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2-21 09:50:47

情绪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声乐演唱是一种依靠人体机能实现的艺术形式,受众多因素影响,演唱效果也随之变化。情绪既影响着人体机能表现,又对应着创作者赋予歌曲的主题,所以把控好演唱情w,是实现最佳演唱效果的关键。本文着重阐述和分析了情绪的作用和在实际演唱中的方法。

【关键词】声乐演唱;情绪应用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107-01

要实现良好的歌唱效果,情绪占有重要作用。演唱者除依靠歌唱技巧来实现歌唱效果外,还要通过对情绪的把控,来增强身体各发声部位的有效配合。可以说,情绪在声乐演唱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探索和研究情绪在声乐中的把控,即可有效提高演唱效果,又可提高声乐的艺术表现力。

一、情绪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歌曲创作者在创作之初,就赋予了歌曲主题情感,如喜庆、忧伤、平淡、绝望,等等。歌曲所要传递的主要艺术信息也正是歌曲的情感,让听者融入到歌曲中,才能完美地将歌曲的情感表达出来。

声乐演唱中的发声是身体各个部位相互配合实现的,如果缺乏对情绪的把控,仅仅是利用发声技巧来控制发声部位,基本实现演唱效果,即使达到了创作者的意愿,也不能完美传递歌曲最原始的艺术表现诉求。如果在演唱过程中加入了情感表达,使身体各个发声部位发出想要表现的声音,如此传达的艺术表现力不仅是带有情感色彩的,更是完美地展现出作者赋予歌曲的真正灵魂。

因此,声乐演唱者在演唱前要对歌曲主题以及创作背景有所了解,对创作者的情感状态等相关信息要有所掌握,在实际演唱时融入应有的情绪,就可以让听众感受到歌曲所带来的真正意义。

二、情绪在声乐演唱中的实际应用

(一)了解声乐作品的相关信息。歌曲除了词曲外,还包括曲风、创作背景和表达主题,等等。在演唱前,要对声乐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和分析,才能真正领会歌曲所要传递的艺术信息,进而对歌唱的情绪加以把控。比如苏芮的《酒干倘卖无》,这首歌表现的是创作者对养父的养育之恩,所以在演唱时要把个人情感与歌曲情感融合在一起,带着伤感、遗憾、感恩的心情去歌唱,传递和重构这个感人的故事。再比如《追梦人》,罗大佑在作家三毛去世后对其进行了改编,改编后的歌曲内容包含了对三毛的纪念,所以整首歌描述的是那些一直追求自己梦想的人,演唱时就要投入自己在追求梦想过程中的种种情感,与歌词相互碰撞,找到心灵上的共鸣,将歌曲的艺术表现有效地表达和传递出来。

对情绪的把控可以应用到所有声乐作品中,因作品本身具备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了解和分析这些基本信息,是投入正确情感、把控情绪的基础。

(二)在声乐作品中把控情绪的技巧。在了解了声乐作品的相关信息后,演唱之前还要做好情绪的调整工作。在脑海里首先架构出该曲目表现的氛围和意境,想象置身于这种场景,自己的内心也随之改变。然后体会歌曲所描述的内容。经过这样的情绪把控,就可以进行演唱了。

在演唱过程中,情绪的把控和投入与自身阅历、对作品的理解程度有关,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使之更适应演唱氛围和效果,从而完美地展现作品的艺术情感,得到创作者的认可,让听众感受到作品传递出的艺术信息。

所以,无论是情绪的控制还是演唱技巧的应用,最终是以传递作品愿意为目的。把控情绪的技巧还在于演唱者不断地总结和适应。

(三)情绪在声乐作品中的意义。通过演唱的方式来传递声乐作品,不应只是单纯地通过演唱技巧来实现,这样做忽略了声乐的艺术特性。为了提升艺术表现力,通过诸多元素将其有效融合,演绎出创作者赋予作品的灵魂魅力。所以,把控好情绪,自然成了传递或构建作品情感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演唱技巧的添加和节奏的调整等,来实现声乐作品真正的魅力。

对情绪的把控还是需要深入总结和研究的,在了解声乐作品的基础信息之后,如何快速地投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并有尺度地控制演唱情绪,是声乐演唱的关键。

总而言之,不论提升哪种方式,都是为了将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展现给听众。这些方式的提升不仅来自分析总结,还来自更多的实践。本文所研究的情绪把控主要是针对声乐演唱。情绪把控对演唱者的要求较高,在了解声乐作品相关信息后还要快速进行心理调整。无论如何,分析和研究情绪的应用,是提升声乐演唱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樊引娣.演唱情绪在声乐艺术中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

[2]张向荣.浅谈情绪与声乐教学[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7(4):101-102.

上一篇:话剧表演艺术的互动性研究 下一篇: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艺术中的重要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