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文科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时间:2022-02-19 05:05:39

如何建立文科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很多高中生因为数学学科成绩不好而选择学习文科,这样导致他们到了文科班以后畏惧数学,更有甚者干脆放弃学习数学,这种现象屡见不鲜,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又该如何建立他们学习的信心呢?我教了三年的文科班数学,通过对他们课上的观察与课后的沟通,我做了以下的总结,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 ,注重分散得分,抓住每一个得分的机会。文科生大部分基础不好,尤其很害怕数学中的解答题,故在考试的时候很多学生解答题一点都不作答,导致总分不高,从而更加没有信心学习,有了放弃的念头。每个老师都明白难题就是简单题的综合,而解答题的各个步骤就是一个个简单内容的逻辑衔接,但是我们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只注重解题过程和书写过程,往往不够强调每一步的采分点。其实每一个采分点都应该交代清楚,而且要尽可能说的简单容易些。例如,在解析几何问题中,很多学生因为计算量太大而不能算到最后的结果,所以干脆放弃这种题,但是有很多直线和曲线综合问题,当第一问基础知识考查完后,第二问往往需要将直线与曲线方程联立,得到一个二次方程,从这个方程中可以得到根与系数的关系,到了这里又可以得到一部分的分,可以使总分提高,增加他们的信心。这就是我常常和学生说的“解答题不得零分”。

第二,注重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对教学内容的去粗取精、高度概括,因此要抓住重点,突出精华。好的课堂小结不仅能加深巩固本节课的内容,还能消除学生学习疲劳、激发求知欲、启迪灵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每一道习题都应该有方法总结,思想总结,并且尽可能的再配备一个类型题,在做课堂小结时,也可由学生作总结,可以锻炼他们的总结能力和思维能力,长期下去,学生们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总之,虽然教无定法,但是贵在得法,如果教师能对抓学生习惯和抓教材重点两方面,不断反思、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制定符合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法,都应该能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如果我们每日每节上课做到有头有尾,有重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就不会让学生听完课后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是学生对学好数学建立自信心的关键。

上一篇:谈中学班级管理艺术 下一篇:谈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