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强大之路

时间:2022-02-10 07:54:03

心理强大之路

心理强大训练方法三

狙击他人的语言行为进入你的心理结构

原理

在阻击他人的语言和行为进入你的心理结构(见方法二)时,在一开始你实际上仍是处于守势,如果你的训练有效果,他人伤害不了你,但你仍有可能无法快速地作出反应,随时准备破译和消解掉他的语言、行为所携带的对你有威胁的信息。

这是因为,一个对你具有利益或心理上的威胁的人(比如上司)站在你面前,你们的地位是不对等的,你相对于他比较透明(因为你是他语言、行为的承受者),而他在你面前更多处于黑暗之中(因为他要说什么,要对你做出什么你不一定知道,而这些都可能威胁到你)。在明处的人心理上永远比在黑暗中的人更处于没有防御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人类有一种窥视癖好,而且能带来,而被窥视的人则感到羞辱愤怒的原因。

因此,你必须狙击他,在心理上彻底占据优势。你无法改变你的透明状态,就按方法二切断他的语言行为与你的心理结构的联系。但这只是防守,你还必须赶在他的语言、行为发出之前狙击他,把他从黑暗里拖出,置于你智力结构的审视之下。在他说话之前,你应根据当时的情境以及背景敏锐而快速地判断他要说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时候,他实际上成了你审视的对象,在认知层面上你成了主动者,在心理上,你也就从一个猎物变成了一个猎手。

步骤

建议心理较弱的人先训练方法二,心理变强后再训练方法三;如果心理不是太弱,建议方法二和方法三同时训练。

A、想象一个对你有心理上或利益上的威胁的人,回忆或捕捉有助于说明他是个什么人以及他对你可能会做什么的信息。或者,假如你因某件事而要和你的上司打交道,而这可能对你不利,那么,快速地想一下将可能发生的这件事的背景,并把你以往对上司是个什么人的判断也一并加以考虑。

B、和他面对时,参考方法二和方法一。

C、根据这些信息,快速地预测他会说什么,做什么。记住,即使预测错了也无所谓,在心里面告诉自己不要有任何沮丧。重要的是你占据了一个心理优势,并且这样的心理优势有助于增强你的应变能力。预测准不准,主要是知识问题。所以提高自己的知识也是很重要的。这以后我会讲到。

有可能你会问:如果我预测错了我岂不被动,这样不是更弱势,并且会带来一些后果?可以告诉你的是:不会。只要你能克制沮丧(所以我要你先训练前面两种方法),这不是问题,你也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至于你的反应太慢,是知识和经验问题。

D、至少训练十次。

心理强大训练方法四

消除掉他人强大的幻象

原理

你一定看过戏吧?无论它如何煽情,你仍然在看过了以后明白,这只是戏而已。也就是说,你骨子里有这样的一个认知背景在提醒你:那都是表演,是装出来的。如果你有幸走到后台,会发现一切都不再神秘。它已被还原:无非就是为了捕捉观众,传达某种东西,把各种因素组合一下呈现出来而已。而这种组合所呈现出来的东西,在你和它有一段距离时,由于它对你心理的作用,你就会觉得它还真像回事。

对于你来说,体会到这一点很有意义,因为当你知道它们都是表演,它们表现出来的那些东西(威严、高贵、强大、正义等等)实际上已被祛魅。

你会领悟到,强大或高贵之类东西并不是你面前的实体本身所具有的,而是借助于一定的表情、姿式、服饰等,使它们对应于一定的社会角色,契合背后的社会价值排序等“烘托”出来的。也就是说,它们不是自然物,而是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个人性地还是社会性地装出来的。

既然你知道这一切是装出来的,它们对于你所拥有的力量就会消失。当你在心里可以说“你就装吧”时,你实际上已有心理优势。人类的心理是这样的:对于真实的东西,可能会有心理弱势,但对于“假”的东西(不一定是认知层面的假),则有心理优势,因为“真实”对应于无法否认其存在的实体,这意味着力量,而“假”的东西,则可能是一种虚幻,隐含着没有力量的设定。

人本质上是一种善于表演的社会动物。不仅戏台上是在表演(本义上的),巫师作法、体育运动、求爱、待人接物的规矩等等,都是表演。因为是社会动物,我们所看到的首先并不是“人”,而是社会“角色”、“人格”,我们就是在与这些表演性十足的东西打交道。我想很多人都知道,在英语中,“人格”有“面具”的意思。

步骤

A、看电视新闻,仔细观察播音员的表情、眼神、语气,从中寻找“表演”的痕迹,不是强行认定,而是自然地感觉他在表演。当他露出一丝非常不自然的微笑时,一定要捕捉到。

B、在电视上或有机会的情况看一些官方大人物的讲话,注意捕捉他表演的痕迹。

C、思考一下,如果你到别人家,或别人到你家,在你们并没有放得开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说一些套语、做一些被视为尊重或友好的行为来表现你们的“关系”。

D、至少训练两次。

案例一

提问

在公众场合演讲,怎么样保持一个合适的心态呢?

解析

最好的演讲就是善于洞悉听众的心理并调动他们的情绪,心态是前提。

如果你在内心里确实不自信的话,那么只能采用这样的方法:在一开始的时候,不要看听众的眼睛和脸,假装看他们但只是在虚看他们。你想象你面前是一个只有你一个人的世界。也就是说,告诉自己你不是在对一帮人演讲。

假如你感觉到你的演讲自然了,有了自信,那么,就可以先瞟一下听众看他们的反应,捕捉他们对于你演讲的态度的信息。如果有不被你打动的迹象,继续上面第一步。如果有被你打动的迹象,就可以看他们的眼睛和表情,调动他们的情绪。

这样干都是有理由支撑的。在没有自信的情况下,第一步不要看听众是因为此时你是他人审视的客体,你在心理上是处于弱势的。你假装看他们但实际上视他们如无物,就是要消除你的客体地位。第二步,就是把你变成一个主动的主体。

案例二

提问

我在事业单位工作(这种单位比较注重印象问题),一同分进去的还有另一个(所以人家很容易拿来做比较,这也是产生问题的原因吧)。可能刚来的时候我成绩稍微好点,受到关注较多,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引起了一个女同事好胜的心,比如说有事情让我通知下她,她就说怎么打给你了,怎么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打的,谁打的等等。后来慢慢地就跟她保持了点距离。

具体点,比如我们有安排值日,有一次偶然听说主任对我比较满意,但是我没有多想,只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值日那天多去,平时也没有去,后来发现她每天都去,一有空就去,这样就反而显得我比较懒。现在明显感觉主任对我印象差了,事情也都交给她去做,感觉在培养她(这里可能有的人会叫我也都去,但是就像前面说的我好像有心理障碍了,她在我就不想进去了,感觉在跟她争一样。而且进去看见他们这么融洽,自己像局外人一样,心里堵得慌)。

我不擅长人际关系,做完事情就回自己房间,她比较主动,突然发现有一天她已经跟几个同事走得很近,这样就感觉自己比较孤立了……但是说实话她确实能力不错的,自己可能不如她,但是自己也有点敏感好强,感觉别人跟你来比但又比不过人家,很有压力。

她经常喜欢用那种审视的眼光看着我,好几次我在做事情的时候或跟人讲话的时候都这样,结果感觉心里有障碍似的不能很自然地和别人交流,事情都搞砸了,结果自己回去越想越窝火,自己是不是太胆小了?被别人一看就看怕了。我意识到自己有点怕,主要还是因为她和别人走得近,已经似乎形成一个小圈子。现在已经明显感觉到她周围那几个人明显对我有距离,我觉得团体这个东西本来一个个人很分散,如果形成一个小的团体,周围的人都有趋向这个团体的趋势,结果她们越来越多的人更加亲密,而我越来越显得孤单孤立――我觉得我这个人特矛盾,不敢与人走得太近怕被人利用怕被伤害,但其实又很在乎人际关系。

不知道在哪一本书上看到说最大的压力其实就是人的压力,越来越有感触。

感觉已经有点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总会莫名地时不时地感到心慌,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也总是感到她已经怎么做了那我要怎么做,怕人家拿我们做比较,说我不如她,于是更加畏手畏脚,不能很自然地跟别人交流,好像有心理障碍了。我该怎么办?

解析

一同进单位的几个人注定会成为竞争对手,因为别人常常会在你们之间在表现上进行比较,包括工作能力、人际关系。你知道,就是这些决定着资源分配,决定着你们以后的处境。

那个“她”显然早就把你视为对手,因此一开始就对你防御、警惕。在开始时,她占下风,因此对一些事情格外敏感。看得出来,这是一个会玩事的人。而你虽然占上风,但你显然不属于那种想一门心削尖脑袋捞利益的人,你在心里认为即使你能捞利益,那也是你工作的自然结果。

这导致你从心里面就不想与她成为对手。你的善良(注意,不是软弱)迟滞了你的脚步,以致于他通过表现和建立人际关系等方式超在了你的前边。

尽管你实际上并不想与她成为对手,但你无可避免地要成为她获得赏识的牺牲品。她得势,意味着你被排斥。你自己说了,你的痛苦,就是被孤立、排斥的痛苦。因为你的善良,你的不想和她竞争,要让你付出这种代价。

你现在的痛苦是在她已经融入群体的背景对比下,害怕遭到群体的排斥,你隐约感觉到自己做不来她那套,因此内心没有自信让你认为你也可以融入群体搞好人际关系。并且,你已经在心里恐惧于这一点:在群体常识上她做得比你好。作为一个对比物,她成了你的心魔。

我建议,你无法退了,而只能进,不是和她竞争,不是为了获得赏识,而是做你该做的事。

让自己认为只是做在工作中应该做的,不是和她作比较。不,你做这些不是因为她的因素。她没有出现在你的意识结构中。

可以适当地从一个人开始,建立人际关系。同样不是和她作比较,那只是你在工作中必须要做的。

上一篇:急救惊魂 第3期 下一篇:给亲密一个合理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