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时间:2022-02-11 09:34:22

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摘要】

本文概述了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官办官营”是中国风险资本运作体制的致命缺陷;融资渠道窄且资金利用率不高;缺乏高素质的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公司的管理水平不高;资本退出渠道门槛较高;风险投资行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分析展望了中国风险投资未来前景: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将发生改变;养老基金和社会保险资金有望进入风险投资领域;民间资本将在风险投资中发挥重要作用;风险投资将重点倾向绿色科技项目。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风险投资;现状;前景;对策

一、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风险投资的成长过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波动。和整个金融市场一样,风险投资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同样伴随着起起落落,高潮与低谷交替。

1、风险投资发展的基本状况

综观世界风险投资发展历史和现状,我们可以将所有国家分为三类水平。美国、欧洲和以色列长期处于风险投资的第一梯队,不仅风险投资历史悠久,而且风险投资额巨大。另外一些发达国家处于第二梯队,风险投资历史也较长,但风险投资在金融市场中的比重很小。而对于诸多处于第三梯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风险投资是一个新生事物,历史很短。

2、风险投资在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

(1)“官办官营”是中国风险资本运作体制的致命缺陷。由于体制和观念上的原因,中国的风险投资机构从一开始就采用了“官办官营”的模式,即由各级政府出资助建投资公司,按照国有企业的模式进行运作,名为企业,实为机构。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不能适应风险投资的特点和动作规律。在国有独资公司的模式下,无论设计怎样周密的监督人方案,总将难以解决所有者虚置和预算软约束问题,也无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2)融资渠道窄且资金利用率有待提高。近几年来,中国发展风险投资的“入口”――投资主体问题仍没有解决好。在目前中国的风险筹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利用包括个人、企业、金融或非金融机构等具有投资潜力的力量来共同构筑一个有机的风险投资网络。投资的风险集中于国家身上而无更多分担投资风险的渠道,这在政府财力有限的前提下是无法形成良性循环和发展的。

(3)缺乏高素质的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业需要大量懂得技术、管理、营销、金融等多方面知识的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风险投资家素质的高低是直接决定风险投资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中国的风险投资家严重匮乏,真正懂得风险投资基金运作的专家并不多,专家队伍建设需要一个过程。

(4)风险投资公司的管理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不规范,随意性大。中国已有的风险投资公司,大多在政府协助的基础之上组建,没有形成良好的对风险投资家的激励措施和约束措施,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保护投资人的利益机制。在确定投资对象时缺乏系统、细致的挑选,确定投资对象后,仅仅实行股权投资,在参与经营管理方面还有许多欠缺。

(5)资本退出渠道门槛较高阻碍风险资本的退出。中国风险投资业的资金退出渠道不够畅通。一般来说,风险投资主要选择IPO作为退出方式。但是,目前中国的证券市场尚不具备这种“出口”条件。主板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资格作了许多规定,不适合高技术风险企业在建立初期的财务状况要求;第二板(中国创业板)市场虽然已经推出,但相对于风险资本支持的中小企业而言,条件仍然较高,无法实现风险资金的顺畅退出。另一条退出途径――股权转让,真正实施起来也并非易事

(6)风险投资的发展环境存在问题。从体制和政策环境看,中国长期实行科研开发经验由政府的财政或行政主管部门层层分配的管理体制,科研与生产尤其与商品化生产相脱节;从市场环境看,“需求拉动”是高科技产业化的根本动力。通过政府采购为高科技的产业化开辟初期市场,对于促进风险投资和高科技产业化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从税收制度来看,中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不利于吸引境外风险资本。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更注重国外企业资本,对于机构投资者(如养老金)重视不够,而后者却是国际资本市场上的主力军,也是国外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1

(7)风险投资行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风险投资与高科技产业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某些地区吸引风险投资的先发优势一旦形成,就会具有自我强化和完善的趋势,从而使该地区风险投资的发展产生循环积累扩散效应,拉大地区间风险投资发展的差距。从而,风险投资的区域不平衡既是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也进一步加重了生产力的不平衡发展。[2

二、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前景

1、我国风险投资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科技的迅猛发展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经费投入短缺之间的落差,留给了我国风险投资发挥潜力的巨大空间。我国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但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成果有限,多达80%的科技成果遭到“废置”。在投入经费上,科研、成果转化和生产三个阶段上的投入比例仅为1:0.7:10,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1:10:100的投入。因此,风险投资在我国仍存在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3

2、我国风险投资发展前景预测

(1)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将发生改变。政府将由主办或主导风险投资的角色逐渐向引导与扶持的方向转变,由直接参与向间接参与转变。一方面,政府可以提供少量财政支持作为非正式资金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政府将主要发挥其公共管理职能,为风险投资营造一个健全的金融、法律氛围,弥补市场所具有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陷。

(2)养老基金和社会保险资金有望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目前,社会保障养老基金规模不断壮大,在时机成熟的条件下,允许养老金以一定的比例进入风险投资领域,扩展养老金的投资组合空间将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3)民间资本将在风险投资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显示,1990到2006年,全国非国有经济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34.4%上升到了61.02%,对GDP增加值的贡献率达63%;同时私募资金总额也超过公募资金。因此,我国民间资本将成为风险资本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

(4)风险投资将重点倾向绿色科技项目。“十一五”期间,在节能降耗政策的推动下,生物、新材料产业以及涉及各种洁净能源开发技术的绿色科技项目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构成我国风险投资的重点行业。到2006年末,我国对绿色科技的风投总额达7400万美元,与欧美等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4

3、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风险投资当前存在的问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风险投资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要在创新的大时代背景下发展中国的风险投资业,当前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上一篇:对铜川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认识 下一篇:西安地区大树移栽及后期养护管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