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管理之后进生转化案例分析

时间:2022-02-19 03:57:12

小班管理之后进生转化案例分析

【摘要】

现代教育以素质教育为目的,而小班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教育模式,可以致力于打造精英教育,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优化。当下在部分高职院校一些专业中也开展了小班教学模式的探讨和实践,期望能达到“因材施教”、个性化发展,实现精品教育。现就小班教育管理殊的人群“后进生”的转化案例来分析教育管理工作的作用。

【关键词】

小班管理;后进生;案例分析

大学教育应该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对知识的追求与探索,培养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意识,规划好自己的人生蓝图,实现人生价值。鉴于此,我院开展了小班教学模式的尝试,希望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小班教育教学的内涵

小班班级管理主要是较传统的班级规模进行调整,按照人数来划分,通常是由20多人组成一个班集体,班级机制有所创新,可以做到精小细致,实行班干角色无固定化,让学生轮流担任班干部,主张人人都是班干、个个都是同学,给每位同学锻炼和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和平台,让每位同学能尝试权利和义务,体会班级管理中的快乐和辛酸。达到同学相互理解、互相体谅,做到班级和谐、同学感情升华,避免大学三年交集较少、同窗感情淡薄。并且给班级订立阶段目标,同学确立短期发展规划,长期人生规划,避免前途迷茫、生活空虚空洞。而同学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各项团体活动、利于其性格的健全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为积累社会经验打下坚实基础,从而能够去适应社会化的大学,真正做到“关心每一个学生,实现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

二、对后进生的认识

地球有东西之分、人有勤懒之别,因此班级队伍中也存在着多种状况,有积极向上的,也有消极混日的。作为职业院校而言,每个班级事实上都存在一些学习差、生活习惯不良、纪律性差等状况。但他们并不应该受到排挤、歧视,因为每个人都有其闪光一面,不能以偏概全、以点概面。作为班级的建构和管理的具体人,需要认清形势、把握方向,做好后进生的改进工作,充分利用现有教育教学平台,班级凝聚力、家庭配合度来促进其转化,避免他们重蹈差生的覆辙,破坏班级的既有秩序、负面影响班级的发展;使其本人陷入迷茫、自甘堕落,以至于人才的流失。

三、小班中后进生转化案例分析

有人说小班犹如一艘船,船小自然也就好调头,好管理。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人数少的班级,其实管理难度也非常大。人数越少,班级凝聚力越差,要组织一项活动,若有几个人不愿参与,我们的活动开展就举步维艰。在上次的运动上,因为人数原因,最终和其他班级组成连队才参加了开幕式的方阵表演。现就其做简要分析。

1.自卑感强、性格内向型

彭某:男,19岁,古蔺县人。父母务农,家庭条件较贫困,入学时只交了450元学费,其余6000元为向银行申请的助学贷款。进校以来有较强的自卑感,表现为性格内向、不善于和人交流,经常深居简出,独自生活学习,对班级事务极少关心。充分了解到他本人的总体情况后,我和同学们注重于其引导和教育。其一,我用心营造班级良好的氛围,想方设法促进大家发言,并在不经意中流露出对他的关心;其二,借检查寝室的机会、上课查勤的时候有意无意的和他多交流,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其三,以班级事务为名要求他做点事情,并指导其如何完善、如何思考做好,指引他的班级责任感展现;其四,发动同学、积极关心他的生活,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树立团队感。经过一段时间班级生活,同学们明显感受到他的转变,能够上课和同学们坐在一起、讲话也比较流畅、自己应该做好的班级事务也完成的不错,还会关心同学,关心班级了。

2.爱慕虚荣、缺乏责任感型

何某某,女,18岁,通江诺水镇人。喜欢打扮、爱好时髦,开学时就申请勤工俭学。但好景不长,三周以后竞不做任何解释便自行放弃勤工俭学。原来她自己找了一份待遇好点、工作轻松些的兼职。后来该生迷上了美容、甚至减肥,和同寝室的同学关系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和家庭联系后得知,其少有和家庭沟通,并且从不主动给家人电话(除要生活等费用外)。结合这些情况,我开始注重指导其人生价值的建构、反省和认知现行行为的不当性。具体有以下做法:第一:组织班级同学观看“长江大学三位大学生救人牺牲”、“潘健捐肝救父”、等优秀人物事件报道,让全体同学进行深入细致的大讨论,使同学们认识到自己社会责任和家庭义务,增加对何某某同学教育的班级氛围和舆论引导。第二:重点谈话。通过以朋友身份谈话对其勤工俭学工作、穿着打扮、仪表外貌进行引导,教导其责任意识、理性消费、树立朴素意识,正确对待美,不要过于追求外在,注重内在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其三:加强责任意识养成教育,用情感来感化,用制度来威慑。引导亲情回归,感受家庭的更多温暖,通过回味父母养育之恩,谈论起“石秀琴背母上学”,使其心灵颤动。其四:做好监督和约束机制。

3.热衷各项活动,但学习态度欠佳型

罗某,女,18岁,资中人,父母做建材生意,家境富裕。该生自入校以来表现积极,热衷参加活动,在系上、院上都担任干部,时间安排紧凑,学习时间显得捉襟见肘。并且因为自己具备一些活动能力,在日常表现为有很大的优越感,时常颐指气使、同学感情欠佳。在成绩方面,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竟然有4科挂科待补考。这种情况下我号召同学们成立帮扶小组,组建了一对一的补习队伍,以便同学能够尽快补上学业,达到顺利通过补考,果不如其然经过同学的耐心、精细辅导和其本人的正确对待,该生顺利地通过了所有补考科目的考试。由此借这一事实来说服她搞好同学关系,告诫其基本的为人处事的道理。再者,以现实为说服力,一方面赞扬她参加活动,提升素养;一方面引导她正视学习的重要性,寻求专业上的进步和做好“二手抓,二手都要好”;另一方面思考如何做好学习和活动的时间调配、精力分配,高效地生活学习。一段时间来,从同学们的嘴中和其现实表现可见到她的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同学感情的升华。

小班教育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也能够增进师生感情,是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值得提倡和践行。但小班管理中的后进生更需要教育管理者倍加关注、深思教法、勇于尝试、大胆实践,以促进“差生”的转化和新生,实现人才发展战略。

上一篇:浅析初中物理运用科学探究教学 下一篇:浅议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思政课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