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策略

时间:2022-02-06 12:54:23

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策略

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20以内进位加法”和“20以内退位减法”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一些学生在幼儿园时就学会了“10以内加减法”,进入小学后,“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20以内不退位减法”稍加练习也能熟练掌握。但是,对“20以内进位加法”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学习,学生就存在问题了,部分学生计算速度大幅下滑,计算准确率也降低不少,两极分化初现端倪,差距也越拉越大。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思维特点,扫清阻碍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的思维障碍,才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以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谈一些思考。

一、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主要障碍

“20以内退位减法”中的“做减法想加法”的思考方法对年纪稍大一点的学生来说非常容易,但对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因为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就连简单的抽象思维都要依赖于具体形象的表象。如:在计算“5+3=?”时,老师用“草地上有5只鸡,又跑来了3只,现在草地上共有8只鸡”这样具体的图或物来帮助学生思考。那么在计算8+3=?或2+9=?时,学生脑子里也会浮现具体的图或物,凭借深刻的表象进行思维得出结果,并且这种方法会持续一段时间。加减法互为逆运算,且学生刚开始学习的是加法,遇到问题习惯用加法去解决。如:计算“13-7=?”时,学生常常先想7+?=13,再来口算13-7=6。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学生抽象思维正在启蒙阶段,对这种抛开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得到的答案不敢肯定。学生对逆向思考还很不适应,需要一段时间来熟练。二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依赖很强,一些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都尚未熟练掌握,再要求他们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就显得有点强人所难了。

二、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建议

1.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同时进行教学。

多进行加减运算的交替训练,如在学习8+7=15时也学习15-7=8,使逆向思维熟练化、习惯化。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因材施教。

教师要因材施教,既要注意促进学生的思维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又要注意促进学生的思维从顺向思维向逆向思维的顺利过渡。在这种情况下还应因材施教,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在不同算法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对于潜能生,在其思维能力还不成熟时,数数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这样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3.强化正向思维,促进逆向思维。

当学生对进位加法的口算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时,对退位减法的口算也会很快熟练,进而变成一种知觉思维。但这需要时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消化”的过程。当学生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很熟练时,就为逆向思维打好了基础。

上一篇:《窃读记》赏析 下一篇:让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