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更加有效进行科学实验

时间:2022-02-17 02:14:43

怎样才能更加有效进行科学实验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离开了实验,学生往往只能死记硬背、被动接受,而不能体会到科学现象的客观存在性和科学概念建立的必然性。另外,实验能力、以及主要通过实验来培养的探究能力本身就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所以实验对于科学课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那么如何更好的发挥科学实验的重要作用,如何更好的提高科学实验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来谈谈一些体会。

一、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是真正所有学生和器材直接接触的实验,它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同样中考时也注重了对这方面的考察,特别是07年的试题中要求“简要说明减少装片中气泡的做法”,如果没有亲自动手的经历,是很难表达出来的。

分组实验可以在实验室,也可以把器材搬到课堂,要提高分组实验的有效性,很重要一点在于增加实验的探究性。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科学的分组实验,基本上是安排在学习理论之后的验证性实验,有的学生兴趣不是很浓厚,所以效果不是特别好。老师可以改变安排的顺序,我个人运用最多的是在教第三册电学时,基本上都是让学生实验之后再讲理论。学生在实验中兴趣特别浓,对于实验中出现的不理解的现象好奇心特别强,整体效果比较好。

二、演示实验

相对于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在课堂中出现的机率更高。要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明确实验的目的。只有目的明确了,才能在演示实验时有意识的加强实验效果,并在实验之前提醒学生要注意观察什么。当然,有的时候故意不提醒学生,演示之后问他们看到哪些现象,哪些现象是我们更关注的,这从另一方面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以及选择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的判断能力。

2 让所有学生参与。演示实验面对的是全体的学生,所以一方面尽量的让学生协助完成,另一方面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看到实验现象和操作细节。所用的实验器件要尽量大点,有的需要投影到屏幕上,有的实验要老师拿着装置走下去让每位学生观察。

3 增加实验趣味性。一方面老师学习一点表演的技巧,象做很多化学的实验制造一些气氛,比如可以学习刘谦的语气:见证奇迹的时刻;另一方面尽量增加实验的效果,在选材时注意趣味性和夸张性。比如做杆杠演示实验时,我选用一个长木棒,叫班上力气最大的男学生和一个女学生,在力臂差异很大的情况下不公平竞争,效果不错。

4 注意实验的对照。象石蕊试液在酸性、碱性和中性情况下的颜色变化,没有对照情况下很难区分。其他象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等虽然比较明显,但如果有对照组实验会更加直观有效。另外象观察有的物质的颜色,可以选用反差较大的背景色,从而增加实验的效果。

5 缩短实验的时间。课堂的时间比较紧张,很多老师往往为了演示实验而不能完成本节课既定的任务,所以要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实验的时间。比如第四册用白磷的燃烧来说明燃烧的条件,就应该直接用氧气袋而不应该用制取氧气的装置一边制取一边通入水中。另外象做第一册的熔化实验时,应该选用热水,而不能用冷水,还有要注意时间的统筹安排。

三、多媒体课件

随着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推广,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日益广泛。尤其是科学课,教材上有的实验几乎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这些多媒体实验大致可分为三类:1.实际操作演示录像;2.模拟操作flash;3.仿真实验室。对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多媒体实验课件尽量不用。能自己演示的就不用课件。如果自己演示的效果已经比较好,也就没必要做了演示实验之后,再让学生看一次课件。太频繁的使用课件,而不是自己动手演示,会降低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养成教师的惰性,和教师自身动手能力的下降,也不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甚至对树立教师在学生面前的威信,也有一定的影响。

2 多媒体适用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危险性的实验或学校缺少设备,比如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一些效果很差的实验;和没办法做的实验,比如原子、原子核、电子等微观世界;地球演化等虚拟世界;磁场等抽象世界;没有摩擦等理想化世界。多媒体可以让抽象变直观,让微观变可见,也可以让一个本来要几天才能逐渐完成的实验,浓缩在一两分钟内呈现,比如硫酸铜晶体的生长。

3 多媒体课件的一大优点是可再现。这一点尤其是在总复习的时候,可将相关的实验课件整理、组合,并根据中考实验题型的形式和要求,针对每个演示实验都从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结论的得出等几个方面设计相关的问题。利用这一课件组织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上机自学两种方式,让学生一边观察或操作实验,一边完成实验问题解答,进而巩固和掌握了这些演示实验。

4 多媒体的另一大特点是理想化。对一些实际效果不大好的实验,或者是成功率较低的实验。师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之后,对照着多媒体,做个比较。一起分析为什么实际演示的效果不好,或者为什么实验失败,从而让效果不好的实验也起到它的价值,也让学生体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四、拓展和思考

无论是哪种方式的实验,老师自身要明确实验的原理和实验时的关键点、注意点和可能的危险所在。在分析实验原理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实验中的两大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即自变量要控制不同,无关的变量要控制相同,并且都是有效的;有时自变量和应变量又是转换为哪个可观察的变量,比如做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时,需要让学生明确实验中把自变量速度转换为高度,把应变量动能的大小转换为小车推动的距离。

在明确了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可以对课本上的实验进行修改和拓展。尤其是农村中学器材和药品比较缺乏,修改后可以完成更多的实验,并更深刻的理解该实验的本质。

科学老师要对生活中的一些易于操作的科学小实验进行整理,并搜索收集一些运用科学方面的小发明。对平时试题中出现的修改实验,尽量能够选择合适的实验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认识更深刻,并体会生活处处是科学,生活中处处可实验。

总之,实验和探究是中学科学的基础和方向,身为科学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在提倡有效课堂的今天,努力增强科学实验的有效性,让我们的学生能更轻松更快乐更好的发展。

上一篇:学生因我快乐着,我因学生幸福着 下一篇:家园合作中的改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