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包虫病防治工作中的应用

时间:2022-02-20 12:12:53

健康教育在包虫病防治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进一步认识了解健康教育在包虫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开发领导、媒体宣传和重点人群健康教育等方法,普及包虫病防治知识。结果 健康教育在包虫病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包虫病防治工作的自觉性,促进包虫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结论 应进一步加大包虫病防治工作健康教育力度,深入做好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

【关键词】健康教育 包虫病防治 应用

中图分类号:R59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226―02

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在我县流行严重,特别是农牧区,是我县危害农牧业生产发展、威胁农牧民身体健康的地方病之一。包虫病流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地方人民政府和部门领导重视程度低,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淡薄是主要原因,导致包虫病防治工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许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因此,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增强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对包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本文试从健康教育部理论与实践角度,对其在包虫病防治工作中的应用做一初步探讨。

1 健康教育是包虫病防治工作中的关键措施

健康教育是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众行为,纠正不良习惯,消除危害因素,防止疾病发生,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人类健康的一门学科。健康教育是包虫病防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大众宣传和教育手段,向社会、家庭和个人传播包虫病防治的有关知识,促进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实践证明,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最廉价的健康投入,而且是最有社会效益的预防保健措施,是包虫病防治工作的最优化政策。2007年至今,我们始终把健康教育作为包虫病防治工作的一项关键性措施来抓,采用了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使广大农牧民群众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包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2 健康教育在包虫病防治工作的应用

2.1 强化人们的健康意识,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参与健康教育随着科学的发展,已经超越了一般卫生宣传的范畴,成为传播和教育并重的新兴科学。近几年我们开展包虫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主要通过五种途径。一是开发领导层,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向上级领导宣传汇报我县的包虫病病情,使他们了解其危害程度和防治方法,赢得他们对防治工作的支持。二是加强新闻媒体宣传。利用各种新闻宣传工具,扩大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在县广播电视台播放包虫病防治知识,在州报社刊登包虫病防治健康教育信息,扩大了对社会的宣传。三是利用通讯工具,在移动、电信公司向所有用户发送包虫病防治知识宣传短信,进一步扩大宣传面。四是加强重点人群宣传,近年来我县各中小学校均开设了包虫病防治健康教育课,主要向学生讲解包虫病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如何预防等,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包虫病防治知识,并把这些科学知识带进每一个家庭,形成小拉大手的健康教育模式。其次是加强了屠宰场工作人员包虫病防治知识培训,使其了解包虫病防治基本知识和动物病变内脏的处理等,更进一步提高了农牧民群众对包虫病防治知识的了解。五是大众宣传,制作老百姓喜爱的藏汉双语宣传资料和宣传实物,利用各种大会和村民集会向广大群众开展包虫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包虫病防治知识。

2.2 开发卫生资源,提高防病效益

我们开展卫生工作的目的是防治疾病,增进健康。而实现这一目的,就要占用和消耗卫生资源。目前我国经济力量有限,每年不可能拿出很多的经费用于卫生工作。在国家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要想提高卫生工作的社会效益,就要努力争取多方集资,广开财路,扩大卫生资源,这是提高卫生工作效益的重要途径。

多方筹集卫生资源的主要手段要靠健康教育。包虫病防治实质上是一种卫生保健服务,卫生保健服务的实质是一种健康投资,健康投资可以提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谁受益、谁补偿”的经济原则出发,国家、集体、个人都应分别对包虫病防治工作提供补偿,这就确定防治工作可以多方筹资,广开财源,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卫生资源就必须靠健康教育来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转变人们的卫生观念,引导人们合理消费,争取更多的健康投资。

2.3 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促进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健康教育是一个知、信、行的过程。“知”是获得卫生信息,掌握保健知识,告诉你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信”是我们对获得的保健知识相信、信仰,并形成一种信念,知识一旦形成信念,就会支配人的行动。“行”是将获得并相信了的知识付之于行动,产生一新的行为。

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我县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封建迷信、不卫生习惯并存。一些人认为养犬与包虫病没有任何联系,甚至认为给犬服驱虫药是无稽之谈,不配合犬的登记、管理及驱虫工作。为改变这些落后愚昧的错误观念,我们加强了健康教育工作,采用许多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法进行教育,耐心细致地反复讲解,宣传讲卫生、勤洗手、不玩狗、定期给狗服驱虫药、不用病变动物内脏喂狗等包虫病防治知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纠正了他们的错误观念和不良卫生习惯,提高了思想认识,为包虫病防治措施的落实奠定了基础。

3开展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3.1 充分发挥卫生部门的带头作用

健康教育工作是医疗卫生单位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开展健康教育具有有利条件和优势。医务人员具备有丰富的医学知识,病人和社会群众信赖他们,因而他们的宣传更具有说服力,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开展健康教育,是当代医学发展的趋势,是医疗工作社会化的标志。因此,必须紧密结合医疗保健工作,把宣传普及卫生防病知识作为广大医务人员责无旁贷的指责和义务,发挥卫生部门的带头作用。

3.2 要与相关部门的日常业务紧密结合

组织动员各行各业开展健康教育,必须将健康教育与该单位的本职业务有机结合起来,把健康教育纳入本部门共组职责范围,作为他们的一项日常任务。例如,组织广播、电视、报社等新闻宣传部门,把包虫病防治知识纳入日常工作中,利用这些部门传播快、覆盖面广的宣传优势,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全社会包虫病防治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不仅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又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还节约经费,对整个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又如协调教育部门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相结合,降低学生感染率,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3.3 坚持抓重点人群教育

重点人群指职业关系,直接对广大群众的健康产生影响,或间接对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重大作用,这部分人群称为“重点人群”。例如,重点抓好农民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参与包虫病防治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对整个人群的健康水平,具有决定性影响。重点抓好卫生、畜牧、屠宰、饮食服务行业人员的健康教育,不仅提高他们自身的卫生科学知识水平,还通过他们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服务,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重点抓好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教育,使他们从小掌握一定的卫生防病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不但有益于自身健康,还关系到一代人或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此外,做好各部门各单位领导者的健康教育,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坚持群众性的健康教育与卫生立法相结合

对社会绝大多数人来说,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都可以收到一定的社会效果。然而,对某些少数人,特别是那些对卫生防病工作持有错误观点或长期形成不良卫生习惯的人,单纯依靠健康教育手段,往往难以奏效。由于这些少数人的不良习惯,构成了损害公众健康,违反公共道德,甚至破坏了国家卫生法规的结果,对这种人应当采取“惩罚”教育的特殊手段,以维护提高卫生法规的权威性。但是,这种惩罚应当以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等为依据,依靠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司法部门来进行,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9

[2]健康教育和干预在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地方病杂志,2005,24:277-278

上一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注重医患沟通 下一篇:浅谈妇幼保健所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