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生成为优秀的阅读者

时间:2022-02-10 08:43:56

帮助学生成为优秀的阅读者

摘要:现代信息社会,阅读力的强弱已成为影响个体发展的关键因素。语文阅读教学,要努力朝向把学生培养成优秀的阅读者这个目标,关注学生的阅读速度,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发现文本“写”的奥秘,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阅读素养;阅读速度;阅读策略;写作奥秘;价值判断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2-0086-05

毋庸置疑,阅读素养在学生语文素养甚至人的全面素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评学生掌握全面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学习能力,即聚焦在阅读、数学、科学等关键领域的素养上[1]。有识之士愈来愈看到,在现代信息社会里,阅读力的强弱已成为影响个体发展的关键因素。

小学语文的课程体系中,阅读课占语文课的大半江山。除了完成随文识字、写字这些最基础的语文任务以外,笔者的阅读教学践行着这样的理念: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帮助学生成为优秀的阅读者。

怎样才算优秀的阅读者呢?笔者所理解的优秀阅读者有这样一些核心要素:对阅读感兴趣,能根据需要自觉寻找多元的阅读材料,且阅读有一定的速度;掌握各种阅读策略,能自觉整合、运用各种阅读策略进行阅读,达成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阅读时能以写作者的身份发现文本“写”的奥秘,并在合适时机的催生下成为合格的写作者;培养价值判断能力,建构丰富的精神世界,受到审美的熏陶。

一、阅读速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话题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人类的知识总量呈现几何级数增长趋势。提高阅读速度,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闫国利先生在《阅读发展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这样的公式:

阅读效率(E)=阅读速度(R)×阅读理解率(C)[2]

当前,我们对学生阅读效率的考查往往只重视阅读理解率(即答得是否正确),而对阅读速度基本上没有相应的培养措施和监测手段。笔者曾在讲座时对不同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速度做过测试:用15秒的时间阅读一段129字的文字,即每分钟阅读速度为516字(相当于课标对中学生提出的要求)。现场举手表示跟上屏幕推移速度读到全部信息的老师,寥寥无几。这个现象表明语文教师比较适应慢读,精读,深思,而浏览性阅读、快读能力相对薄弱,平时教学也常常忽视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影响小学生阅读速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比较主要的是“无声视读障碍”。一个成熟的阅读者阅读时能实现“眼脑直映”,即无须进行外部发音和听觉器官的“核准”程序。而小学生尤其是低段学生,很难做到“无声视读”。如果不注意培养,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无法做到“无声视读”。

如何培养学生的“无声视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呢?抓关键年段的关键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要“学习默读”[3]。因此,一二年级的阅读课,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默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能力:不要每节课都读到底,哪怕学生在默读中有指读、动唇不发声或者动唇轻发声的现象,都要坚持提出默读的要求,使之有别于朗读。第二学段要“初步学会默读”[4]。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安排静默阅读,并及时发现默读有障碍的学生,帮助逐渐克服指读、动唇、出声等现象。第三学段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5]。进入五六年级后,训练学生每分钟300字的阅读速度,笔者经常用这样的措施:1.给学生提供与文本有关的信息、资料时以每分钟300字的移动字幕呈现,并对阅读结果进行检测;2.每堂课提供学生练习默读的机会,同时估算字数,提出时间要求,必要时甚至以读完站起来的方式进行强化,以改善影响部分学生阅读速度的“机器人症候”现象;3.利用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良驹宝马只有给它驰骋的空间,它才能给你一个满意的速度。同样道理,增加单位时间的阅读容量,对学生尤其是中上资质学生提升阅读速度是十分有效的。

二、阅读策略:提升阅读力的核心抓手

阅读策略是什么?阅读策略是指读者依据自己的阅读目的和任务,结合具体阅读情境选择的阅读方法、技巧和路径的综合。阅读策略的形成和运用,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体验、感受、练习和创造。近年来,笔者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着力于帮助学生建立、习得阅读策略,巩固阅读习惯,从而提升阅读能力。下面列举一些阅读策略在教学中的实施与运用。

策略1:预测

所谓“预测”,即根据书名、插图、题目、目录或者含在文章里的线索,结合自己的先备知识等对后面的内容进行推测。预测,并非是胡思乱想,而是根据已知推测未知。预测的重点并非在于结果本身,而是通过预测帮助学生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中去,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学习如何掌握各种不明显的、隐藏的信息。

在图画书讲述中,经常可以用到预测。例如:图画书《鼠小弟的小背心》,书中依次出现向鼠小弟借小背心的动物(如图):

教师讲述时,在最后一个动物大象出现之前可以让学生进行预测:接下来要来的动物是谁?学生根据已有的情节(一个动物比一个动物更大)去推测未知情节(应该来一个更大的动物)。当画面呈现出的大象与他自己的预测相互印证的时候,内心定然是喜悦的。

张之路的《有老鼠牌铅笔吗》是一部具有侦探小说因子的成长小说。阅读中,可以用这样的话题来培养学生根据书中情节(细节)进行预测的能力:

“有老鼠牌铅笔吗?”

“对不起,我只有猫牌橡皮。”

爸爸为了锻炼十二岁的男孩夏刚,让他独自出门旅游体验生活,说是到了车站以后会有人用这样的暗号与夏刚接头,可是,“猫牌橡皮”迟迟不现身。在阅读的过程,你先后预测过哪些人可能是“猫牌橡皮”?线索分别是什么?

对于学生这方面阅读力的考查,也会出现在考试卷中。六年级下学期笔者出了一道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其中一个小题是这样的――

这道题中,移动字幕并未向学生提供全部信息:“12号车厢”之前还有信息“当前位置”;“13―”之后还有“16车厢向后”的信息。试题中所给出的是14车厢的车票,学生要作出正确的判断,就要学会根据已有的屏幕信息推测未呈现的屏幕信息。

策略2:确定重点

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文字,乃至一个句子,都有重点。读者是否能把握重点,决定了阅读理解的方向与深入程度。比如,理解句子:“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冰心《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师教这个句子,一般要让孩子说出把什么比做什么。如果要更进一步深入理解这个比喻,就得学会抓重点词。不会抓重点的学生往往只能朦胧地感觉,这个比喻句写了花的“多”――其实,写花的“多”,并非是比喻的重点,因为不用比喻的部分“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儿空隙”都在写花的“多”。再细读不难发现,比喻部分的重点词在“喷花”和“飞泉”,作者用“喷”和“飞”这样充满动感的词描写静态的花开,意在表现海棠的旺盛活力和蓬勃生机。

由此可见,会抓重点的读者,对句子的理解更加精准,更加透彻。读文章也是如此,抓住了重点,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建构作品的意义。文章的重点在哪里?一种可行的识别方法是看文字的多少。的确,重点部分作者总会浓墨重彩,但也有这样的例子,如苏教版教材的《轮椅上的霍金》,文章有两部分内容:一部分讲霍金是物理天才,另一部分讲霍金是生活的强者。两部分的字数差不多,但我们还是可以教会学生通过关键处来判断文章的重点:第一处是过渡段,作者把“生活的强者”放在后一层,符合重点“殿后”的原则;第二处是题目,如果作者的重点在“物理天才”,题目应该用《“宇宙之王”霍金》更贴切。由此可见,作者写霍金的意图,并非在“物理天才”――物理天才绝不止霍金一个;而遭遇了生活的困境依然能成为物理天才的霍金,只有一个。

再如,读一本小说,书中人物众多,也要学会确定重点。谁是故事的主要人物?笔者教给学生的方法是:主要人物往往是故事中一直在变化的那个人物。学生利用这个知识经验去确定重点,建构意义,就能很好地把握作品的主旨。

当然,阅读者的目的、兴趣不一样,即使同一篇文章同一本书,阅读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在笔者眼里,《红楼梦》就是黛玉诗词的集锦;笔者的朋友某经济学教授热衷于讨论的是林黛玉的家产到底哪里去了;另一位对社会关系学感兴趣的老师则会研究林黛玉为什么不适合做妻子。

在确定重点的阅读中,一般都要指导学生启用“重新阅读”,同时运用画底线、画圈、用荧光笔、贴便条等方式画出重点。

策略3:统整

“统整”就是通过一定的线索将文中(书中)知识和重要细节(事实)通过某个话题进行整合,从而帮助形成完整的认知,提升洞察力。统整策略的实施与运用,重点在帮助学生找到一定的线索。比如,阅读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可以提出这样的话题:什么是“漂流”?故事的主人公出生在哪里?他的一生漂流过哪些地方?阅读莫伯格的《战马》,就用这样的话题去统整:战马乔伊“数度易主”,在这个故事里,它先后换过哪些主人?主人有着怎样的脾性?结局如何?这类话题,几乎能把整本书的主要情节贯串起来。贯串以后,再进行横向的、纵向的比较,还可以有新的发现和思考。

策略4:联结

联结是相当重要的阅读策略。几乎所有的阅读理解,都离不开联结。在指导学生运用联结策略时,教师的任务是通过话题设计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各类联结,以使新知更快、更好地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这些联结包括文中(书中)的联结、和另一篇文章(另一本书)的联结、已知事物和新资讯的联结、和生活的联结、和世界联结等。如教学《枫桥夜泊》,首句的“月落乌啼霜满天”中“霜满天”,与生活经验相联结,就能发现其中的矛盾之处:霜是水汽在温度很低时一种凝华现象,一般凝结在植物或地表上。那么正确的表述应该是“霜满地”,作者为什么要写“霜满天”呢?可见,“霜满天”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他的一种感觉:凉意浸透全身,就像空气里也凝结着霜一样。这种特殊的感觉很好地表现了作者旅途的孤寂。

再比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各种联结:

读故事的开端:“林冲遭受高太尉陷害,被开封府发配沧州”,小说的人名,往往体现着人物的性格、预示着人物的遭遇。以“冲”字命名的人物,会有怎样的性情?(和小说的知识联结)

在这个故事发生之前,林冲与高太尉之间发生了些什么事?(和另一个故事的联结)

读林冲与洪教头相见的场面: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见过相似的情形?洪教头的心理状态,你是否体验过?(和自己的联结)

想一想,这篇小说对你认识周围的人和世界有什么帮助?(和生活、和世界的联结)

策略5:推论

推论即是用相当多的证据,利用文本提供的信息对文本没有明确表达的信息作出假设和判断。它与预测的不同在于,预测的结果在文本后面有明确表达,而推论,则更多体现的是读者对文本作出的评价与反思。例如:阅读台湾作家凌拂的儿童小说《打架》,可以设计这样的话题让学生作出评价:让打架的两个学生在心理辅导室面对面待4个小时,你觉得老师的这种处理方式好吗?请说出你的观点,表达你的理由。在寻找支持观点的N个证据时,笔者经常运用意见桌的形式让学生寻找支持观点的证据。

运用推论这一策略的重点并不在于持什么样的观点,而在于作出判断之前寻找依据。“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这样的阅读,培养的不仅仅是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因此锻炼出来的思辨能力、理性精神,以及由此形成对某一事件或某一事物的全面的看法。例如,阅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笔者提供给学生三个可供推论的话题:秀贞疯不疯?藏在茅草堆里的青年是坏人吗?宋妈爱不爱小栓子和小丫头片子?这些话题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值得学生运用推论策略对其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价值判断能力。

策略6:视觉化

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皮层,40%是视觉反应区,人类的神经系统天生就对图像化的信息敏感。小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阅读文本时,语文教师经常运用图像直观或“用心眼”看的方式,唤醒文本中的人物、场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不过,还有一种有意思的图形直观,语文教师使用得比较少。比如,教学叶圣陶的《三棵银杏树》的文章结构,利用圆圆的轮回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看到文本的结构形式,看到作者这样安排写作顺序(从冬天开始写最后又回到冬天)的有意思之处。

又如,指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运用“鱼骨图”来进行归因整理是十分有效的招式。以苏教版教材的《诚实与信任》为例,造成小红车反光镜撞碎这个后果的原因有多方面:有环境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有自我因素,也有他人因素。借助鱼骨图,可以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从而达成对事件起因的深度理解。

除上述几种主要的阅读策略以外,像提问、比较阅读、自我监控与自我调整等策略也是经常运用到的阅读策略。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阅读策略并非是割裂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种阅读理解的达成,是综合运用各种阅读策略的结果。

三、成为写作者:教你读出“写”的奥秘

语文课的阅读与普通阅读是有区别的:普通的阅读,读者需要的只是获得资讯,建构意义;而语文课的阅读,除了具备普通阅读的性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阅读角度:从读学写,读出“写”的奥秘。

笔者所理解的从读学写、读写结合是这样的:给学生提供高品质的语言材料,选择典型的作品,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发现“写”的奥秘,练就“眼高”的本领。真正眼高的人,手也低不到哪里去。但不要苛求“即刻生效”――就像一棵树,雨水会洒下,阳光会照耀,树用不着天天去想我什么时候窜枝,什么时候开花。高品质的语言材料,对于学生“写”的滋养,如春园之草,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笔者自己也写作,自知写作的甘苦。教师想教学生读出“写”的奥秘,无非在于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作为教师,笔者能做的是让自己的文件夹里有一批典型的优秀文本。笔者经常到处溜达,翻找,找到了可以让自己放光的“金子”,就宝贝一样收藏到文件夹里,以备合适的时候使用。

比如,教文章的选材,笔者会用苏教版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和冯骥才的《维也纳生活圆舞曲》进行比较。两篇文章所要表现的中心是一致的,但是作者的选材却全然不同。两相比较,不难看出,什么叫中规中矩,什么叫独辟蹊径。这样的比较,对于解放学生的选材思路是十分有益的。

教篇章结构,各种结构都要有典型的文本。如教欲扬先抑,使用老舍先生的《母鸡》最好不过了;教排比结构(平行结构),毕淑敏的《我很重要》就相当出色;教游记的结构,谈游记如何把握重点,叶圣陶先生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是笔者极其青睐的范本;教文章的结尾,笔者喜欢让学生挑战高度:怎样的结尾才是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比如日本新美南吉的《竹笋》,法国若・奥埃斯特朗的《卖梦的人》;教文章如何写好闲笔,用莫言的《三十年前的一次跑步比赛》,可以让学生看到旁逸斜出的风景。

我们要善于发现优秀文本的独特之处,比如,对话。苏教版教材的《船长》一文,沉船时船长与大副的对话就极有特色:极为简短,有的句子仅用一个词表示;分行写人物语言,醒目突出;对话中的叙述交代极为简洁,甚至只有人物语言。学生可以在分角色的朗读中,体会这样的对话描写与当时环境相称,更好地突出船长的沉着与果敢。同样是写人物,同样是通过语言写人物,张爱玲的《姑姑语录》则别有风味:全篇都用姑姑的话来传达姑姑这个人的神韵,极其幽默,让人忍俊不禁。说起忍俊不禁,如果要让学生感受一下幽默风格,那么梁实秋先生的散文《下棋》是极好的选择。

又如写内心体验。桂文亚先生的《抽烟的滋味》《走在放学的路上》都是极好的语言材料:干净,细腻,新鲜,又有儿童情趣,是可以和儿童实现有效对接的伙伴语言。又如,梅子涵的《毛毛》一文中的细节描写(语言细节、动作细节)、萧红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中环境描写的“境由心生”,《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中排比句式的表达层次与表达节奏,意大利乔万尼・莫斯卡的《在学校的最后一天》,讲下课铃声“从院子里传来,穿过走廊,闯进了每个教室”的独特修辞……这些优秀的语言材料实在是让人过目不忘的。当然,文无定法。笔者希望带给学生的“奥秘”,是多面的,丰富的,甚至有时是截然相反的。人是活的,字也是活的,关于写作,从来没有什么“金科玉律”――方寸之心,各有天地。

这些优秀的作品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优秀的语言材料,还有广袤丰厚的精神世界。笔者清楚地记得,读完李娟的《一个普通人》后,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笔者只是素读,但学生显然为“一个浅浅写在薄纸上的名字就能紧紧缚住一个人”而深受感染。

英国有个经典的童话故事叫《馅饼里包了一块天》,讲的是一对生活在寒冷地区的老头老太,烤了一个苹果馅饼。因为老太做馅饼时往窗外看了看天,结果,有一块天的一角掉了下来,包进了馅饼里。包了一块天的馅饼真诱人啊,带着老头老太还有猫呀迷路的山羊呀机油燃尽的飞行员呀,一直飞,一直停不了,直到馅饼变成了一个美丽岛。笔者希望自己在带孩子进入阅读世界的时候,也能像那个老太一样,往窗外望一眼,然后我的“苹果馅饼”在不经意间也包了一片天。

参考文献:

[1]陆Z.PISA测评的理论和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

[2]闫国利.阅读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256.

[3][4][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10.12.

The Making of an Effective Reader

ZHANG Xue-qing

(Wujia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Suzhou 215200, China)

Abstract: In modern society of information, reading ability is the key to individual development. Chinese reading instruction should strive for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into good readers, care about their reading speed, help them grasp reading strategies and discover the writing tactics, and develop their ability of value judgment so that students’ literacy could be improved in a well-rounded way.

Key words: reading literacy; reading speed; reading strategy; value judgment

上一篇:有限元法模拟GFRP筋肋深与其拉伸力学性能关系... 下一篇:布敦岩天然沥青的配合比设计、施工及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