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投资风险控制策略分析

时间:2022-02-23 03:46:02

建筑企业投资风险控制策略分析

摘要:建筑企业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风险控制机制。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危害也各不相同。本文着重关注的是建筑企业的投资风险。分析投资风险的特点,提出有效的控制策略。

Abstract: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must establish risk control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Now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re facing various risks, which may bring different damag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vestment risk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he features of investment risk are analyzed, and effective control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建筑企业;投资;风险;控制

Key words: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investment;risk;control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I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6-0067-03

0 引言

我国的许多建筑企业在投资建设项目时,都将重心放在经济利益当中,忽略了企业管理,以及风险控制。许多的建筑项目为了维护眼前的经济利益,转嫁经营风险。利用现代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对施工企业随意提出苛刻的要求。使得建筑企业面临严峻的投资风险。例如,许多业主在与建筑企业洽谈建设项目时,提出先不交付预付款,要求施工企业先进行带资施工,等到项目进行到一定阶段再付款,或者是要求施工企业在工程开工之前就缴纳一部分的工程抵押金,从而保障自己的最低标中标等。这种情况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是十分不利的,从本质上来说,这其实就是施工企业的一种风险投资。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种方式已经成为工程项目业主进行成本控制、转嫁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许多施工项目业务甚至将这种行为看做是本行业发展的捷径,使得许多项目业主竞相模仿。由于要承担较多的风险,先期资金投入形式已经成为建筑企业规避的重要“陷阱”。从当前我国的建筑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无论其参与的是政府斥资的建筑项目,还是民营投资的建筑项目,其中都会存在这种违反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情况。由于建筑行业竞争激烈的现状,许多工程项目发包人都要求承包人在工程开始前支付一定的工程抵押金,如果不支付,就无法承接该工程。这种情况使得建筑企业面临严峻的投资风险。投资行为一旦产生,随之就会产生一系列风险。

1 建筑企业风险分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任何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都是需要依靠盈利才能维持下去的。因此,企业的任何活动都是以盈利为基本目的的。但是在当前企业的快速发展条件下,建筑企业的市场范围在不断扩大,承担的建筑任务也越来越多,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在当前建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风险管理。

1.1 企业风险类型分析

企业的风险是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企业风险会因为不同的市场环境,以及不同的经营形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企业风险就是企业在制定某项决策,或者参与某种行为之后,可能会产生的无法预料的不确定风险因素,会是的企业资源无法按照之前既定的方式运转。从外在表现上来分析,大多是企业用于投资的资金无法在既定的时间内收回,甚至会出现现金流短缺,或者资产负债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企业经营情况恶化或者破产。在一般的情况下,导致企业出现风险的原因主要分为内部原因和外在原因。外部原因主要是由外部市场环境导致的,具有更强的不可控制性。内部原因主要是企业内部的措施制定,以及管理方面,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根据不同的看法角度,对于企业风险的类型划分方式不同。

1.1.1 信用风险

所谓的信用风险主要指的是,在企业与客户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客户单反面的违约,导致建筑企业遭受损失的现象。客户违约主要表现形式有:①建筑项目资金来源得不到有效保证;②客户不按照合同上的要求,定期交付款项,使得企业出现现金流紧缺的情况;③客户恶意套取项目保证金,转嫁投资风险;④工程项目完成之后,客户在保修期结束之后,仍然不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尾留款。

1.1.2 市场风险

主要指的是企业所面临的市场情况产生重大改变,而产生相应的风险。主要表现为:①宏观经济政策上的变化,例如来自于国家政策上的改变;②企业的目标市场总量达到可以承受的上限;③建筑企业的上游市场发生变化。

1.1.3 财务风险

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是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政策制定上的问题,使得企业的资产质量下降,用于经营发展的现金流紧缺。主要的外部表现形式为:①企业在做投标决策时,没有对该项目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作深入分析,就仅仅追求中标,导致项目亏损;②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当中的缺陷,或者项目完成后催收不力,使得企业承担的不良资产增加,破坏企业的财务状况;③企业在一定期限内承担的建设项目总量超出企业现有的财务或资源能力,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缺或断裂。

1.1.4 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主要是企业的内部管理风险。主要表现形式有:①企业缺乏长久发展的战略性计划,或者制定出的计划得不到实施,或者无法实施;②企业管理层素质较低,管理能力较差,或者中间管理层较为薄弱,使得企业内部管理问题突出;③企业内部管理缺乏宏观长期控制的目标,忽视业务总量与企业自身资源以及能力之间的匹配。

1.2 企业风险研究

上一篇:山地光伏建设项目管理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中小企业发展困境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