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萨满艺术在动画中的表现

时间:2022-02-12 05:17:01

中国北方萨满艺术在动画中的表现

【内容摘要】北方萨满艺术具有独特且丰富多彩的造型手法和审美性,萨满的神灵观、岩画、服饰、面具、法器等体现出独特的思维观念与文化艺术特征。这些观念与艺术丰富了动画创作。同时,萨满艺术符号在动画中表现频繁,北方萨满艺术为动画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关键词】北方萨满艺术 动画创作

一、中国北方萨满艺术与动画概述

萨满教是以萨满信仰为主要核心的文化,据考古推测,萨满文化在历史长河中起源较早,且延续持久。尤其在地球北半部,萨满教是众多民族所信奉的一种宗教文化,属于世界性的原始宗教。在中国历史上,北方民族,如女真族、鲜卑族、匈奴等都信仰萨满教。近代,如鄂伦春族、赫哲族、满族等都有着萨满文化的传承。萨满艺术是服务于萨满祭祀的工具,在当时来讲,这些艺术品虽不具备审美性,但这些原始造型散发着不可抗拒的艺术特征及本质美,这些素材对动画的创作及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动漫艺术虽是一门新兴产业,但在百年历史长河中逐渐成熟,如今已成为具有影响力的艺术门类。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动漫已经开始走向全民化、产业化和系统化。现今,对动漫的艺术性要求逐渐提高,人们更青睐于传统文化与动画相融合的作品,在众多的动画作品中,我们可以寻觅出萨满艺术的元素。我国北方的萨满艺术给动漫创作带来了形式的多样化,萨满的神灵观及萨满祭祀的工具为动漫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二、中国北方萨满艺术丰富了动画的表现形式

萨满教历史悠久,传承中凝聚文化精髓,每件萨满艺术品聚集了各民族的信仰与观念,通过物象展示了沉淀久远的文化。萨满艺术品是祭祀的神器,其形式可分为绘画、神像、神偶、面具、服饰、剪纸等,这些造型艺术不仅满足了人们信奉宗教的需要,而且还形成了特有的审美特性,在民间美术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传承着原始艺术,彰显着强大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1.萨满岩画在动画中的表现

岩画是以石刻记录生活的文化,也是萨满文化记录事件的一种艺术方式。在人类早期发展过程中,祖先以石器为工具进行石刻,造型古朴、自然、粗犷。萨满岩画主题包括崇拜与祭祀类,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动物崇拜、植物崇拜是其崇拜的对象。舞蹈则是其祭祀的最重要仪式,主要展现出北方民族的生产和生活的风俗习惯。萨满岩画是人类早期文化现象,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1957年,在呼伦贝尔盟(原属黑龙江省,今属内蒙古自治区)考察出用赭石颜料绘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峭壁上的岩画,在岩画中可辨认出原始宗教内容的萨满鼓与人,追逐野兽的人及其各种动物等,这些岩画从题材、风格上可以辨认出是鄂温克族祖先的艺术作品。

1984年的动画片《悍牛与牧童》获第3届伊斯梅利亚国际纪录片、短片电影节塔胡特银像奖,其动画风格简朴、概括,动画片中的人物造型吸取了古代萨满岩画中的造型特点,形象简化、淋漓尽致,只突出了人物特征和四肢的姿态,舍弃了人物五官与透视法表现。用简练和夸张的表现技法展现出人物粗壮结实的形体,整体造型散发着朴素、淳厚的原始美感。《悍牛与牧童》动画中的人物与场景,如健壮人物、凶悍的牛等,都与北方萨满教的生产生活方式相呼应。

2.萨满意识的图腾造型艺术在动画中的表现

图腾崇拜文化成为原始社会人类信仰的原因是什么?由于在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生产力不高,人们把对大动物的崇拜当做与残酷自然抗争的精神力量。在萨满造型艺术中,图腾崇拜的文化信仰所形成的造型艺术形成了特有的观念——万物有灵,人们认为每种动植物都是“神”,一方面恭敬它们,另一方面还需要用它们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关系。这样的动植物崇拜萌生了生态保护的意识,包括对动物某地域、某时间段禁止打猎、禁食等。在客观上形成了自觉保护生态的意识,有利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动画《悍牛与牧童》在故事开始就描绘出宁静的山村野景,接着影片进入高潮,众多壮汉企图制服一头彪悍的野牛,但无济于事……人与动物之间的争斗愈加激烈。虽然动画中的人物抽象到几乎是人类的轮廓符号,但是通过不同的动作姿态,让观众体验到人物的情感与鲜活的生命力。最后,一小牧童手持嫩草,轻而易举地驯化了悍牛,牧童骑着牛远去,一切终归于自然、安宁之中。作品给人的启迪是:人与自然、与动物之间如何和谐地相处。《悍牛与牧童》题材造型与萨满教的自然崇拜息息相关。萨满教的图腾崇拜,体现了人与自然、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大自然赋予的一切现象是其崇拜的原型,例如树林、动物等,与大自然水乳相融,也反映出对生态环境的爱护,营造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等平等友爱的和谐关系,这样的万物有灵的精神哲学成为萨满教的生活基本准则,形成了崇尚自然、尊老爱幼的价值观念。

3.萨满服饰颜色在动画中的表现

萨满服饰是萨满举行祭祀必备的服饰,可以较完整地表达出萨满教的宇宙观。如大兴安岭鄂伦春族萨满神服,服饰上铜镜象征光明、温暖,铃铛代表宇宙,衣服由红、黄、蓝三色组成,分别代表火、土地与天空,具有民间美术的特征。传统文化的内涵被萨满文化融入到色彩表现之中,通过朴实、本质的色彩表现,不仅传达出深厚的民间底蕴,而且也提炼与丰富了动画中的颜色设计。

例如,1984年,动画片《除夕的故事》,是一部关于除夕由来的民俗动画片,其在色彩设计上充分吸取了民间美术的色彩造型,萨满神服中的红、黄、蓝色彩也同样运用在动画的创作中,让观众的视觉感官得到享受,在注重民族特色及个性释放的同时,也蕴含了博大的文化。

结语

北方萨满艺术给动漫创作增添了形式上的多形性,其观念与艺术更为动画创新提供了宝贵资源,在众多动画片中也可以寻觅到萨满文化的精髓。萨满艺术具有原生态的艺术形式和原始形态的思维观念。同时,萨满艺术不曾受外界文化的干扰与影响,所以萨满造型艺术可称为“个性”的。共性寓于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无所谓共性的存在,动漫文化应有自己民族的特征,在题材、形式、表达技艺不断创新的同时,更应重视文化的内涵,动漫创作应深入民间文化与艺术中发掘题材,以扩展动漫创作的内容及潜在力。

参考文献:

[1]富有光.萨满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系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2级美术学在读研究生

上一篇:现代素描教学体系改革探微 下一篇:言出心声 所以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