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表演对声乐演唱的重要性

时间:2022-02-22 03:19:03

舞台表演对声乐演唱的重要性

摘要:舞台表演是培养学生在演唱中舞台实践的能力。,熟悉舞台及观众才能锻炼学生歌唱的心里素质,增强学生声乐演唱的技能和艺术表现。

关键词:声乐演唱舞台表演实践

演唱是一种表演艺术。观众欣赏歌曲和表演,不仅要通过听觉表象,而且还要通过视觉表象,既观众要听到演唱者的声音,还要看到演唱者的精彩表演。美国职业导演、剧作家、戏剧评论家罗伯特.科恩说过一段言简意赅的话点明了舞台表演的真谛:“它既是即兴的,又是经过排练的。它既是参与的,又是向观众呈现的。它既是真实的,又是模拟仿效的。它既是能被理解的,又是晦涩朦胧的。它既是此时此刻的,又是可以重复的。演员既是自己,又是角色。观众既是相信,又不相信。观众既被卷入其中,又保持距离。”

一、舞台表演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

舞台表演对于优秀的声乐演唱者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好的声乐演唱不仅要求演唱者具备精湛的声乐技巧、优美的音色与宽广的音域,更重要的是要将那些戏剧人物的个性特征表现到近乎完美的程度。演唱者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时,要无条件的忠于原作,用心地揣摩作品、分析角色,表演时要符合角色的性格特征、思维逻辑以及行为习惯,表演幅度张弛有度,不能过于夸张或者是过于拘谨。演唱者的良好的舞台表演状态可以帮助自己达到良好的声音状态。当演唱者有良好的情绪甚至是比较亢奋的精神状态时,都有助于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声音状态。

演唱者是连接优秀经典作品与观众的“纽带”,可以使观众通过欣赏表演暂时抛弃现实生活的种种烦恼,将自身融入到角色的情感世界中去。观众可以通过演唱者出色的表演了解作品,得到精神的放松和艺术美的享受,可以说是一举两得,而对于表演者来说就是很好的完成了这个“纽带”的任务。因此,出色的舞台表演对于声乐演唱是极其重要的。

二、歌唱声音的走向与舞台表演的关系

初学声乐演唱的人并不是十分了解歌唱中声音的走向,这就需要声乐教师进行指导,通过严格地声音训练,给予学生准确的声音概念,使学生养成从外界听自己声音的习惯。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很多学生,似乎眼睛在看着镜子,其实他们根本就没有看到自己的表情和神态,只是习惯于从内耳道听自己的声音,不会考虑外界的声音效果,以致于把演唱者的声音引入错误的方向,这是初学声乐演唱最大的困难。因此,歌唱者需要培养一种良好的听觉习惯,就是从外界听自己声音的习惯。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感觉,听自己的声音录音时会觉得不像自己的声音,但是身边的人却没有这样的感受,认为那就是你的声音。这就是内、外耳道听声音的区别。因此,声乐教师应时常提醒学生养成从外界听自己声音的习惯,同时把声音送到远方。舞台上演员和观众之间有着很远的距离,要使演唱更加地亲切、自然,就需要缩短和观众的距离,需要加倍夸张并尽可能地把声音唱大传送到远方。所以要让歌唱者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从外界听声音以及将声音传送到远方的重要性。

三、舞台表演的基本原则

舞台表演训练中要遵循“用心歌唱、借鉴与创新并重”的表演原则。高校学生年龄较小,阅历少,接触表演也比较少,不能够深刻体会歌曲作品中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练唱歌的声音会让人觉得空洞,稚嫩。因此,声乐教师应结合自身的经验,慢慢引导学生,使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在生活学习中慢慢掌握体会、积累舞台表演方式,使学生体会用心歌唱的重要性。

四、恰当的舞台表演

舞台是表演的重要场所,舞台的表演是歌唱的最高的形式,是将表演者的声音传达给观众的载体。歌唱表演艺术不光是听觉艺术,还是最直接的视觉艺术。歌唱表演切忌呆板的演唱、毫无意义的乱动,一些演唱经验不足的歌手经常会做些无价值、无意义的手脚动作,让观众眼花缭乱,不能很好的欣赏表演。应简练、大方、准确,并且具有实际意义。表演动作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我国著名的声乐家、音乐教育家赵梅伯先生在《歌唱的艺术》中说过:“一个优秀的歌者,只需用面部表情来表达(歌剧则例外)而切忌过分的渲染,否则会得到相反的效果,听众往往会忍俊不禁,气氛就会破坏了。”因此,声乐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歌唱时的表演动作要恰到好处、“画龙点睛”,这样才能使歌曲的艺术效果更为强烈。

五、帮助学生克服怯场心理

歌唱的舞台表演是歌者依靠自己登上舞台来完成的歌唱表演。歌唱者首先要对舞台有客观的认识,克服舞台上的紧张心理。学生常常是在台下演唱时自我感觉很好、游刃有余,却因为自信心及临场经验不足,到台上的时候面目全非,熟记于心的曲目,上台之后却偏偏卡住了。主要是由于思想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大,上了台对自己是否能唱好心里没底,临场情绪紧张,造成了心理上的紧张及怯场。

要调节怯场心理,就要在平时勤学苦练基本功,增强自信心。艺术界流传着一句古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就是治疗怯场心理的良药。声乐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勇敢面对压力、承认有差距、允许有失败,保持平稳心态,把适度的压力转变为动力,在表演时不要过多地想表演的结果,努力做好自己,尽自己最大努力表演好就可以了。

六、尽量为学生提供舞台实践的机会

声乐演唱与舞台表演密不可分。训练学生声乐演唱的能力是为舞台表演必备的前提条件,只有声乐演唱能力提高了,才有机会到舞台上去实践。只有清楚地了解了舞台实践的艺术需要以及观众对审美的认知,才能有效把握声乐演唱的发展方向。成熟的声乐演唱和舞台表演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完美的声乐演唱,就谈不上舞台表演。反之,没有舞台表演的需要,完美的声乐演唱就没有观众来欣赏。缺少了观众的欣赏,声乐演唱就会在艺术审美上留下了美丽的遗憾。

总之,舞台表演对于声乐演唱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赋予作品强大的生命力,帮助演唱者达到自身良好的声音状态。演唱者对舞台表演的逐渐成熟,演唱过程中内心情感和体验就会自然流露,声音也会渐渐变得更加丰富,使歌唱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使表演富有更强烈的戏剧性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甄立夫.科学练声[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郭力、石崇英.表演艺术与欣赏[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3]李春燕.歌唱中的形体表演[J].甘肃高师学报,2004(9).

上一篇:插画设计的视觉图像价值及功能价值刍议 下一篇:“问题-情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