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石油安全来自竞争

时间:2022-02-20 08:09:45

真正的石油安全来自竞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8月下旬华南成品油短缺,引发了一轮对现行石油体制的反思与讨论,讨论尚未平息,广东地区的成品油供应出现了又一次短缺,我们的石油供应链究竟怎么了? 深圳皇岗口岸两个相距不到80米的油站,一家是中石化五星级的加油点,长长的三条车龙排出百米开外,另外一家加德士的门前,门可罗雀。

为何到加德士油站的车这么少?工人回答说,他们只有柴油和98号汽油,中石化有93号汽油。记者对比了两个油站的标价牌,加德士98号汽油的价格比中石化的98号汽油标价也高出近1元钱。到加德士加油的私家车,多是两地车牌,油价虽高了一些,但与香港相比还是便宜,而且不用排长队,节省时间。只是愿意出高价的车主还是少数。更多人还是愿意到中石化门前排队。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市政府或单位的公车,被指定在此加油。

国有油站与外资油站生存方式存在很大不同。论服务质量,加德士比中石化油站做得更好,但是加德士在中国成品油紧缺的环境中,能支撑多久,是一个问题。此前的成品油短缺,使深圳地区95家民间、合资油站得不到成品油供应,很多油站处于半停业状态。最近各个油站的供应恢复了,但是供应的品种受限。深圳地区245家油站中,石油寡头的油站有150家,凭借批发环节的便利条件,能够垄断最好卖的品种。包含加德士在内的95家油站,目前的状况很尴尬,首先是不知道明天有没有油卖,其次是不知道有没有多一点品种的油卖,仅仅凭借优良的服务态度,他们能够继续生存吗?据悉,中石化、中石油目前在加紧步伐低价收购更多的油站,已将70%的油站收归囊中,如果90%的油站都被垄断,那么2006年末按照WTO承诺,即便开放成品油的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的店铺仍然被高度控制,石油寡头对成品油销售仍具极大操控权。

冯晓鹏:寡头与政府责任四六开

国泰君安资深人士冯晓鹏认为,政府通过行政垄断的方式,直接控制市场最为敏感的价格,是市场动荡的主要原因,成品油短缺,政府和寡头的责任是开,在中国能源日趋紧张的状态下,保持油价的低位运行,无异在鼓励民众进行能源消费,这种价格策略非常错误。行政垄断的另外一个后果是,造就了强有力的垄断利益集团,再去变革,阻力大得多。而石油寡头在无偿取得资源的同时,却没有兼顾国家利益、政策使命,保证成品油的不间断供应。对于现行石油体制是否需要引入竞争者,冯晓鹏认为分析很多发达国家的石油经营,除却美国是私人企业垄断经营之外,很多国家的国有化色彩比较浓厚。

茅于轼:垄断是坏事

茅于轼先生接受电话访问时表示,从经济学上看,垄断是坏事。除了铁路、电话网、输电网、输气管道这些自然垄断的领域之外,所有的商品都应该鼓励竞争。真正的市场安全来自保护竞争,石油在全世界范围内是自由竞争的,欧佩克都不可能垄断这个市场,一个自由的市场可以反映稀缺。而在行政垄断体制下,就可能出现买不到的情况。因为行政干涉价格,除非政府永远不犯错误,行政干涉才能有效。但这种假设是不存在的。现在石油进口超过总需求的40%,很多人认为这么重要的资源大规模依赖进口,很不安全。实际上,不论安全与否,越来越依赖国际市场,是今后长期不可变更的事实。日本这个国家的资源比中国更加贫乏,它如果离开国际市场,连三天都维持不了。中国政府如果想维护自身的石油安全,唯一的途径就是积极实行国内石油体制的市场化,同时积极融入到国际市场上去。中山大学教授林江对香港政府对油站的监督模式表示赞同,他认为香港政府非常重视公平竞争,越是在油价上涨的过程中,越是重视区内油站的反垄断调查。涉及到公共巴士、地铁等有专营权的公司,如果出现加价需求,会将公司的财务报表拿出来,让听证会的代表审议,这是公共权力对专营价格或者特许经营价格的合理监督。中石油、中石化目前有多少超额垄断利润,公众无法知道。拿到境外去上市的资产仅仅是集团公司资产的一部分。对这样的垄断行业重新核定合理的利润水平,是当务之急。

石油寡头:利用短缺扩大垄断

国际油价疯涨,使全世界不得不为美国的伊拉克战争埋单,使中国企业必须要面对更加严峻的成本挑战,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的持续用油紧张是不争的事实。华南地区出现的成品油短缺脱离不了以上的大背景,但是华南成品油短缺之所以出现,归根结底是市场竞争不充分导致的。台湾地区和日本每年直面台风的次数更多,为什么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就不会出现短缺,短缺在竞争充分的市场环境中是不会出现的。华南成品油短缺加剧了中石油、中石化的垄断态势,以往国家在保护石油批发和炼油环节,对寡头的垄断地位给予保障,在零售环节还是开放的,允许外资和民营资本经营油站,现在两大石油巨头利用垄断批发商地位,对所有异己的加油站发难,停止供给,这样将逼迫系统外的油站退出市场,造成更加严重的垄断局面。另外,用超低价格收购油站,对方不同意就采用切断供给的方式,进行油站扩张,也是石油寡头强化垄断地位经常采用的手段之一。当初政府出于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考虑,扶持国内石油寡头的成长与壮大,现在石油寡头长大了,因为利益驱动和盈利的压力,倒逼政府和消费者,一次又一次在油品价格上提出要求,维护其垄断利润。9月2日,国家税务局、商务部宣布暂时取消石油出口退税,意在限制成品油和石油的出口。第二天,中石化集团内部就开始通知,上调了所有炼厂的石油出厂价格,由原先的4330元/吨变为4970元/吨,每吨上调640元。这是看到近期提价无望后,石化集团权力范围内可以做出的决定,石油寡头和政府间的利益博弈,开始变得公开而迅速。

上一篇:垄断者的追逐与消费者的牢骚 下一篇:中国高级经理人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