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发挥初中地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时间:2022-02-21 12:49:35

努力发挥初中地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作为地理学科教育工作者,应该立足本职岗位,坚守阵地,变被动为主动,努力发挥中学地理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变被动为主动,就是要不断优化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地理教育工作者要自珍自重,明确自己肩负的重任并加强宣传,大胆实践,积极开拓;就是要紧紧抓住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问题作为中学地理教育的主线,用人地关系协调论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国策教育,发挥它具有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国防、国际交往价值和公民的素质教育价值,不断提高国民素质。

关键词:发挥;初中地理;素质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73-01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地理学科存在着认识上的偏见,地理学科在人们心目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致使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受到严重冲击。其实,中学地理学科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有它极为独特的一面,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代替不了的,尤其是在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的今天,初中地理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作为地理学科教育工作者,应该立足本职岗位,坚守阵地,变被动为主动,努力发挥中学地理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变被动为主动,不断优化地理课堂教学过程

优化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既要重视地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地理智能的培养,即知识教育和智能教育二位一体,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发挥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在国民素质教育中作用的立足点。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地理教育的主要方式,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

1.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要切实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采用开放的启发式教学法,教学中要增加学生的活动时间,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初中地理新教材的特点,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嘴、动眼,要学生的活动与教师的辅导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

2.重视读图、填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初中地理新教材还是高中地理新教材,都有大量的地理图表,并配有地图册和填充图册。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表提出问题,分析图表解决问题,读图填图巩固知识,养成学生读图、用图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联系乡土实际,充实教学内容。在进行国情教育的同时,要注意联系实际、联系乡情,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和亲切感,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要遵循“二分论”的教学原则,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既要使学生对我国的国情的优势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有足够的认识,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又要明确指出不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并联系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建设规划,明确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光明的前景,教育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献身,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紧迫感,树立建设祖国和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4.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也就是利用挂图、标本、模型、投影、幻灯、录像、电影乃至电脑等多媒体,将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化教学媒体优化组合而成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其图、形、声、色吸引学生,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等优点,极大的活跃课堂教学活动,以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设立地理专用教室和地理园。

二、变被动为主动,就是地理教育工作者要自珍自重

地理教育者要明确自己肩负的重任并加强宣传,大胆实践、积极开拓,须知有作为才会有地位,才能引起人们对地理教学的重视,为地理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这是发挥中学地理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作用的基础和催化剂。地理教育工作者要面对现实,虽“身处逆境”,但切不可自暴自弃。要在大力加强地理教育重要性的宣传上,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地理课外活动,如举办地理学科普讲班、自然地理知识竞赛、进行天气预报观测等,并通过地理游戏、世界环境日、无烟日等宣传,地理小制作、小论文、地理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和环境检测以及为校园绿化、美化提出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一方面让学生感知环境、接触社会,以达到课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地理行为素质的目的;另一方面,努力做出成绩,总结地理课外活动的经验、特色和成果,赢的人们对地理教育的重视,让中学地理教学在学校也占有一席之地,争取对地理教学增加投入,不断改善地理教学条件,优化地理教育氛围。

三、变被动为主动,就是要紧紧抓住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作为中学地理教育的主线

通过这些问题,用人地关系协调论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国策教育,发挥它具有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国防、国际交往价值和公民的素质教育价值,不断提高国民素质。这是发挥中学地理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要充分利用现行初中地理教材的各种素材,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明确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上一篇:一堂课题学习的构建与思考 下一篇:关于高中作文教学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