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国社会保障中对残疾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

时间:2022-02-18 12:55:07

谈我国社会保障中对残疾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

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3-098-01

摘 要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对弱者的尊重和关爱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文明与和谐。近年来,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发达国家比较起来,差距还很大。

关键词 残疾人 硬件无障碍建设 软件无障碍设计 社会保障

一、残疾人与无障碍设施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残疾人,对于任何一个社会制度的国家,任何一个社会发展的阶段来说,它都是回避不了的、不容忽视的。对待残疾人的态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了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及其他行动不便者在居住、出行、工作、休闲娱乐和参加其他社会活动时,能够自主、安全、方便地通行和使用所建设的物质环境。同时,无障碍环境设计可以确保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人群行动的自由,扩大其行动范围,使其能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成为同样可以贡献社会的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会逐步创造良好的环境,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无障碍设施是残疾人和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城市道路、建筑物和信息无障碍建设的全面推进,可以更好地实行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二、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硬件与软件

近几年来我国在无障碍设施建设上投入很大,改建公共设施,新建数千公里盲道,为一万多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零门槛、低灶台、方便卫浴。这样的大手笔、大投入,为何残疾人出行还有这么多障碍呢?

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分为硬件建设与软件设计。硬件建设是指大中城市的主要道路和商场、医院、宾馆、影剧院、博物馆、机场、车站等公共建筑场所及居民住宅设置和改建了一大批坡道、盲道、扶手、交通音响信号装置等无障碍设施;软件设计是指全社会的无障碍坏境,包括采用盲文、手语、字幕、特殊通讯设备等辅助技术或替代技术,以及对其的管理和服务,为残疾人接受和传播信息,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

三、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取得的成就

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有北京、天津、上海、青岛、厦门、杭州等12个城市被国家评为无障碍示范城市。《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在全国100个城市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采用盲文、手语、字幕、特殊通讯设备等辅助技术或替代技术,要严格执行无障碍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设计规范,制定实施无障碍设施建设行业标准,加快行业无障碍建设;对城市现有道路、建筑物、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加大对已建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力度;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宣传,开展全国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

全国大中城市的主要道路和公共建筑物改建了一大批无障碍设施;中央和部分省市电视台开办了电视手语新闻栏目,部分城市银行、邮局等行业推出了手语服务;图书馆为盲人读者配备了有声读物,为残疾人走出家门、进行信息交流、参与社会生活和享受公共服务提供了便利。

“无障碍设计”是人文关怀在建筑设计中的充分体现。关爱弱势人群,构筑无障碍城市,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及构建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的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城市的社会文明程度的水平。

四、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一个无障碍的城市,不仅包括残疾人出行的无障碍,信息交流与获得的无障碍,也包括学习和获取力所能及工作以及社会身份认同上的无障碍,在社会满足他们基本的生活需求之上,跟一切社会公共生活和城市文明对接的无障碍。在残疾人权利维护方面,我国仍然需要文化和制度上的双重突破,从文化上说,社会在对待残疾人权利方面,部分地区和人群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歧视或者污名化,残疾人的基本人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从制度上说,专门保护残疾人权利法律法规有待健全,在残疾人福利维护、人权保障等方面的专门措施也有待完善,在残疾人无障碍通道的建设方面,我国也才起步未久。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无障碍设计”不完善,主要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有关设施不足、现有无障碍设施缺乏监管、人行天桥和地道几乎没有相关设施、电视新闻和电视节目没有手语和字幕等方面的问题。随着无障碍硬件建设法规的日益完善,硬件无障碍建设基本已走向成熟;但在软件方面,特别是针对综合、总体地考虑软件无障碍设计还不完善。如何用图形、色彩等视觉信息引导线路,如何将这些无障碍设施衔接好,如何在建成后加强管理、改善服务,这些都是进一步加深无障碍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步骤。

五、结论

无障碍设计体现了对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人群“公民权利”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从人文关怀的角度看,这是保障公民方便出行的权利,从建设施工的角度看,“无障碍设计”应当是投资者应尽的义务,从政府的角度看,要求建设工程有无障碍设施设计,是责任政府的有为表现。残疾人不因身体功能的障碍而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不被隔离于正常的城市生活,需要城市从每一个细节上接纳他们,清除一切有形与无形的障碍。

在健全人看来,无障碍设施只不过是摆设,但对于残疾人这些设施有多重要,我们不可能真切体会。这些无障碍设施适不适用、解不解决问题,这已经超出了健全人的经验范围,恐怕只有残疾人自己清楚。对于经验之外的事,我们不妨多听听残疾人的意见,多为他们行些方便,多给点微笑鼓励他们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2]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

[3]宋卓平.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上一篇:浅谈如何实现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目标 下一篇:养老基金投资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