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中的会计职业组织

时间:2022-02-11 03:06:19

浅探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中的会计职业组织

【摘要】 文章简要分析了世界范围内各会计职业组织在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中已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性提出今后其在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中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会计职业组织; 会计准则; 国际协调

一、世界各会计职业组织分类

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民间会计职业组织,就其影响范围可分为:1.国际性会计职业组织: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等;2.区域性会计职业组织:如亚太会计师联合会(CAPA)、欧洲会计师联合会(FEE)等;3.国家性会计职业组织: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等。

二、各会计职业组织在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中的贡献

(一)国际性会计职业组织

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为典型代表,其发展历程及成就如下:

1.奠基阶段(1973―1987年)

当时由于准则的制定兼顾各国会计实务,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各国会计实务的汇集,企业有很大的选择余地。为此IASC(IASB的前身)制定了26项国际会计准则,为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实施“可比性和改进计划项目”阶段(1989―1994年)

为了适应资本市场全球化趋势,提供可比性财务信息,修订缩减了准则中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提高了准则质量,增强了报表可比性。

3.制定“核心准则”阶段(1995―1998年)

为了制定国际资本市场上通用的“核心准则”,IASC与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签订了关于“使国际会计准则形成一个核心体系”的协作计划,要求在1999年以前完成所有“核心准则”的制定工作,以使准则应用于跨国界的证券发行,国外上市等活动。

4.制定“全球会计准则”阶段(1999年至今)

根据IASB的目标:本着公众的利益,制定一套高质量的、可理解的并具有强制性的全球性会计准则,以帮助世界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其他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开始制定“全球会计准则”。

(二)区域性会计职业组织

区域性会计职业组织通过召开研讨会、颁发会计实务方面的指导性文件、组织会计后续教育等活动,在增进国际间的相互理解、缩小国家之间会计实务差异、协调会计准则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三)国家性会计职业组织

一方面,在本国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借鉴国际会计准则,起到了桥梁作用,促进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国家化,另一方面,为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及时提供反馈意见。

(四)我国会计职业组织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社会团体登记条例》的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团体法人,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自律管理组织,成立于1988年11月。1995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中国注册审计师协会联合组成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其宗旨是服务、监督、管理、协调。

三、各会计职业组织在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在准则制定过程中的独立性面临挑战

由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是一个民间会计职业团体,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去推动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活动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能加快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必然要借助一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经济组织与政治组织的力量,就目前来说主要是借助于欧盟与美国的影响。但由于目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中美国和欧盟仍然占主导地位,它们为了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谋求更多的利益,必想方设法来促使国际会计准则“美化”和“欧化”。由于在新的AISCS框架下,提名委员会、基金会管理委员会、IASB等重要机构基本上由欧美人所垄断,欧美人控制着重组后IASB的人事权和财务权,并且他们在工作语言及准则制定经验方面占据优势,从而为国际会计准则的“美化”和“欧化”创造了客观条件。目前还有来自IOSCO、EC以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等的压力。这些因素的存在必将使国际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的独立性受到严峻挑战。

如何进一步获取欧美的支持,而又不屈从于它们的压力,将是IASB今后能否高效、独立发展的关键。

(二)会计准则的表述要在原则化与规则化问题上权衡得失

国际会计准则原则化与规则化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争论的焦点。会计准则是联系理论与实务的桥梁,理论上将准则表述得完善、复杂,可能更科学合理,但也因此降低可操作性;如果将准规则化,虽然操作性提高了但是又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持,降低了科学性。准则表述必须在科学合理与简明实用之间权衡得失。

(三)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推广“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IFRS的推广问题一直以来是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千差万别,导致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会计实务状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首先从自身利益出发去对待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问题;有些国家总是以“我”为中心,总是认为本国的会计是最好的。

(四)确认计量理论的创新

传统财务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模式及财务报告等,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批评和压力,其生成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有下降的趋势,对一些新出现的情况和资源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确认计量,如对于衍生金融工具、人力资源、知识资本、保险等。如何面对这些批评和压力对新经济带来的冲击,在确认和计量理论、财务报告理论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全面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也是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中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

四、各会计职业组织在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中应采取的措施

1.国际组织要加强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政治权力机构、权威准则制定机构与推广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要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其对国际会计组织以及会计准则国际协调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以取得它们对国际会计组织的人、财、物方面的大力支持,进一步降低国际会计组织对欧美一些强势经济体在人、财、物方面的依赖程度。

2.IASB等重要机构要进行人事改革,吸收一些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打破欧美人的垄断格局。

今后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要有效地防止“美化”和“欧化”,保持国际会计准则的权威性,一个必不可少的措施就是进行人事改革,使国际会计组织平等体现各成员团体的利益要求。

3.国际性会计职业组织可以主动向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派出分支机构,特别是对于那些会计职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和国家,更要帮助其建立本地区本国家的会计职业组织,从而有利于扩大国际会计组织的作用与影响力,促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4.区域性、国家性职业组织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本地区本国家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完善,为国际会计准则的普及推广做好准备。

5.区域性职业组织要认识到地区协调优先的重要性,加强与地区性政治经济组织交流合作,利用其权威性和内部政治经济利益一致性,推行会计准则的协调活动。

6.各职业组织在国际协调过程中优先考虑国际性业务会计准则的协调。

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首先来自世界经济全球化、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需要,部分国际性业务对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要求尤为迫切。解决好这部分业务所涉及的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对于会计准则的整体国际化的意义非凡。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遵循由量变到质变,这一“质量互变规律”。

7.对于会计准则的原则化还是规则化的问题,笔者认为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会计环境相差还很大,如果实施规则化将会不利于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所以目前应优先考虑实行原则化,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会计环境趋同时再逐步实施原则化。同时IASB在准则的制定过程中要加快理论创新,也可以考虑吸收世界先进会计职业团体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如美国的FASB等为己所用。

8.自从1997年中注协成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成员以来,会员增长超过20%,从11.28万增长到14万多,而参加考试的人数也在急速增长,确实让人们展望到一个富有成功前景的会计职业。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吸纳了国际投资者所熟悉的会计原则,这将使投资者更加信任中国资本市场和财务报告,也将进一步刺激国内和国际资本投资。对于正在全球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的中国企业来说,企业会计准则获得国际认可有助于降低企业在海外经营时遵循不同国家或地区会计标准的成本。中国的会计职业界都致力于提高透明度、工作质量和高水准的执业准则。支持这些准则不仅有利于会计职业,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所有的中国民众和整个中国经济。

五、我国参与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的建议

由于国情的约束,我国会计的国际化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仍有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在一些部门或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混乱,而现有的会计制度已远滞后客观需要,会计制度方法体系的务实性与超前性脱节。再者,缺乏对国外会计的系统研究,没有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一些会计学者研究西方的会计发展仅限于翻译或介绍,没有消化和推陈出新,很难形成自己的见解,而整个学术界学风不严谨,学术研究缺乏自由气氛,短期功利主义取向严重,这些都阻碍了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对此建议如下:

1.结合我国国情参与国际会计协调。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引进和吸收国外会计的先进思想与技术方法,结合我国制定的会计法律、法规,寻求最佳切入点,并以此来制定或实施我国的会计准则。

2.积极参与全球或地区性会计专业团体和政府有关会计协调组织,注重国外会计的新发展和新领域,注重引进和吸收国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等方面的做法,注重案例分析等。

3.设立专门机构,改进和提高会计教育水平。要使会计体系的务实性研究与超前性研究相辅相成,并围绕具有国际化精神的会计准则和体系展开配套的改革。

总之,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之路才刚刚开始,世界各会计职业组织任重而道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核心准则的未来[J].会计研究,2002(4).

[2] 王松年.国际会计[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浅析我国当前经济条件下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下一篇: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