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作业

时间:2022-02-10 12:15:59

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作业

【摘 要】 作业的布置,不是单一地做数学题,而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动手能力等融入作业中,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作业,让作业内容丰富起来,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要训练思维,让学生在“说”中完成作业;要变通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完成作业;要结合实践,让学生在“用”中完成作业;要启发思维,让学生在“问”中完成作业。

【关键词】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众所周知,做作业只是巩固知识的一种手段,作业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程序。同时,教师、家长都根据这些作业来评价学生的学习。久而久之,作业也成了学生的一种思想包袱,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对学习的进取心和求知欲。作为教学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看待作业,如何让作业成为小学生学习、创造和游戏的乐园,使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现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谈谈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一些尝试。

一、思维训练,让学生在“说”中完成作业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言,展示内心的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教学有效调控的主要方法。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小,但说的词汇量并不少,加之低年级学生的手指发育还不健全,所以强迫学生多写作业,是非常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如果学生写不好会遭到教师、家长的批评,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低年级学生是非常渴望与人交流的,同时这一年龄的孩子是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让学生能拥有轻松、愉快的心情,笔者给学生布置的一项家庭作业就是“说”,即把自己当天学到的知识和数学课上有趣的事说给家长听。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新知,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了思维,同时使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二、变通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完成作业

游戏是儿童的乐园,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传统教育常把“学”与“玩”分开,一贯认为学要学个踏实,玩就玩个痛快;学好了,才能玩;学不好,就不能玩。长此以往,使学生把学习当做一种任务,而不是一种乐趣,做家庭作业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根本不投入情感,更谈不上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积极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的乐趣,笔者把一些作业设计成“玩”的任务,让学生感受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感受学和玩是可以同时存在的。例如:在教学加减法后,笔者设计这样一道玩的游戏作业,小羊要回家,在路上有很多交叉路口,每个路口上有一道算术题,得数最大的那条路是最安全的,其他的路口面临着虎、狼、狮子、熊等危险,你能帮助小羊正确找到回家的路吗?小学生充满爱心与幻想的,很乐意帮助小羊回家,一下子整个班级就活跃起来了,大家开始边做算术题,边帮助小羊回家,这样让学生在玩中很好地完成了算术题。又如“100以内的加法”作业,让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凑数游戏,既复习了100以内的加法,又培养了学生的反应能力,提高了心算速度,还创设了学生与家长交流的机会。

三、结合实践,让学生在“用”中完成作业

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是我们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也是我们经常谈到的问题。而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数学真正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从而体验数学的意义与价值。为了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用”的能力和信心,在作业的布置中,笔者做了一些尝试。比如,在“统计”的学习中,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学校老师的上班情况吗?是乘车、步行还是骑车呢?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乱猜,有的说不知道,有的说去访问每位老师就知道了。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第三种方法较好。为了使学生统计难度适中,只要求他们采访本办公室的老师,并要求制成调查统计表。学生利用下课时间,紧张而兴奋地走进教师办公室,做了一回 “调查者”。这样,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作业,并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又如,在“比多少”的教学后,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用3个杯子装同样多的水,然后分别放入1块、2块、3块方糖,再猜猜哪杯水最甜?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玩耍,自然发现糖最多的那杯水最甜。第二天,请学生汇报作业的情况,学生基本上都举起了手,还能说得有条有理呢!在这种“玩”的活动中,学生不仅体验了水一样多,糖越多就越甜的道理,而且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增强了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再如,学习“分类”后,可以布置学生回家整理自己的房间和客厅,他们乐意做这样的作业,家长也称赞说好。

四、启发思维,让学生在“问”中完成作业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差,生活中充满的新奇容易引起他们的思考,引起他们发问。学贵有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了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笔者不仅在课堂中关注学生提问的训练,而且把提问延伸到课外,根据学习内容,把提问作为家庭作业。形式有:学生给家长提几个数学问题,家长答;家长给学生提问,学生答;遇到不懂的事情就问家长或老师等,让学生学会了“问”,满足了好奇心,启发了思维,同时体验到了“问”的乐趣。

作业的布置,不是单一地做数学题,而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动手能力等融入作业中,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作业,让作业内容丰富起来,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做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使学生喜欢数学,主动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审视现实生活,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上一篇:把握切线规律 探索证明思路 下一篇: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