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再探讨

时间:2022-02-20 08:23:13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再探讨

摘 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修订再次重申: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进行探讨研究,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同学间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三者结合的形式,客观与主观评价、定性与定量评价、终结性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在学习课程中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目的是淡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激励和发展作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的自我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4.015

1.研究目的

学习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和落实,是新课程标准修订与实施的关键所在,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评价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学习评价不再是为了甄别学生学习的等次,也不是为选拔体育后备人材。而是了解学生在一个模块项目学习后达成学习目标的程度和存在的不足,通过学习评价,让学生感受在学习中成功的乐趣和认识自我,激励自觉学习,培养自我展示和自我发展的潜能,促使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体育学习评价中提倡学生自我评价、小组相互评价和师生互评相结合的新评价理念,有利于激励学生体育学习与促进学生的体育发展。如何把先进的评价理念落实到体育教学实践,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及如何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的功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在增城市派潭中学2011级高二级篮球选项组的学习评价中,开展对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旨在能引起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使体育学习评价更科学、更具人性化和更具可操作性,真正发挥学习评价的效果作用,促进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步构建和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性学习评价的机制,为全面贯彻实施新课程以更多的启迪。

2.研究对象与时间

2.1研究对象: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

2.2研究时间: 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

3.研究内容与方法

3.1研究内容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四个学习领域内容,结合学校的要求设置为考勤成绩、学习态度成绩、平时成绩、模块成绩四方面。探讨在学习成绩评定中,如何实施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评价新理念。

3.2研究方法

以增城市派潭中学高二年级(1)至(8)班篮球选项组,共103人(其中男生45人,女生58人)为实验对象。在学习评价阶段,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先自我评价(见表1),然后再根据各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档案记录的情况进行小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小组相互评价,立足过程,重在发展;不仅要求师生参与,而且重在同学间的相互评价。

3.2.1学生自我评价内容与方法

自评内容:个人学习目标、参与程度和提高幅度。

自评方法:回顾学习目标、自省、自评、自我反馈。

3.2.2相互评价内容与方法

互评内容:同学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协作精神和进步幅度。互评方法:互评、互议,互相学习,找出差距。

4.评价标准与比例

4.1评价标准

考勤成绩:考勤成绩以上课考勤为依据,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迟到或早退累计3次作旷课1节处理、旷课超1/3总课时总评不合格。(见表2)

学习态度成绩: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的表现。包括在课堂上学习情况、参与情度、合作情度(具体内容见表3)以及出勤情况,出勤情况以考勤记录和学习档案记为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主要以上课提问或抽查为主。上课提问或抽查每人2-3次,根据回答或抽查情况评定成绩。

模块成绩:模块成绩包括体能考核和模块学习内容考核。体能考核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为依据评定成绩;第一学期安排测试50米、1000米/800米(女)、立定跳;第二学期安排测试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女)/握力体重指数。模块考核内容是模块的学习内容:篮球半场往返运球投篮、篮球1分钟跳投、二人胸前行进间传接球等,让学生自己选择,主要以每位学生的基础与提高幅度进行评定。

4.2评价比例

学生自评占30%、小组互评占30%、教师评占40%。

5.结果与分析

5.1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有利于激发学习体育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欲望的良方,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锻炼的前提。在体育学习评价中实施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强化了评价的激励和发展作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积极参与,提高练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特别对于不爱运动而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由于开展了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了他们与同学一起参与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5.2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提高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交往是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活动,与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手段。在体育学习评价中实施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学生在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过程中,需用语言表达自己在学习过程的经历与感受、发表对同学的建议,以及对提出的问题做出的解决问题等等,无疑是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6.1.1充分认识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价值,逐步完善多元化评价模式

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是一种方法,是学习过程中的良师。在体育学习评价中实施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多元评价的新理念。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建立自信,又可以加深同学间的了解,互相学习,促进相互提高和培养同学间的协助精神。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是高中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中的一种积极的做法。在体育学习评价中实施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只是初步的尝试,刚刚起步,要转变观念,进一步探索,不断实践,逐步完善更科学、更合理、更易于操作的多元评价模式。

6.1.2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功能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体育学习评价中实施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目的是全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学习。因此,自我评价与相互评重在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重在促进学生的转变和发展。不但要评价运动成绩和进步幅度,更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协作精神和心理素质方面;不但要评价认知层面的“技术”和“知识”,更要注重评价行为层面的“表现”。发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评价教育功能作用。促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2建议

6.2.1做好评价前准备工作

能否对自己、对同学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是在开展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实施多元化评价,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追求的就是要培养学生,不但对自己能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而且对他人也能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要求学生对自己、对同学能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因此,在实施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明确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目的作用,确立以肯定和鼓励为主,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消除害怕评价的情绪,培养班骨干,避免在自评、互评中出现相互提高或压低等级的现象,失去公平、公正和教育、激励的作用。

6.2.1合理安排、减少工作量

实施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会增加教师大量的工作,合理设计安排和使用表格量化进行评价是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在教学中何时安排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一个模块单元出现多少次数合适,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具体安排。安排在模块技能考评与学结同步进行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杨文轩,季浏.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

[2]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

[3]赵德成.新课程实施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09):13-16.

[4]仇建生.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的综合评价[J].四川体育科学,2004,(03):133-135.

(广州增城市派潭中学511385)

上一篇:谈谈新课改下体育课堂教学有效评价 下一篇:“分层教学”在初三体育教学备考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