高了他们的利润。

云计算的这些特性不仅能够帮助大企业提高效率,针对中小企业其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以中国为例,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正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壮大。然而,相当部分的中小企业一直运行在资本紧缺的状态中,而且快速的增长需要更多的资本来支持,因此,依靠他们自己建立企业的计算和数据中心可行度较低,而云计算的按需计费,以及托管或SaaS租用模式则刚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把节能环保放到了企业远景当中,如减少碳排放量,减少工业用电等。“云计算”的出现较好的解决了性能与能耗的关系,企业如需要大量计算时,只需租用IT厂商们提供的超级计算云服务,从而节约了自行配置大型机的成本与能源消耗。这对于企业和社会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渗透广泛

云计算自身的特点,决定其应用的主要领域。对大企业来讲,云计算提供了很好的管理和节约IT成本的方法,而且针对于需要大量计算和存储任务的企业,云计算的投资回报电超过了自行部署计算中心和数据中心的回报,因此,需要大量计算和存储任务的企业更加倾向于部署云计算。

例如,金融、保险、证券业,这些行业企业都需要大量的数据计算与存储业务,网上银行,网上证券交易,网上投保的趋势也催生了SaaS形式的云计算托管。

同时,大量的灾备冗余使得数据中心和备份中心成为日益庞大的IT支出,而应用云计算则可以大大节约这笔开支,从而把资金投入到企业核心业务当中去。

再如,电信运营商每天都要处理和备份用户的通话清单,存储用户信息,在线办理业务,这样的业务模式也较为适合数据中心托管或者SaaS形式的云计算部署,正如前面案例提到的Telefonica s.A与NEc,因此,部署云计算的优势对于大企业来讲是显而易见的,节约成本的同时,可以更加关注自己的核心业务。

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部署云计算则更加经济,通过租用主机和按需付费,中小企业可以把原本作为固定成本的IT支出变成可变成本,这样就大大加速了中小企业的盈亏平衡,节约了一次性的资本投入,以帮助他们节约开支更好的渡过经济困难时期。

此次金融危机对于企业接受云计算的概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云计算模式为企业提供的IT成本控制,经济的部署方法和按需付费的模式得到了更多企业的认可,它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在这样的经济低迷期显得更加重要,特别是对那些资本匮乏的中小企业来讲,其作用更是显而易见。

相信在不久,我们就会看到,企业大规模部署云计算模块,而对于那些拥有计算和存储资源的企业来说,这将是他们新的利润增长点。

上一篇:Windows 7的“七宗罪” 下一篇:为污染源数据分析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