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2-17 04:58:19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结合多年讲授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的体会,针对目前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的常见的存在问题,从教学内容、实践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改进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的几点建议,并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素质进行了探讨,可作为今后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参考。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N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9-2191-03

Some Thoughts about Analog Electronics Teaching

WANG Feng

(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of Fuyang Teachers College, Fuyang 236041, China)

Abstract: For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teaching existing common problems currently, combined with author many years teaching experience, some improved adviceare proposed about Analog electronic teaching technology from the following teaching contents, practice content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and so on. In addition, the author further discusses about carrying out the second class activity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Improved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eans can act as a reference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innovation

1 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基本要求[4]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修课。随着自动化、计算机及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该课程不仅显得更加重要,同时它的教学内容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因此,通过课程建设,对于提高课程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和效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模拟电子技术又是计算机课程和集成电路应用及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基础内容,它始终反映和跟踪着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与理论。尤其是EDA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引入,使得它成为一门前沿的、基础的、又是应用型的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逻辑性强,数学基础要求高,对电路课程的应用要求也高。一些电路结构比较复杂,集成化程度高。因此,它比较适合采用与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相结合。而多媒体教学的不断完善,使又使得它的教学形式更加生动有趣,形象生动,具有观赏性和知识性,便于学生更快地融入到教与学的环境中,同时也为双语教学的引入提供了一个平台。

教学内容安排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增加了以实验环节为主的开放型实验,引入计算机仿真实验。让学生学到较实用的知识,掌握电子电路设计应用的基本技能和分析能力。同时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可开设网络教学。在教学中能够实行课堂讨论式、学生积极参与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以学生为本、以解题带动理论知识的掌握来实现师生互动。

2 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存在问题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在介绍一些常用的半导体器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一些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内容多,大部分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后只是了解一些专业术语,掌握了一些基本电路的原理以及计算公式,但理论知识运用不灵活,稍微复杂的电路图就看不懂了,也不会分析和调试电路,更谈不上设计和制作电路了。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应是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各种实验技术和测试技术,具备借助各种设备仪器进行综合实验、测试和设计的能力。然而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以基础验证型实验为主,实验数量少,内容陈旧,而且基本上没有综合型、设计性实验,从而导致学生做实验的兴趣不高,课堂理论与实验脱节,综合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该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实验部分也只是对理论教学的简单验证,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按道理来说,学生对实践性强的课程会很感兴趣,但是长期以来,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普遍感到比较吃力,甚至一些学生由于在学习该课程时产生的畏惧感,导致在以后的学习中凡是遇到跟模拟电路有关联的课程都不自觉的带有畏难情绪,从而影响了后继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教师来说,也有许多老师反映难教,教学效果比较差。另外,课时的不足以及课程内容的陈旧、繁多使得教学理论不能深入,实验流于形式或是根本没有实验课程的安排。实际上,看似枯燥的课程在理论的运用上有很强的灵活性,对于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有许多文献进行了相关的讨论,本人根据几年来的教学体会,在提高教学效率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阐述自己的几点看法。

3 教学改革几点建议

3.1 理论教学改进

3.1.1 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1]

考虑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学时数少但内容多,重点和难点多,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等问题。为此我们重新整合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结构,编写“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逐步减少理论学时,增加实验学时,使二者比例达到一个最合理值。删减部分陈旧知识,融入新技术的应用,课程内容的构成注重新技术的引入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内容更加新颖 , 信息量增大,具有先进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结构分为分立元件电路和集成运放两大模块。本课程的讲授按照先器件后电路、先小信号后大信号、先基础后应用的原则。我们对于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以分立为基础突出集成,以理论为基础强调应用,精选传统模拟电子技术内容,加强新技术应用内容,将理论与实践、技术与应用较好的融合在一起。

3.1.2 改进教学方法,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结合起来

为解决教学内容和教学学时的矛盾,我们改进了教学方法,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结合起来发挥现代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技法的各自优势。对于典型电路的分析方法、典型的应用电路等我们采用板书教学。教师能够发挥个性化教学,学生也有时间思考和做笔记,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结构复杂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特性及应用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直观快捷、信息量大等优势,先将已学电路清晰、扼要地演示,助学生理顺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基本方法,再利用仿真软件演示电路的动态效果,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点,达到巩固基本理论,提升感性认识,适应新的教学方式的目的。

3.1.3 建立开放性的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协作学习

为有效地延伸教学时间和空间,加大课堂信息量的传递,专门制作了开放性的电子技术多媒体教学平台。它由课件教学、辅导交流中心及题库三个子系统构成,具有灵活的交互性,界面友好,使用方便。校园网内学生可随时进入课件教学子系统学习多媒体课件;题库子系统按章节单独调题或随机组卷进行模拟考试,自我检测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在辅导交流中心查阅各任课教师的各类教学信息(如所留作业、习题解答、仿真软件介绍、考试通知等)或与教师在BBS上以在线或者留言方式进行交流讨论。

3.1.4 教考分离[2]

教考分离保证了教学质量评价的公正性。教考分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在考核学生的同时,可以用统一的标准来考查教师的授课水平,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要以科学、严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组织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潜心钻研,以提高所讲授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这种制度下的评价机制会比较公平、合理,还有一定的透明度。考试成绩如何,将对教师的业务考核,甚至教师的聘用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考分离也是在考教师。教考分离无疑对教师产生了压力。但实践证明,这种压力实际上是一种动力。因为题库是按教学大纲制定的,这就使教师在授课中更能严格地按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这也从根本上保证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得到贯彻落实。同时教师在备课、教学及教研活动中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并且从未像现在这样关心自己所任课的成绩,从未像现在这样在课下认真解答学生的问题,这也就将大大促进教与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2 实践性教学改进

实验课程的考核是实验教学改进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仅凭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打分,这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我们可采用按验证性实验、自拟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实验考试四个模块对实验课程进行考核:

验证性实验:根据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打分。

自拟性和综合设计性实验:根据学生的设计、调试和结论、实验报告等方面评价。

《模拟电子技术》的实验思路和理念是:

1) 改变实验模式,即:

传统的实验是看指导书,按指导书的内容一步一步地按步骤做实验,而现在我们是把实验指导书作为参考,提出理论定理,要求学生自己定实验方案、实验电路和元件参数,在实验课上进行验证。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写实验方法、实验过程、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和结论,使以保证学生在实验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报告形式呈现出多样性。

2) 改变实验的考核模式:

经过改进实验的模式,几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实验能力有了提高,并加深理解了理论知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效果较好。

3.3 开展第二课堂

开展第二课堂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学生基本技能训练、深化和补充第一课堂知识的重要措施,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为此我们建立了电子创新设计实验室,每年有计划地从二年级学生中招收第二课堂活动小组成员。经过自愿报名、面试、考察、淘汰等几个步骤,最终确定学习成绩好、能遵守活动纪律、肯钻研的学生作为第二课堂活动小组成员。

在课余时间先学习焊接导线,再学习焊接线路板,逐渐进行到用EDA技术设计实用模拟电子系统。指导老师预先给出题目让学生自选。使学生不仅学会了设计制作电路原理图,而且学会了运用Protel软件进行印刷电路的设计和制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近两三年来,我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国家级、省级大赛,为学校争得很大的荣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4 总结

几年来,在模拟电子技术课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上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模拟电子技术课内容繁多复杂,只有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教与学紧密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志伟,傅明星,朱亚利.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进探索[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1):127-128.

[2] 王鹏 对教考分离考试制度的认识与思考[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92-95.

[3] 朱学玲. 模拟电路的教学的探讨[J]. 硅谷, 2008,1(24):181-182.

[4] 康华光,陈大钦.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 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上一篇:一个提高WiMax服务质量的带宽分配调度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网格服务的遥感数据集成与共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