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态度教育的尝试

时间:2022-02-16 02:48:51

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态度教育的尝试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尤其随着不断增加的高考人数远远多于大学的扩招人数,社会对人才需求度的增加,高中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高中教学不仅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要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增强学生的承受能力。所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情感态度变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本文以情感教育为突破口,探索新的英语教学策略,通过利用情感因素优化教学环境,优化师生关系,优化教学内容等方式,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教学 情感教育

多年来,我国一直重视知识忽视情感教育,没有认识到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即使近年来开始实行素质教育,教育教学工作也缺乏情感态度。过度的教学行为与高考压力导致个别青少年出现不良行为,甚至有自杀行为。为给青少年情感成长与素质构建提供坚实的基础,新课改提出课程教学情感目标,将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情感列为新教学目标之一。例如英语新课程标准是: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学习策略,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能够用英语介绍祖国的历史。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外语。英语教师要确保学生掌握足够多的英语知识,了解英语文化,还需要将情感教育与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开拓学生思维。

一、英语情感教学定义与必要性

1.英语情感教学定义

根据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目标,改变自己的传统教学理念,运用更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手段,实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英语情感教学是指教师设定的新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应该围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之时,也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2.英语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的英语课堂缺乏互动,缺乏沟通。刻板的讲义与枯燥的试卷都会引起一部分同学的反感。教师与学生都把英语课程当作一门科目,而不是一门世界通用的外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死记硬背,甚至产生厌恶情绪。教师通过讲解时态规则等传统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询问知识点的接受情况时,常以一句“Do you understand?”了结。没有给学生传授更多英语文化知识。因缺乏语言环境影响,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英语,也没有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总之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只有当学生对英语感兴趣的时候,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英语情感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情感教学利于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促进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增进师生之情。愉悦的课堂气氛,引发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热爱。情感教育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可见实施情感态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情感教育尝试策略

情感教育模式现在并不成熟,需要各位教师共同努力,针对自己的教学科目,参考国内外情感教学经验,设计出适合自己教学环境的情感教学模式。笔者在本文,就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尝试策略。

1.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受到传统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的影响,英语课堂上,教师重视传授知识,忽略学生的情感教育与教学实践,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英语教学课堂不是传统的“教师教授,学生接受”。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而不是局限于书本,局限于固定人物发生的固定事件。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是运行新教学模式的根本。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后,才能重新认识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观察到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学习动态。把课堂由传统的单向传授,变为双向的信息交流、情感交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深化情感教学理念,教师要切实改变教学模式,改善教学环境。

2.提高教师素养,增进师生关系

教师是师生关系的引导者。知识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对学生的惩罚宽严适度的教师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在现在的教学环境中,效仿私塾手拿教鞭的先生是行不通的,而且得不到学生的信任与爱戴。 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会引起学生对教师所教授课程的喜爱。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多学习英语文化知识。以自身为例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进行双向交流与多边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情绪爱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利用情感因素优化英语教学内容

高中英语课程结束后,学生常常会觉得自己学了那么多年英语,却好像只掌握了几个单词,“听”能力非常弱,看原文电影或听原文歌时,基本无法听懂。这些情况反映了教学活动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教师的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课本,而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内容。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类似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对课文的体会。增加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力量,通过放映经典原文电影片段或英文歌曲,增强学生“听”英语的能力,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可利用剩余的课堂时间,找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增强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改变学生只把英语当做一门外语课程来学习的场景,引导学生了解更多英语文化故事。

情感具有定向的引导作用,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有直接影响。高中英语教学实施情感教育响应了素质教育的口号。少布置作业或不布置作业的教育不是素质教育。只是面对素质教育的应策。将情感态度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利用情感因素优化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情感素质为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打消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消极情绪,鼓励所有学生勇敢面对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不断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改变之前不满意的结果。增强学生的接受能力。情感教育是教育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感因素,提高自身情感素质的同时,也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策略[J].教育研究 2002(12).

[2]孙鸣.外语情感教育中的沟通策略[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3(3).

[3]程晓堂,郑敏 英语学习策略论[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上一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下一篇:语言输入、输出及学习者差异与中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