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2-02-21 11:50:17

【摘要】第三,要指导学生做好选做实验和家庭小实验。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且有趣的实验,例如:在讲《绪言》时,我先避开书本,做了两个趣味实验“空杯...

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 化学实验不仅是使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此过程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体系,而是创造一定条件和一定氛围,引导学生去探究原科学家实践活动的过程,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下面笔者就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探索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对于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来讲是一门新的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比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着浓厚的兴趣。

第一,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例如:在讲催化剂概念、氧气、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最为重要。又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再如,在讲实验室制氢气是用锌而不是用镁或铁的原因时,增加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什么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这也为以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要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学生实验。学生自已实验时兴趣高涨,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和书写实验报告。

第三,要指导学生做好选做实验和家庭小实验。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且有趣的实验,例如:在讲《绪言》时,我先避开书本,做了两个趣味实验“空杯生牛奶”和“魔棒点灯”,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都睁大了好奇的双眼。然后我才引出新课内容。这样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再如,讲了酸性、碱性之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土壤、水样的酸碱性;讲了有机物的知识后,指导学生学会鉴别羊毛衫的真假等等。

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亲自实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而后巩固验证,加深和扩大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学生做实验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因此,要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学生分组实验。对每一章每一节的实验做到实验目的明确,要求具体,计划周密,要使学生学会掌握操作技术。例如:使用试管的操作方法,要求他们能正确地拿试管、夹持试管和洗刷试管等等。在进行碱和酸的反应实验中,要求他们会振荡试管,用试管加热物质时,要注意试管的倾斜方向等等。要使学生掌握操作规则和要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动手实验时,教师必须及时防止和纠正在实验操作上的不规范性错误,要求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例如:学生做粗盐提纯的实验时,常因仪器不干净,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做不出理想的实验效果,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出操作上的错误后,重新进行实验操作,保证实验现象明显。学生动手操作,掌握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技能后,坚持经常练习,久之就会熟能生巧。事实证明,通过组织分组实验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实事求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学习作风。

三、选择开放性实验习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开放性习题是指题目的设计是开放的,答案是灵活多样的,只要答案合理都是正确的,开放性习题的出现是对传统封闭式习题的挑战,这类习题在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范围、不同的层次去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就是一个思维过程,利用开放性实验习题,给学生提供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乐趣,领悟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较好的学习环境里掌握更多的知识,具备更多的能力,只有这样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粱寨初级中学)

上一篇: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法浅谈 下一篇:物理课堂高耗低效现状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