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账户 第1期

时间:2022-02-12 11:50:19

心理账户 第1期

有一次,正常的傻瓜和他的妻子到澳门旅游。他很快输光了身上所有的钱。这天晚上,他用最后的五元做赌注,着魔似的每次都赢,他的钱从五元增加到一百七十五元,再到六千一百二十五元,最后到七百五十万元的时候,赌场的老板不愿意他再玩下去。他正在兴头上,当然不肯就此罢休,揣着刚刚赚来的七百五十万元去了另一家赌场。这一次,幸运之神不再眷顾这位赌徒,他输得分文不剩。妻子见他沮丧地回来,问他是不是又输钱了,他说:“还行,输了五块钱。”

仔细想想看,正常的傻瓜到底输了多少钱?事实上,他输的是七百五十万元!

赌博赚来的七百五十万元和工作赚来的七百五十万元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没有任何差别。很显然,正常的傻瓜并没有把赌博赢来的那七百五十万元当做自己的收入看待。

在他们心里,赌博赢来的钱专门被放在一个账户中,它是由“上帝”掌管的,属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型。因此,在消费这笔钱的时候,这个账户中的钱更容易沦为赌资或被挥霍掉。这也是为什么赌徒的口袋里永远没有钱的道理。

我有一个学生,每次我找她来的时候,她总要花上一个小时从家坐轻轨、转地铁、再转公交车赶过来。学生舍不得花钱坐出租车,乘公交车是很自然的事情。有一次,我给她一百元钱作为交通费,结果她那天一下楼就叫了出租车。从那以后,我发现,只要我给她交通费,她就会叫出租车回家;如果哪次我没有给她交通费,不管多晚,她照样坐公交车回家。她也承认自己确实受心理账户的影响,如果我付给她的一百元钱,是作为每日的劳务费,她肯定还是舍不得花,继续乘公交车。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型超市、商场、餐厅都接受银行卡付款。你有没有发现,在用信用卡消费的时候,你的购买欲望更强了呢?在付款的时候不会直接看到自己的钱从口袋中出来,因此也就更加大方。敏锐的商家也意识到这点,他们鼓励消费者刷卡消费。

人们不仅把不同来源的收入放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中,有时候,属于同种收入的一大笔钱和一小笔钱也会被分开看待,分开消费。

举个例子,正常的傻瓜看中一条价值四百元的领带,打算等到发奖金时就去把它买下来。如果他月末得五百元的奖金,他很可能拿出其中的四百元去买自己心仪已久的那条领带,把剩下的一百元当零花钱;但是,如果正常的傻瓜得了五千元的奖金,他也许会把这五千元钱放入银行存起来。原因是他把这两种奖金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对待五千元的每一元,比五百元里的每一元更加认真和谨慎。

(摘自《心灵故事》)

上一篇:崔永元收回善款 下一篇:把每一次暗算当作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