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散文勃兴背后的隐忧

时间:2022-02-08 03:21:32

生活散文勃兴背后的隐忧

重视副刊,提升质量,是中国报纸的优良传统。《明报》的创始人、资深报人金庸先生曾一语中的地说,新闻是攻的,副刊是守的,新闻做得好,出了成绩,副刊守住,销路就上去了,如果新闻过去后,副刊守不住,销路增加就会很困难。所以办好副刊是报纸的生命线。

在报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新闻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报纸副刊的分量日见其重,已成为报纸争夺读者注意力的一个重要武器。成功的副刊,如《新民晚报》的“夜光杯”和《文汇报》的“笔会”,其内容的丰富、多元,备受读者青睐,是报业竞争的优势品牌,无疑是报纸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事易时移,报纸副刊目前所处的传播语境与传统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报纸副刊在谋求蝶变的过程中,将改革与创新奉为圭臬,在“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成功尝试,值得关注和探讨。

长期以来,传统报纸的副刊一直都沿袭传统的操作手法,刊登文艺性作品如诗歌、散文、杂文、书评等,追求优雅的文化品位和高尚的审美情趣。相形之下,对普通大众开放的版面相对较少,普遍存在与生活实践、普通作者的隔膜与疏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孤芳自赏。在副刊读者日益分化的今天,那种仍将其视为“培养作家的摇篮”的简单观念无疑是不合时宜的。更多的读者期待从副刊中获取更多的趣味和快乐,期待与副刊产生更多的互动和共振。许多报纸的副刊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所谓纯文学路线,向平民化亲近和靠拢,内容多以读者的身边人、身边事为主,作者群也不再局限于知名作家。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生活散文便在副刊版面上勃兴。

何谓生活散文?如果施以科学和准确的定义,恐怕人言人殊,例如在台湾地区的报纸,生活散文意味着对生活实用常识的书写,用文学性的手法包装起来,譬如写一本泡澡的书,或是写一本如何带6岁以下小朋友旅行的书等等。而在当下的语境里,就一般意义来说,主要是以生动活泼的细节、温暖细腻的文字,描写草根阶层平凡的生活,抒发普世的情感,弘扬真善美和人间真情。报纸副刊逐渐突破了传统副刊的厚重严肃,契合读者需求,量身定做各种版面和栏目,“普通人写,写普通人”,内容本真,是对纷繁世相最原始的记录,是对人间真情最质朴的告白和呼唤;形式生动,不矫揉,不做作,多用简约化、口语化、大众化的文风,在读者心理和阅读上实现了“零距离”;作者草根,作者队伍从阳春白雪的“一小撮”变成下里巴人的“一大群”,各个层面的作者敞开心扉,以生活经历感悟世间真情,正是作者队伍最大程度地陌生化,构建了文字世界的新鲜化,给广大读者以可亲可近的感觉,使副刊读者由“窄众”变为“宽众”。正如有人评论《新民晚报》的生活散文那样,“它不那么文,只是平民生活的散记,就像平民饭桌上的普通瓷碗,没有精致的花纹和镶边,家常饭菜一般的文章”。

生活散文的勃兴,已然成为副刊的一朵奇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众多的报纸副刊对生活散文投以更多的青睐目光、作品呈井喷式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作者化、形式模式化、内容趋同化、过分戏剧化等。

作者化。生活散文内容的本真,作者的草根,是能够吸引读者的亮点所在。但现在许多生活散文的作者,多是熟悉的名字、老面孔,他们将所谓亲身经历炮制成通货,群发到各地报纸副刊。化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内容复制化、感情泡沫化、版面雷同化,与当下报纸副刊日益本土化和本地化是背道而驰的,不但会丧失读者的信赖,于报纸的竞争有百害而无一利,特别是对地方报纸的杀伤力不容忽视。

形式模式化。正如许多味同嚼蜡的励志类作品一样,充斥副刊的许多生活散文也在创作文本上呈现出不自觉的模式化状态,它以生活故事+普世精神宣讲+抒情议论为基本结构。有的作品甚至刻意精神拔高与道德注释,注入了太多的水分,最该有生活内容的文本却内容稀薄、精神缺席,淹没了散文的诗性,缺乏美感。

内容趋同化。浮躁之风裹挟了许多生活散文的作者,他们不会也不想在生活大潮里汲取无尽营养,创作感动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而是热衷于浅薄的无病或者故事再造,从报纸的报道中寻找素材进行简单地二次加工,而放弃了“身边人、身边事”的根本,背弃了写实的风格。在这种情况下,内容趋同成为不可避免之痛。

过分戏剧化。在许多作者甚至那里,不是追求作品所应具有的时代底蕴,追求好看,而非耐看,于是内容和结构的过分戏剧化成为他们的不二法宝。这样,尽管可能不会因叙事功力不足可能导致故事性缺失,但同时也会因故事的过度精巧而形成故事的可靠性危机。

生活散文存在的这些弊端,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它们在读者心目中的重量,从而对读者的信任造成威胁,使生活散文陷入信任危机。如何规避生活散文出现的作者化、形式模式化、内容趋同化、过分戏剧化等问题,的确是副刊改革与创新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潍坊日报社)

上一篇:跨文化传播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 下一篇:广告素养教育的三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