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的角度分析歧义的产生情况

时间:2022-02-14 10:35:42

语境的角度分析歧义的产生情况

【摘 要】歧义是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的现象,而语境既能消解歧义,又能导致歧义。本文试从语境的两种构成因素,即语言――符号因素和非语言――符号因素两方面着手,分析汉语语用歧义的产生状况。

【关键词】语境 语用歧义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030-02

【Abstract】Ambiguity is a particular phenomenon, and the context not only can disambiguate but also lead to ambiguity. This paper try to analyze the creation condion of Chinese ambiguity by the two aspects of context, sign-language and non-sign-language factor.

【Key words】Context Pragmatic Ambiguity

一、语境概说

语境是语用学研究贯穿始终的内容。国内外学者对语境的研究非常重视。语境这个术语是由波兰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来的,而后伦敦学派的弗斯又继承了他提出的术语,并建立了完整的语境理论。后来,韩礼德从弗斯的“情景语境”得到启示,又提出“语域”这个术语。莱昂斯对语境的研究也做过较大的贡献,主要是探讨了话语的合适性。我国语言学界对语境的重要作用是从修辞的角度来认识的。陈望道提出的“题旨”与“情境”相适应的理论以及“六何说”等,从修辞的角度促进了语境研究的发展。

语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交际的言语环境。按照结构语言学创始人索绪尔对符号的分类,我们可以把语境的构成因素分为语言――符号因素和非语言――符号因素。运用这种分类方法的原因――方面是基于索绪尔的理论,世界万物都可以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来划分,具有普遍的适用价值。另一方面语境本身是动态的,是言语活动的产物,与言语活动相生相息,很多话语的意义只有依靠语境才能确定。

二、歧义概说

歧义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它的产生会影响日常的交际。对歧义的研究可以从静态层面和动态层面两方面着手。以往我们对歧义的研究仅限于静态层面,即语法层面的歧义,但那仅仅是一种句法的多义,也可以叫做潜歧义,它为真正的歧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而真正的歧义又实现了这种可能性。由于歧义产生于动态的交际中,并有可能对交际带来影响,所以我们需要把歧义的研究限定在动态的交际范围内,而语境又是交际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从语境的角度来分析汉语语用歧义的产生状况是有着其内在的合理性。

语境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消解歧义的最有效的手段。因为,话语是运用中的语言,对它的理解不可能脱离语境,语法上的歧义只要放入充分的语境中,才会有唯一确切的意思。另一方面,话语具有对语境极强的依赖性,因此对话语的理解也可能受到语境的误导,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语境的因素,那么产生语境制约缺失或语境补充过量,反而会导致歧义的产生。所以,语境是否造成歧义,取决于语境与话语表达是否协调。总之,只要语境恰当,一切语用歧义都不复存在了。一切语用的歧义就是语境的歧义,所以在歧义的研究中,对语境的分析是最有效的手段。

三、从语境的角度分析汉语语用歧义的产生情况

基于语境的构成因素分为语言――符号因素和非语言――符号因素的观点,在分析汉语语用歧义时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来着手。

1.语言符号因素导致的歧义

语言符号因素是指交际中的话语本身,这些因素构成语言内语境,它包括上下文,也就是在某段特定的话语表达之前或者之后所说的话。在口语中,叫做前言或后语。

(1)上下文语境的缺失可以导致歧义。举个例子,路上两个人碰面,其中一个对另外一个说:“你去上课啊?”在这里“上课”就引起了歧义,是“听课”还是“授课”并不明确。如果加上一个上文,“王老师,你去上课啊?”这样貌似可以解释明白了。因为“老师”一词在我们常人脑海中的职能就是授课,但是,作为教师这一职业,也仅仅是一个相对的身份,很可能对于某个教师来说是身兼多职的。相对于学生,教师是为学生传道解惑的。但相对与某个老教授――教师的老师,这名教师则也是学生,也可能是听老教授的讲课。教师的身份是临时的,这个教师可能是一名在读博士生,去听博士的课程也是有这种可能的。另外,即使是作为教师这个职业,去旁听其他老师的课程,也是不无可能性。由此可见,有些话语即使附加了上文也很难判断其真正含义。若要避免一些歧义的产生,则需要对两人的背景情况做一个明确的限定。另外,上文也包括对之前所提出而后文用代词来指代的名称概念。如果不清楚某个之前所提起的概念,对于后文的理解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2)上下文语境相互作用可以导致歧义。语境之间相互作用可以表现为上文对下文的影响和下文对上文的影响。举上文对下文的影响为例。班主任走进教室说道:“这次考试有的同学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根据老师所知,这不是他真实的成绩。我希望你们做人,首先要做到诚实!好了,大家放学吧!……林平,你留下来!”前面老师提到的考试作弊的事情可能与林平毫不相关。但是,由于这两段话构成了上下文的关系,所以很容易使人把林平留下来的原因与考试作弊的事情联系起来,进而推测出作弊的学生就是林平。这种推论是基于把这段话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前文所传递的信息附加在后面的话语中了。交际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处于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因为交际就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那么,交际中各种话语在说出之后,即时地为接下来的交际提供了一个新的交际环境。话语和话语之间是有相互关联的,前一句话提供的信息即为后一句话的理解做了准备工作,前一种联系在后一种联系中得到体现。

(3)上下文语境在相互转换过程中导致歧义。某一个语句同时存在于两个特定的语境中,导致该语句不能有效地匹配其中的一个语境,导致了歧义的产生。举个例子,两位老朋友在电影院海报前碰到。甲问乙:“你胃病好了吗?”乙回答:“又犯了”。甲又问:“你看过了吗?”问的是乙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乙回答:“看过了”,回答的是他看过了病。这种歧义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甲的问话省略了部分内容,甲由前一个语境直接转换到后一个语境,导致乙仍然按照前一个看病的语境去回答,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上文语境制约的不足。听话者对话语的理解往往选择承前的语境,因此在交际的过程中,导致说话者和听话者不在同一个语境范围内交谈,必然造成理解上的偏差。要消除这种情况的歧义,就要求说话者在转换语境时,给予听话者充分的提示。

2.非语言符号因素导致的歧义

非语言符号因素是除了交际中话语之外的因素,这些因素构成语言外语境,包括情景语境,背景语境和相互知识。它们是不能由交际言语自身构成的、实际存在的外界的语境。

情景语境指的是某个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时间、地点、交际对象、交际主题等等。把话语置于特定的时空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其意义。抛开具体的时空语境,话语往往会导致歧义。情景语境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指时间、地点、话题、场合等。主观因素指交际参与者的身份、职业、思想、教养、心态等。以客观因素中场合因素为例,交际的双方应该基于某个具体的场合进行交际,如果逾越了这个具体的场合,交际一方对同一语言的理解偏离语义指向时,就会导致歧义的产生。以店主向民警报案抓贼的谈话为例。店主:有人偷珠宝,快来抓贼。民警:你在哪里?店主:我在珠宝店里。民警:我是说失窃的地点在哪儿?店主:在我珠宝店的前台。民警本来是想知道失窃的具体地点,而店主却两次歧解了民警的问话。当民警问“你在哪”时,店主却按照字面的意义结合自身的情景语境来回答,而没有联系到与民警交谈是为了让民警及时赶到现场这样的情景来进行的,所以交际的时候要联系到特定的交际场景,而不是单纯地从字面意义上理解。

上一篇:对数据库原理课程实践环节的探讨 下一篇:从新词语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