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跨国公司企业管理的国际化研究

时间:2022-02-11 04:48:37

关于跨国公司企业管理的国际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2-0271-01

摘要:本文首先详细阐释了跨国公司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而提出了跨国公司国际化环境的变化,最后提出了跨国公司管理国际化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跨国公司;企业管理;国际化

一、关于跨国公司的相关理论阐释

1.跨国公司的定义。

跨国公司的活动是当前商务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一种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形式。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来描述跨国公司,一般情况有以下几种定义方面:首先,从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一个企业必须在一个以上的国土进行行销或制造(作业)才能称为跨国公司,所以它强调的是作业结构。按此标准对跨国公司的限制是最宽松的;其次,从业绩标准的角度来看,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属于跨国公司,这里不是以组织结构为标准,而是以企业的“业绩”为标准;再次,从行为特征的标准来看,跨国公司指的是总部虽设置于某一地点,但其组织、业务、活动范围等都应是全球化的。它的最高主管不能只关切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国家,而应该关切所有的地区或所有国家。

2.跨国公司的管理模式。

首先,集权式计划和控制模式。跨国公司出现的初期,一般都以母公司为主对子公司进行管理。这是最传统的管理方式。它的基本思想是以本民族为中心,视本民族为最优民族,别的民族为较差民族。所以到别处去投资生产时,一切管理方式以母公司的制度为标准。我们把以本民族为中心的管理方式称为集权式计划与控制模式。

其次,多中心管理模式。在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接受外来投资,另一方面也逐步培养起民族自尊心。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在实施以本民族为中心的管理方式时,东道国的公民会感到,母公司的做法不一定都符合子公司的需要,母公司的民族也不一定是最优秀的民族。上述因素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使跨国公司的管理方式从“集权”和“本民族”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改变为“多元”“、多中心”的管理模式。产生这种管理模式的根据是:由于各地子公司同母公司在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不应以母公司的条件代替子公司,应该采取分权的多元、多中心的管理模式。

再次,以全球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际间的经济合作更为广泛和深入,跨国公司的业务遍及全球,原来的本民族中心和多中心及其变形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而产生了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即分权计划与集权控制。分权计划是为了更好地考虑世界各地的实际情况,集权控制是为了整个公司的利益,当然也包括子公司的利益。这种管理方式称为全球中心管理模式。

二、当前跨国公司国际经营管理的环境分析

1.从多国公司到跨国公司的发展。

跨国公司国际经营管理在跨国公司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国公司大约产生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指的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管理方面则是经由本国为依托进行。后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多国公司的范围和目标不断发展,跨国公司逐步出现。跨国公司不再是以本国为核心对企业地区公司进行管理,而是在每个地区设置相应的部门进行统一管理,经营管理的战略要依托公司所在国的文化特色来制定。

2.跨国公司的开发合作向国际化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跨国公司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西方发达国家中一些颇具实力的大型跨国公司,为了适应世界市场的复杂性、产品的多样性以及不同国家消费偏好差异性的要求,同时,也为了充分利用世界各国的科技资源,降低新产品研制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以谋求产品价值链每个环节的总体最大收益,在生产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跨国公司一改以往以母国为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的传统布局,根据东道国在人才、科技实力以及科研基础设施上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有组织地设置科研机构,以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跨国联盟将逐步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

跨国公司为了保持和发展自己的生存空间,通过组织跨国联盟,在投资、科研、生产和营销等方面进行密切合作。1980―1990年,欧洲企业每年缔结的合作协定成倍增加,美国企业跨国联盟发展更快。近几年跨国联盟之所以快速发展,是因为:首先,这种多国联盟有利于相互合作,采用新技术;其次,有利于突破贸易限制,进入市场;再次,企业间进行联合,也为各自进入地方市场提供了便利,从而节约了一笔市场调查和建立营销网络的费用。应该说,跨国联盟是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经济活动国际化的代表。

三、加强跨国公司企业经营管理国际化的对策

1.加强跨国公司的国际化运营管理。

随着当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的运营管理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首先,保证企业运营物流体系的合理和充足。在跨国公司的运营过程中,要保证原材料和产品充足,加强各个环节的灵活调度,发挥跨国公司的优越性;其次,加强跨国公司运营中的存货管理。由于跨国公司在本国外的销售据点增加、销售通路越多,库存量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须做好存货管理,并掌握市场对产品的反应,即使会因市场状况与不同的客户需求,以减少库积压的风险,并能及时与充分的满足客户需求,而不损失任何商机;再次,强化跨国公司运营中的联盟策略。联盟策略的发展和运行,一方面能够促进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我国企业及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2.加强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组织管理。

首先,进一步优化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的组织模式选择。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是决定企业能否进行成功经营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说来,组织总是从属战略的,战略的制定总是先于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并促进组织结构的演变。这意味着,企业的组织形式应与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相适应,使企业具有高效率的决策机制和畅通无阻的信息网络,以保证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其次,强化跨国公司经营的内部运行机制。从跨国公司自身角度看,其经营战略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能否充分发挥公司全球统一调配的功能以及这种功能的作用效果。跨国公司的经营目标能否顺利实施,不仅取决于公司内部组织的运行机制及其效果,而且取决于公司总部对其子公司经营活动的控制状况,因此跨国公司对其子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把握程度和方式,就显得至关重要。

3.加强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文化管理。

当商业公司跨越国界,开始在许多国家经营业务时,它就面临着广泛的文化差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对于公司能否达到它的商业目标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识别文化差异的问题并不容易,因为人们有这样一种自然趋势,喜欢以自己国家的文化条件去观察和评价别的国家人民的行为。再者,文化方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变化的。在文化领域中我们面临的问题不仅只涉及到一个存在着差异的鉴别问题。跨国企业的经理必须通过多种不同文化的生活阅历来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企业将凭此鉴别文化的变异因素,并且根据各种文化间的差异相应地调整它的职能机构及经营活动,加强跨国公司国际化文化管理,为跨国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建清.我国跨国公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企业经济,2004(8):15-30。

[2]杨扬.我国跨国公司的战略思考.商场现代化,2008(1):21-25。

上一篇:浅析经济转型时期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下一篇:光伏企业在寒霜交加中期待凤凰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