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

时间:2022-02-20 12:12:37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50-01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最主要用于老年患者及青壮年骨折患者,老年患者骨质疏松,行动迟缓,反应减慢,稍有不慎或轻微扭转传导至股骨颈,即可发生骨折,手术是愈后效果较好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病人能较早下床活动,并发症少,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我院近年来对56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

本院自2009年-2011年收治女性患者30人,男性26人,年龄38—82岁。平均年龄60岁。住院19天到51天,平均35天。经过悉心护理,均康复出院。

2护理

2.1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认真听取病人的主诉及意见要求,尽量满足其各方需要。病人急于想通过手术治疗来减轻痛苦,恢复肢体功能,但对手术的安全性有所疑虑,我们需要通过心理护理与病人交谈,耐心讲解手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讲解手术原理手术方式,使病人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焦虑情绪,积极配合医生的手术及治疗。

2.2术前准备。

2.2.1完成术前各项常规检查,(药敏试验,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排除手术及麻醉禁忌症。术前12小时进食,4小时进水,术前1小时使用抗生素。术前半小时嘱病人解大便,注射术前针

2.2.2手术野准备。术前对手术部位进行备皮,彻底的消毒,无菌包扎。目的是预防伤口处及周围皮肤细菌残留,预防术后感染。

2.2.3术前功能锻炼。指导病人练习深呼吸及床上大小便。同时嘱病人多饮水,多吃水果防止便秘。做好基础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健肢屈伸运动,定期按摩骶尾部,防止褥疮的发生。有皮牵引的病人尽早做股四头肌收缩练习。

2.3术后护理。

2.3.1做好基础护理。手术回病房,去枕平卧6小时,髋关节保持外展位25°,患肢中立位,避免屈曲内收,同时穿丁字鞋。注意伤口渗血,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防止深静脉栓塞。密切观察血循,肢端感觉及温度,每30分钟巡视一次,如遇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做好相应准备。保持各管道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24小时如引流量少于50毫升,通知医师,根据医嘱拔除引流管。防止褥疮的发生,给予床下垫气垫床。耐心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早期活动。鼓励病人做床上深呼吸运动,给与患者高钙,高蛋白,高维生素,多纤维,多饮水,忌辛辣,预防便秘,促进伤口愈合。

2.3.2做好功能锻炼。手术后一周左右,各情况基本稳定,可以行早期功能锻炼。嘱患者做足趾伸展活动以及股四头肌及足背的屈伸活动。预防肌肉收缩以及关节的强直。第二周去除皮牵引,练习床上屈髋屈膝活动。第三周可以下床轻度活动,因人而异因地而异,根据个人体能由轻到重制定活动计划,适当活动。

2.2.4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后继续加强患肢的功能锻炼。根据医嘱按时服药。注意安全防止跌倒及损伤,6到8周左右弃拐自主行走。给予高钙,多维生素,多纤维,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定期门诊随访。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

[2]朱博通.骨科手术学.北京:1998

上一篇:浅谈护理工作在农村妇科健康保健中的作用 下一篇:探讨护理干预对断肢再植病人焦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