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技工教育的三点现状和对策

时间:2022-02-19 04:04:46

关于技工教育的三点现状和对策

【摘要】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企业急需大批具有一技之长的高技能劳动者。技工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社会所需的创新型、复合技能型劳动者的重任。为了完成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技工教育必须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进行彻底的改革,整合优势教育资源,转变办学思路,推动招生工作有序进行,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考评方法进行改革,使技工教育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关键词】技工教育; 现状;对策; 教学模式; 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90-02

技工教育自20世纪中叶诞生以来,为我国社会和工业生产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一线技术人才,在推动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装备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长期的发展和持续的改革完善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技工教育特有的教育培训体系,但由于我国独有的社会环境和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且起步晚发展慢的实际情况,在推动技工教育正规化、规范化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技工院校缺乏科学的规划与必要的统筹。表现为数量多密度大,办学规模大小不一,教学质量差别大;与此同时,民办学校和其他培训机构随处可见,难以实现技工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呈现出“遍地是学校,人人当校长”的现状。设立学校必须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根本要求,并依据其规模、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来确定学校的规模、数量及主要专业方向,尤其是技工院校必须与当地工业发展水平和工业类型及方向相适应。近几年来,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技师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出来,技师学院作为技工教育的最高层次和高级技工学校的高一级学府,承担着培养技能更精,领域更广、理论更强、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精英。因此,在批准建立技师学院的时候相关行政部门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及人口数量等具体方面科学统筹,加大强势专业的支持力度,加大有潜力的新专业开发投入,加大优势教学资源的整合。

其次,生源是制约当前技工院校生存发展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适龄学生数量的逐年减少,大部分技工院校已出现招生难或招不满生的情况,学校与学校之间在招生上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且招生存在商业化的趋势和不正当的恶性竞争行为,导致部分办学实力强,规模大的学校生源受到了严重冲击。这种现象在客观上滋生了一些规模小、条件差,甚至是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学校得以生存。招生无序和教育行政部门政令不统一,技工教育与普通职业教育归口不统一,招生政策基本不考虑技工教育的实情有很大关系。长期的招生难迫使技工院校进行自主招生,无法与教育部门的职业院校网上招生或计划招生相提并论,造成了招生工作的恶性循环,带来了生源质量的逐年下滑,致使招生成本年年攀升,院校之间为了招生而相互损毁的现象就时有发生。有文章戏称当前技工教育的招生是:“打“游击”,难与“正规军”抗衡,是“自己动手”,却难有丰衣足食”。

最后是教学内容与企业的生产实际有距离,难以高质量就业,且就业对口率和稳定性不高;教学和考评方式的客观性、原则性、规范性和先进性做得很不够,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多处在被动状态下学习,为日常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工业生产的跨越发展,技工教育必须对影响其长足发展的问题进行改革,改革之路曲折艰辛,充满了挑战,然改则变,变则通,通则活,行政部门及时调整政策,学校及时构建新的管理机制和引进先进实用的教学体系是技工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困扰当前技工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剖析解决措施。

首先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与统筹力度,严格根据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合理批设技工学校,全面贯彻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严格控制民办教育的数量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技工教育要健康、快速发展政策支持是最根本的条件。技工教育是以学校教育的形式执行国家所赋予培训职能,培训过程以学制教育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得传统的学制职业教育和培训教育没有明显的形式区别,这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家长和学生,同时也把技工教育和职业教育混为一谈。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正确处理技工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把二者区分开来,使其相互相成互为补充,都有发展的空间和存在必要,都有政策的支技和政府的扶持,或者将二者有效整合,扬长避短,构建实践能力较强,理论水平较高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学府。

其次是生源问题。学生是学校和老师存在的必要条件,充足的生源是技工院校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当前招生难主要是机制问题,教育行政部门没有进行有效的统筹,没有充分重视技工教育,没有给技工教育提供公平合理的招生环境,解决此问题关键在于政府,建议教育行政部门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是统一招生机制,完全统筹或完全放开自主招生,让技工教育与其他职业教育(中专、高职)享有相同的招生机制。二是整合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招生完全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统筹下进行。

最后是转变办学思路改革教学模式和考评模式,推动就业招生良性循环。当前,技工教育的大环境是好的,民众对技工教育的认识正在发生变化,政府的扶持力度也在逐年增加;然而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并不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就业就改行等于否认专业,由于学生自身的专业原因导致更换岗位基本等于否认教学。培养不出社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是学校自身建设的问题,对此提出三点系统性的建议。

一是要以"特色创优势,坚持特色立校",坚持技工教育的特色,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目标,高举高技能人才培养这面大旗,紧贴市场(企业)培养具有综合竞争能力的技能人才。技工院校不应盲目追求规模和在专业上求多求全,而是根据区域产业群重点发展三五个优秀专业群,将其做大做强,做成全国一流,用专业影响和培养质量来促进招生和就业,带来规模效应。技工院校必须以技能强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以满足企业一线生产的需求,将技能优势保持和发挥好。

二是"以合作促发展,坚持开放办学"。首先与高校联合求学历。为了提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适应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也满足部分家长和学生对学历的追求,必须与高校联合办学,走"大专+高技"","本科+技师"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用“双证”(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促进高质量就业,良好的就业最能促进招生。其次是与周边城市及全国兄弟院校联合办学求生源及专业拓展。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目的在于拓宽生源基地、发展优势专业。最后是校企合作求发展,敢于为企业特殊需要开"订单"。校企合作是合作办学的关键,是理念的更新,是模式的创新,是特色的体现,是真正使学生学有所成和学有所用的重要举措,是学校与企业零距离的保证。

三是“宽进严出”重构考评体系,科学客观的学校评价与国家鉴定相结合,为创新性能力培养提供保证。扬弃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全面推行形成性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发展的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注重学生专业素养和潜能的培养与发掘,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让学生找回自信、找到兴趣。国家鉴定作为形成性评价体系下教学成果的检验环节必须客观公正地进行,结果应作为学生技能是否达标的基本依据,根据不同的鉴定结果颁发不同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张守山 李 琦。我区职业技工教育现状与发展建议。实践(思想理论版)2010 年第 3 期。

[2] 许光生。职业教育应对招生就业难的策略。第五届江苏职业教育创意论坛征文。

上一篇:教育就是为了促进生命的成长 下一篇:论中职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