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的类型和品种规划

时间:2022-02-11 01:33:13

驴的类型和品种规划

作者:杨再 洪子燕 单位:豫西农业专科学校

家驴起源于北非,至今还保留着热带动物所共有的特征和特性。其外形较单薄,耳长大,颈细,四肢长,皮肤较松弛,被毛细短等特征。适于在温暖和干燥阴气候余件下生活,较不耐寒冷,耐热,耐饥饿,饮水量小,抗脱水能力较强。中国驴由中亚细亚传入。在殷商时代今新疆一带已开始驯莽驴,汉初石少量驴.砂一入中原,唐宋后驴被普遍饲养。

一、中国驴的地理生态

中国驴的地理生态分布大体以长江为界。集中产区为:北纬35”至440之间,属中温带和南温带气候的华北、西北和东北部分地区,尤以黄河流域分布最多。其最北部达北纬46“50产,再往北由于驴畏严寒,不适于生存,故数里很少。其南部达北纬33“扣‘,再往南由于驴不适应潮湿和稻田拼作,数星更少。往西一直延伸到青藏高原海拔4。。o~45。。米处。我国酉南地区驴的词养璧只占全国总数(1985年为1041.5万头)的3.36%。

二、中国驴的类型和品种分布

中国驴按自然分布、生态余件和体望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西都及北部牧区小型驴在这类地区长期繁衍着我囚琅古老的;-旱沙漠生态类型旧新疆驴。其中心产地在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特别茱中于喀什、和田地区。新毅驴体质干燥结实,体高100~losem,体重130一城ok必,是农杖民短途运输的工具。一般驮重钓一50kg,日行30~40km,骑乘时日行3okl。。酉汉时代已有大批驴沿着“丝洞之路”进入中原,它们在祁连山以北北山山地以工9鸽午第12郑南,海拔1000一1500米的甘肃省河西走廊落了脚。由于这些驴长期生活在干早少雨的生态条件下,因foJ’形成了干早半荒漠生态类型灼凉州驴,外形与新疆驴相仿,体高102~105en飞e古西域一带的驴来到六盘山西侧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形成西吉驴,海拔1600~2200米,该区气温低,温差大,变化异常,年平均温度5.4“C,最低温度一25“C,最高温度30.7oC,无霜期108~120夭,年均低水量434.2mm。其中心产区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吉县及其附近地区。属半干早山地生态类塑,体高209一112em,驮重60~75kg,日行35一4okm。’据考证,宋代的“丝绸之路”,不是经河西走廊进入中原,而是经延安地区到达中原的。所以,新疆驴到达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后,迅速遍及全蒙。1985年饲养数量为84.8万头。蒙古驴是一个繁殖群体,它们在高寒谁原旧尘态环境下形成两个地方类型:库伦驴和滚沙驴。一占西域的驴和蒙古驴经长城沿线,越过科尔沁草原,进入东北平原。这里纬度高,海扳低,寒冷勿长,午平均气温中部。~8oC,.有部8一zZOC;无霜期中部工2。~180大,南部峪。~2。。天;年降水量中部的。~soomn,,东南部800~一200mtn。东北地区驴的饲养童占全国总驴数的g~9%,呈由南向北逐渐递减河变化。东北驴多为小型驴,平均体高在logcm以下,属平原生‘i类型。第二类:中部子原及丘陵农区少小塑驴占西域的护边入中原到了黄河中下游,由于这生海拔较衍,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无藉期长,水源丰富,雨量造中,土壤肥沃,农业开发早,历史上构成一个气候、水域、土壤和植被互相协调而生态平衡的生存环境。因而沿着黄河流域分布到今陇东、陕西、山西、河北和河南,一直到111东沿海地区,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平原生态类型的地方良种。它们的共同特征为:体质结实,体格高大,中躯呈圆桶状,夙斜偏短,四肢坚实,关节强大,蹄大质坚,耕挽能力强。饲养方式多为舍饲。古西域一带的驴进入陕西省的黄土台原以南,秦岭以北,渭河流域的“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这里海拔330一780米,地势较平坦,年平均气温13一17OC,最低气温一21OC,无霜期150~200天,年降水量576.6mm。径渭两大河流流经全境,注入黄河,造成两岸宽广的阶地平原,形成一个三面环山、向东敞开的河谷盆地。这里由于农业开发早,饲料条件特别优越,盛产首箱、大麦、黑豆等,在优越的气候、饲料、饲养方式和人工选择的综合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大型关中驴。公驴平均体高133em,母驴127em,平均体重分别为35okg和300kg。公驴最大挽力246.6kg,母驴155.9kg,最大载重量1350一1500kg,一般驮重150kg,日行40一50km。古代的驴沿黄河流域进入汾菜束流域的晋南盆地,形成了晋南驴,这是关中地区驴自然分布到该地区后形成的类群。其中心产区为夏县、闻喜县,年平均气温13.4oC,最低气温一zs.3oC,无霜期160~220天,年降水量500~65omm。晋南驴平均体高132一135em。关中平原的驴进入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立区,海拔500一ls95m,年平均温度7~10。尸,最长气温一26OC,年降水量350~550mnl。未代农业的发展,客观上对驴的耕挽驮提出歹长,但气候干早,耕地贫痔,粮草不足等因素,又限制了关中驴向大型驴的进一步发展,逐步选育出体高126一126c也,驮挽兼用,.善行山路,与关中驴不同的佳米驴,属半干早丘陵生态类型。陕西、河南的驴继续沿黄河流域往东,到达下游的鲁北平原和冀东平原。该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12.8“C,无霜期200~220天,年降水量574mm,海拔50米左右,有些海滩草场面积很大。沿海地区常利用驴作为盐粮运输的工具,同时又盛产芦苇、野首猎、野豌豆、黑豆等饲料,形成了德州驴,体高125~一3oem,最高达155em,体重365kg。此外,驴在中国北方大量繁衍,并形成一些中型品种。例如,产于河南省泌阳河两岸,适于北亚热带边缘气候,体高119cm的泌阳驴;产于河南省大沙河、运河两岸,适于暖温带气候,体高123。m的淮阳驴;产于山西省桑干河、壶流河两岸,适于中温带气候,体高125~133em的广灵驴。第三类:西南高原、山地小型驴此类型是由中国西北地区驴经甘南、陕南进入西南高原而形成的。西南高原海拔高,加上地形复杂,虽处中亚热带,但相对来说比同纬度沿海地区气候较冷,湿度较小,饲养条件贫疮,故形成了特殊的山地小型驴。其特征为:体质结实,多数偏粗糙,体格矮小,胸部窄,后躯短,民部斜,骨骼细,四肢坚,蹄质硬,善走崎岖山路,作长途驮运。重50一75kg,日行35一40km,长途运轨对单套可挽重2。。k墓,双套可挽重500一6()‘)}峨。属于此类型的有产于川西北和川西南的四川驴,体高91、•93。m;产于藏南和藏东南的驴,体高93cm;产于滇西的云南驴,体高92.5一93.6om。前两种属高原生态类型,后一种属亚热带山地生态类型。

上一篇:国内黄牛品种与生态因子的育种条件 下一篇:新农保监理模式及改进方案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