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课程改革的探索

时间:2022-02-17 10:28:09

《模拟电路》课程改革的探索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外的知名大企业也纷纷来中国投资建厂,他们的到来,推动了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因为他们对员工的技能要求比较重视。同时,我国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良好政策也促使了更多的人走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课堂,希望通过习得一门技能而在社会中站稳脚跟。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现代企业的需要,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已经悄然展开,尤其是总理在考察东北职业教育时在大连轻工业学校说:“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总理提出的:“做中学、做中教”理论给改革中的中等职业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怎样才能“做中学、做中教”受到了各中等职业学校的大力响应,展开了深刻的研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改革之势已是风起云涌。我校也针对现有的资源情况,大胆的进行了《模拟电路》的课程改革。现将课程改革的情况拿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课改的源起

《模拟电路》是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名词概念较多,与学生过去所学的《电工基础》课程有相应的联系,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对教材的领会十分困难,上课就常常提不起兴趣,没有迫切想弄清楚问题的欲望。同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在黑板上开机器;在黑板上通电路;在黑板上盖楼房等等。缺乏直观生动的现场模拟过程,造成学生在接触相应的电路中手忙脚乱,错误不断。甚至在参加在路美芯片单位的应聘面试过程中笑料百出。面试官问:“二极管有几个管脚?”学生:“两个管脚。”“三极管有几个管脚?”“三个。”“四极管有几个管脚?”“四个。”可想面试官是怎么想的。为此我们学校的电子教研室组织召开了《怎样才能实现学校与工厂的无缝连接》的专题会议,会议在“做中学,做中教”理论的启发下,借鉴我国职教的成功经验,通过市场调研,一致同意我校率先实现了《模拟电路》的课程改革。

二、教学地点的改变――走出教室,走入实训室

我国在05年下发的关于职业教育的文件中强调:要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做法,职业教育的课堂有些要设在学校,有些可以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安全意识,我们让学生从传统的课堂走出来,重新投入到模拟现场的实训室中。在比较接近工厂的环境中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渐渐成为一个有学习新知识欲望的学生;另一方面有利于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你操作不当的时候就会发生意外,现身说法深入内心。在09电子信息3班的实训中,一位女生由于工作安全意识不强,导致在使用电烙铁时不慎将脸部烫伤,以后同班的其他同学在实训中变得更加仔细谨慎,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不断地训练实现了理论与实际技能的融合,最终达到提高自身的技能的教学目标。

三、教材内容的改变

一直以来,我校的《模拟电路》课程采用电子工业出版社出

版的教育部规划教材,即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信息类教材――廖爽主编刘志平主审的第二版修订本《模拟电路》。该教材内容丰富,知识覆盖面广。但知识的理论性太强,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为此我校于2008年改变了教材,换成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的《模拟电子技术》。该书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可操作性比较强,更接近工厂中的常用简单电路,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更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式的改变

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

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当学生步入实训室上课时,不由自主的改变了以往的教师在黑板上开机器的传统填鸭式教学,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学习。学生是主体,教师配合学生去授课,在“三合一”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反复的找寻、解决,使自己的实践技能不断提高,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使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下面以“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为例,与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改革的具体内容,具体授课步骤如下:

1、边看电路图便讲授此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器件的作用,着重让学生认识电路及所

需元器件,操作训练的内

容是学生要对元器件进行

清点并通过使用万用表对

电阻及电容器进行测量和

质量判定。

2、讲授静态工作点的

设置与调整。

着重让学生理解静态

工作点的含义及它的调整方法。主要涉及的理论知识是: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分为静态和动态;静态工作点的含义。

3、进行电路分析,根据已知电路图画出正确的电路布线图,

并按布线图的要求,在万能板上进行电路的装配。

4、调试:对装配好的电路进行测量,填写实验表格此环节

对学生是考验,操作训练的内容是:放大器输入端加信号发生器的使用;输出端的示波器的使用。观察输出波形是否失真?需要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找老师帮助,完全是一种“一对一”的讨论式。

5、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措施。通过上述的努力,找寻问题的所在――“静态工作点的稳定”同学们先集思广议来解决这个问题,顺藤摸瓜的找到最佳答案――分压式直流负反馈放大电路。

通过5步的实践,既进行了技能训练,又加深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可谓“一举两得”。反观学生的表现你会被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所感动,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符合创新的教学模式,符合我国中职改革的基本原则。

五、评价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评价方式以期末考试的试卷成绩为主,完全是照本宣科的书面语言回答,不能充分体现操作技能的成绩。仍是以理论性为主的评价方式。课改后的评价方式是“课题式”,教师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结合工厂中常用的简单电路,请同学自己设计一款电路,实现教师提出电路所具备的相应功能。如此,学生就会动手查资料,设计电路,寻找电路的元器件,对元器件进行检测、安装,最后进行电路调试,提出在整个过程中你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现在仍未解决的问题,真正意义上的从学习技能到最后的培训技能,使学生在一定时期内进入相关单位通过简单的岗前培训就可以工作了。

上一篇:对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现状的研究 下一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