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时间:2022-02-10 03:19:14

浅析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摘要:可持续发展观是高中地理教材编写的核心理念之一。本文从解析地理教材(以湘教版地理必修II人文地理为主)的角度出发挖掘其中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对教材在促进学生形成地理可持续发展观的方面加以分析。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念;高中地理教材

一、湘教版必修II的内容

湘教版地理教材是由湖南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这套教材的编写是以课程理论为指导,目的是实现素质教育,通过全面、综合地分析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及地理学科发展水平特点和社会所需人,才为基础而选择、组织和精心编写的教材。

湘教版地理教材必修II是在以必修I为自然地理的基础上过渡到人文地理部分,又为必修III区域地理部分作了铺垫,充当着承前继后至关重要的角色。

1、编排结构

由上图所示,是湘教版地理教材必修II的编排结构图。每一章章首是章名,章名下面是一段文字导语,这段导语用于介绍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然后该章节按内容被分为几个小节,每小节的课文包括文字、插图、阅读材料和活动题,插图是与学习主题有关的景观图、示意图、专题地图或者统计图。每节学习内容结尾编排有可供选学的“双语学习”部分,这是湘教版地理教材的特色之处,这部分一般配有精美的图片以及活动设计,“双语学习”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2、内容选择

《地理II》所选内容有人口、城市、区域产业活动、人与地联系。主要突出了人与地的密切联系和贯彻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性,以促进学生知、能、情全面发展为目的,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人地协调观等可持续发展观,。其知识结构图如下:

最终以人类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自然和谐共处收笔。

二、湘教版《地理II》的特点

1、区域化

区域地理研究是人文地理的主题内容之一,教材引导学生对区域进行整体研究。例如某一区域的人口、城市布局、城市化水平、工农交通运输业等综合分析,以及某一方面的深入研究,以揭示机制、过程和规律性。

2、生态化

人地关系作为人文地理教材研究的主线,《地理II》的教材编写紧绕这一主题。如,人口数量和空间变化、城市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活动,工农交通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最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每章节无不体现着人地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

三、湘教版《地理II》突出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可持续发展观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文、资源、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观念, 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的发展理念。 此教材很重视培养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运用图表、地图、资料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

教材挑选的大量图表,如:世界人口“10亿”人口年表,世界城市化的推进,环境问题的类型等;地图如:世界人口迁移流动图,深圳区位示意,我国100万人口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路分布等;资料如: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汽车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联系,连锁超市和商业步行街等 。通过图表地图资料的选入,在教师引导下加以讲解分析,不但提高了学生地理信息加工能力,更从形象的具体的案例中形成关于人口、城市、工农交通布局的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地理知识迁移,加强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

《地理II》通过现象让学生掌握某一原理,然后分析、归纳、总结引起现象的因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找出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的能力,在这一系列知识迁移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组建事物之间的联系,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如教材第一章第三节人口迁移中,教材罗列人口流向是向发达地区环境优越就业率高等的地域,而引出美国学者李(E.S.Lee)提出的系统人口迁移理论――“推拉理论”,尔后教材安排为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意图是让学生们根据推拉理论原理找出各个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3、教材编排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完成认知,充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影响某一自然现象的存在往往并非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由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例如,《地理II》教材中先安排学习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有水分、热量、地形、土壤、劳动力、技术、市场、种植历史、耕作制度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活动探究――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形成条件。这种由零碎知识点学习最终重组解决大问题的学习策略模式,充分培养了学生形成生态资源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结语:

在多年的地理教育学习中,笔者参考各路专家对教材的解读,自己也从可持续发展这一教材编写的视角分析教材,感受良多,收获也良多,深刻意识到,应在地理教学的每一个过程,多角度、多方式、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渗透教育,使学生在构建认知、形成技能的同时,逐渐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之后的现实生活能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服务。

参考文献

[1] 白文新. 中学地理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

[2] 薛金星. 中学教材全解[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 赵荣. 人文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5] 户清丽. 高中人文地理的核心领域名教学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

上一篇:论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技术应把握的要点 下一篇: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