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定量化研究

时间:2022-02-12 10:35:24

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定量化研究

一、区域差异研究的一般方法

在研究区域差异问题中,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的分析方法是主要的分析方法。绝对差距方法包括平均差、标准差、离差和极差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不能全面地反映区域差距的结构性特征。相对差距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三种指标,它们能较细致地反映区域差距的结构性特征。下面对相对差距分析方法的三种指标进行简要介绍。[1]

(一)变异系数法

使用各地区加权人均值差异系数来消除不同人口规模对人均GDP相对差异系数的影响,并结合运用相对差异系数与σ系数共同反映不同指标地区相对差距变化。还可以分解为某一部门的加权变异系数和任意两部门之间的加权协方差变异系数。

(二)泰尔指数

也是表示收入差距程度的常用指标,Theil T和Theil L是两个有代表性的指标。其用于区域差距研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具有在不同样本组(或地区)之间进行分解的性质,可以分解为子样本内部和子样本之间的差距,并且差距的变动也进一步分解为组间差距的变动和组内差距的变动,因而在区域差距研究文献中应用广泛。

(三)基尼系数

常用于衡量地区差距,是测度收入差别最常用的指标,有着多方面的优点:一是可以用一个数值来反映收入差别的总体状况;二是可以从收入构成的角度很方便地进行分解分析;三是能够结合人口分布因素来计算地区不平等的程度;四是进行基尼系数的产业分解比加权变异系数方法更方便。

二、四川省区域经济差距测量

首先计算四川省各地区间总的人均GDP的变异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pi为i地区的人口数,Xi为i地区的人均GDP,N为全省地区数,p为全省人口总数,X[TX-]为全省人均GDP。2003年四川省各地区间加权人均GDP的变异系数计算结果为:V=0.72。与我国从1978―2002年的平均变异系数0.722相当。

再分别计算各个地区的人均收入的相对偏离贡献率,其计算公式为:

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2003年四川省城乡收入差距指标地区总人口非农业

资料来源:《四川省2003年统计年鉴》,部分数据由统计年鉴中数据计算得来。

从表中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成都的人均GDP最高,达到了17915元,是巴中市人均GDP 3040元的近六倍。成都、攀枝花、德阳、绵阳四个城市的人均GDP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和地区,属于工业基础较发达的地区,除巴中、广元、南充外,其他城市和少数民族自治区的人均GDP水平较为接近。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除了阿坝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外,收入较集中分布在2000元―3000元之间,最高的是成都3655.7元。这说明四川省内农村居民收入总体水平较低,地区之间差距较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高的是三个少数民族地区,城乡收入比最高达到了6.26∶1,最低达到2.55∶1也高于其他城市,这主要是因为三个自治州的人口较少,工业基础薄弱,城乡差距明显。其他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比主要集中分布2―3∶1左右。成都的城乡收入差距之比达到2.41∶1,其他城市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最高的是巴中,达到3.43∶1,最低的是遂宁2.01∶1。我国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是从1997年起又逐步扩大。2001年居民的人均收入几乎是农村居民的3倍。如果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将会达到3.5∶1。与近期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相比,四川省平均城乡收入差距比例达到3.15∶1,与2001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比例相似。

从地区人均收入偏离全省平均水平份额来比较分析,成都市的人均收入水平远远高于四川省内其他地区,它和攀枝花、德阳、绵阳属于发达地区,除攀枝花外,德阳、绵阳位于成都市周边南北纵向延伸线上,受成都经济辐射带动作用较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高。攀枝花主要是矿产与能源工业基地,城市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而雅安、自贡、乐山、宜宾分布在川南与川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工业有一定的基础,但长期发展较缓慢,经济积累不足,城市化水平低。泸州、遂宁、内江、眉山主要由于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基础较弱,工业化水平落后。最后广元、南充、广安、巴中、甘孜、凉山等属于落后地区,这些地区是全国、全省重点贫困地区,交通不发达,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低。

从相对偏离贡献率来分析比较,贡献率越大,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明显,与平均水平差距越大;相反,贡献率越小,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城乡差距不明显。比较贡献率可以看出,成都的贡献率最高,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很明显,收入差距大,攀枝花市排在第二位,而其他地区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明显,其中自贡市的城乡差距贡献率几乎为0。总的来说,四川省城乡收入差距不很悬殊,除少数城市外,人均收入的总体水平比全国低,城市化水平较低。

以地市州为基本的地理单元,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中高周低,以成都平原为中心,与绵阳、德阳、雅安地区、乐山南北连成一片,交通发达、工业基础较好,组成成都大平原经济发展区,发展水平最高,成为四川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核,由此向四周经济发展水平逐次下降。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空间变化大体与四川省地形从平原到丘陵、到山地和高原的海拔高度变化成负相关关系。而攀枝花作为全国著名的能源与矿产基地,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其经济的辐射作用小于成都的作用。

三、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结构

为了进一步认识四川省区域差距的结构,采用泰尔指数的分解方法将四川省2003年收入差距分解成地区内的收入差距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以总体差距为100%计算,分别观察各个差距形成中所占的贡献份额。泰尔指数的分解如下:[2]

最后计算泰尔指数:I=|IW+IB|=|-0.148+0.058|=0.09,计算结果可得: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地区间贡献份额为-14.8%,地区内的贡献份额为5.8%,泰尔指数的绝对值达到0.09。地区间差距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地区内的贡献份额的两倍多,这证明了四川省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是由于地区间差距较明显。与我国1978年―2002年的泰尔指标相比较,低于全国平均泰尔指数0.112,[3]但是四川省地区间的贡献份额的绝对值14.8%高于全国地区间的平均水平14.63%,地区内的贡献份额5.8%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6.6%。

四、基尼系数分解方法

为了进一步了解四川区域之间产业的差距,本文采用基尼系数产业分解法,其公式为:[4]:

其中,G为总的基尼系数,Ck为分项集中率(也即分项基尼系数),μK,μ分别代表平均分项和人均总收入。SkCk/G×100%表示第K项产业收入对基尼系数的百分点贡献。本文按三次产业分类,定义[SX(]CK[]G[SX)]为相对集中系数,如该系数大于1,表示对基尼系数起促进作用。以上文表1为基本数据计算,结果如下:

CK=0.26,总的基尼系数G=0.257.分别计算出的三次产业的相对集中系数为:0.805(第一产业);1.616(第二产业);1.470(第三产业)。由上述可知第二和第三产业系数大于1,对基尼系数起促进作用。最后依次求出第K项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份额为:第一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份额是20.7%;第二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份额是41.5%;第三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份额是37.8%。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四川省区域之间产业差距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差距缘故。区域产业差距较明显,基本形成成都―德阳―绵阳经济圈为中心,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结构,但是以农牧为主的第一产业仍然占据着较大的份额,这也说明四川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相比东部发达省份,处于落后水平。因此,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农业经济是四川经济发展的重点。

主要参考文献:

[1]林毅夫,蔡 日方,李 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6).

[2]邓 翔.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分解及其启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3]陈秀山.我国1978――2004年区域差距变动衡量指标[J].中国社会科学,2004(5).

[4]魏后凯.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地区差距[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Quantitative Study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nece in Sichuan Province

Liu Yang1 Ju Wei 2 Zhai Youlong3Abstract:Sichuan is the important province of western region to develop in China, and its regional development is not in balance.This paper adopts variation coefficient, the THEIL indexmethod and Gini coefficient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the district in the region,then makes use of the method of decomposition to research differences between each region in the province.In the end,the authors propos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regional disparity;Theil Index; variation Index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306(2006)12-0095-07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观察中国农贷效率 下一篇:管理创新: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