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选用实物教具 提高生物课堂效率

时间:2022-02-08 01:00:47

恰当选用实物教具 提高生物课堂效率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演示课件和电子教学工具被广泛使用,与演示文稿、Flas等高科技教学手段相比,实物教具似乎已不受青睐。而笔者认为,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传统的实物教具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下面笔者结合几个借助实物教具进行教学的教学片段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第一,实物教具更具真实感受,直观性强。

实物教具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条件,且它的直观性强,能促使学生的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减少学生掌握抽象概念的困难,帮助其形成明确的概念,发展其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实例1]人教版生物学(2012年6月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中,要求学生认识这三种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并能区别它们。平时学生很难见到这三种植物,所以课堂上教会学生辨认它们的结构特征有一定的难度。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给学生展示相关照片,讲解这些植物的结构特点,而学生看似弄清楚了,但从练习考查可看出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记忆也不够深刻。今年,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带了水绵(藻类)活体、苔藓和蕨类(鳞毛蕨)的标本进课堂,引导学生从植物体个体的大小、结构上进行观察比较。课堂效果显示,学生基本上能自己总结出这三种植物的特点:藻类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有茎、叶的分化,无真正的根(假根)――这点需要教师指出,因学生观察到苔藓是有“根”的;蕨类有根、茎、叶的分化。其中学生观察到藻类的个体最小,蕨类的个体最大,笔者正好利用学生观察到的这一点告知他们,这正是因为藻类体内无疏导组织,蕨类从根到叶通体都有疏导组织,苔藓的“根”内无疏导组织而茎叶内有疏导组织。疏导组织能够运输营养物质,有该组织则植物体就能离开水环境且保持个体长高。考查效果显示,这样组织课堂教学使抽象的知识点由学生观察的已有的事实引出,更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二,让学生通过对真实物品的触摸、观察甚至品尝来学习知识,这样学生的记忆更为深刻,对所学内容的吸收也更加迅速和牢固。

[教学实例2]在教学人教版生物学(2012年6月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六节“鸟”时,笔者将“家鸽”和“家鸽骨骼模型”带入课堂,首先安排了一个学生活动:“隔板猜物”,由此自然地引入主题,且在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我们人类的“朋友”――家鸽的外部形态及家鸽的骨骼标本,自主总结出鸟类的形态结构。本节课教学效果显示,让实物走进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观察更加直观和逼真,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亲自触摸和操作,解决了学生缺乏自主体验这一问题,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知识形成的探索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概括,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更加迅速和牢固。

第三,实物教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也是学生形成具体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

[教学实例3]人教版生物学(2012年6月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学中,笔者给学生展示一个鱼缸(鱼缸中有一大一小两条鱼、水草、小石头),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在鱼缸这个环境中

影响小鱼生活的因素有哪些

。与以往展示图片或资料让学生分析相比,实物鱼缸一出现,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的眼球,学生都纷纷抢着回答。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课堂气氛一下活跃了,学生都在积极主动地探究课堂问题,效果非常好。

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适当准确地应用实物教具,可以使生物教学更为形象直观,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条件,拓宽学习渠道,提高记忆效果,从而优化生物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生物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曹玉龙.论直观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8(5):139-140.

[3]魏安波.巧借实物教具突破教学难点[J].教育教学研究,2012(7).

上一篇:发挥教研组职能,打造高效课堂 下一篇:关于“伪懂”现象的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