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得体的语言应用

时间:2022-02-22 08:58:55

教育中得体的语言应用

教育教学中合理、得体的语言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说服教育乃是老师教育学生常用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之一。老师每天都在反复强调:“不许迟到、打架、骂人,上课专心听讲等”,每天都在语重心长地找学生谈心:某某某,最近你的表现又怎么了?一定要努力,不要辜负老师和家长的重望……对于教育中的一些常规性要求,老师不讲又不行。但现实中,说而不服的现象却比比皆是,学生对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育常常表现为无动于衷,有的直接对抗。为什么学生不理解老师的善意呢?关键在于我们老师还在固守着“我们是真理的化身,具有绝对的权威”的传统观念,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在使用单调、乏味、公式化的语言,让学生感到:学校只有道理,没有感情,而没有感情的道理让学生难以接受。

为什么得体的富有人情味的语言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呢?

那是因为老师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站在了学生的角度上,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老师充满真情实感的话语,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要,使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体会到了老师对他们的那份关心与关爱,知、情、意达到和谐和统一。这就是得体的富有人情味语言的魅力。

既然得体的富有人情味的语言能如此打动学生的心,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就开始更多地使用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平时和学生交流的语言要语气柔和,语意贴切。例如,下午第一节课有学生迟到了,我不是严肃批评了几句了事,而是说以后尽量早点从家里出发,如果已经晚了,路上千万不要争,安全第一。

教师还要利用书面语言与学生沟通。书面语言要用词委婉,寓意深刻。例如:单亲家庭的孩子,给他们过生日或过节写祝福卡:生日或节日快乐,最近很少看到你笑,教师非常喜欢你微笑的样子……

得体的语言伴随着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要自然、适当。开学初,为了尽快消除与同学之宰的隔阂或生疏感,我会根据学生的变化,用欣赏的眼神望着他们,微笑着说:你的衣服和发型非常漂亮,真的很适合你或你们的个性年龄。学生生病,我安慰他:不要紧,你的头脑很清醒,别怕,老师和校医都在,需要与你家长联系吗?

得体的、适当的富有人情味的语言,教育效果超出想象。学生与老师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学生们脱掉了自我保护的盔甲,与老师讲真心话,有的学生到了其他学校,甚至上了中学都还愿与我讲心理话。老师的话具有权威性了,学生接纳了老师,老师的说服力强了,有的事情讲一遍就起作用了。

得体的语言,使师生变成了平等的朋友关系,老师要课公开课,学生积极配合。老师病了,学生问候。许多事实表明,情通才能达理,得体的具有人情味的语言,最能打动人心,所以教育需要得体的具有人情味的语言。

(宁都县私立春晖学校)

上一篇:五年制高职开展数学建模的思考 下一篇: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