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外汉语教学地域文化渗透创新研究

时间:2022-02-03 02:01:04

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外汉语教学地域文化渗透创新研究

摘 要: 本研究从语言学角度出发,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探讨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结合本地特色资源创新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模式,使地域文化渗透形成一个高效实用、与时俱进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地域文化渗透 O2O模式

一、引言

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外交流不断加深,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世界渴望了解中国,学习汉语的风潮风靡开来,来华留学人数持续增加。“汉语热”的持续升温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之际进一步完善国际汉语教学及推广是国内研究者及专家一直以来努力探索的问题。同时,中国文化的复杂性和广博性决定了地方高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必要进行相应的地域文化渗透。因此,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结合本地特色资源创新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模式,将地域文化渗透形成一个高效实用、与时俱进的教学体系成为一个意义深远的研究课题。

二.地域文化渗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两者密不可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尤甚。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Sapir,E.)在对语言与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信仰之间的关系展开调查后得出结论:“语言有一个底座,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1]如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是随着我国国力增强而带来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学科深入拓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课题。我国对外汉语教学著名学者刘教授一再强调:“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语言教学本身就应包含运用目的语成功地进行交际所必需的文化内容。”[2]

然而,对外汉语教学相对于其他语言教学而言,本来就有特殊性。中国文化的复杂和广博决定了地方高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必要实施相应的地域文化渗透。就汉语语言本身而言,其经过了数千年的薪火相传,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内容繁复。从教学对象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学习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接触汉语以前已经在母语环境下形成完全有别于中国文化的与文化行为与思维方式,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很可能产生“文化休克”带来的跨文化障碍[3]。所以,通过地域文化渗透丰富和完善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十分必要。程书秋认为地域文化环境适应的程度高低对留学生能否成功习得汉语起着决定性作用[4]。留学生在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从地域文化找到切入点,通过当地的方言、饮食、婚丧习俗、民风民俗、民间信仰、民居等真真切切地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及汉语的深度,使汉语教学更生活化、情景化、交际化。

三、地域文化研究

1.地域文化教学内容

将地域文化科学合理地渗透至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之中可体现以下几个优势:首先,高校本身就是一个半开放的地方社会,课堂上教授的地域文化在课下可以很及时地得到验证,而在验证过程中留学生可以深化对文化的认识并提出更有益的思索。其次,一些高校对外汉语教师对其所生活的地域文化也是了解颇深,可以有计划地向留学生传授。再次,从留学生每天生活的文化语境出发,由地域文化引申到中国文化有利于帮助他们将课本知识实际运用于实践生活。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在中华大地上,不同社会结构,社会发展水平的地域自然地理环境、民俗风情习惯,政治经济情况,孕育了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5]。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曾吸引众多国内外游者来此探胜怀古,观光旅游。白娘子水漫金山、北固山刘备招亲、梁红玉击鼓战金兵、岳飞圆梦金山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美丽传说和历史故事与周围苍山绿水相映成趣。基于此,本文将课题组高校所在城市的镇江文化作为本次对外汉语地域文化渗透研究首选的研究对象。

2.地域文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对任何背景、任何母语和任何汉语水平的学习者常使用同样的教材。而在现代教学观念里,要遵循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外汉语旨在培养外国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而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地逐步分阶段地进行。基于此,本文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反映留学生对镇江地域文化内容的学习情况。另外,我校对外汉语教学团队着手研讨地域语言文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科学合理地设置文化教学课程。依据HSK汉语水平测试成绩及地域文化问卷调查将受试留学生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针对不同母语文化背景、不同汉语水平的学生设置科学合理的文化教学课程。

四、O2O地域文化渗透模式的创新研究

O2O文化教学模式以信息量大、快捷、实时性为主要特征,能有效保证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富有时代性[6]。其中,最能体现其与时俱进的实证是汉语学习者对网络新词汇的学习。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兴盛,应运而生的网络新词汇与中国当前民众的生活紧密相关,已经成了解中国舆情、民情、社情、国情的窗口,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这些网络新词具备新潮时尚、简洁生动、幽默风趣的特征,其数量之大、更新速度之快、传播面之广、影响力之强不可小觑。对外汉语教师帮助汉语学习者利用互联网交际平台学习网络新词,不仅能让学生获取鲜活的实用性语言,提高交流能力,还能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中国文化动态,强化语言附带的文化属性认知,从而使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焕发新活力[7]。

基于此,本项目设计的O2O地域文化渗透模式将线下传统课堂教学及课外实践活动与线上教学资源进行融合,充分发挥线下课堂的互动优势与线上资源的共享优势。满足留学生对地域语言文化知识的移动式访问,最终形成一种碎片化、个性化、自主化的理想教学模式。

1.对外汉语教学O2O地域文化渗透模式之上模式

网络精品课程以本项目自创微课为主,同时选用外研社Unipus(国内最大的高校外语教学平台)语言学习数字课程最新推出的《文化之旅:中国》为辅作为线上中国文化学习内容的蓝本。将微课视频及数字课程按照教学计划上传至我校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留学生可随时随地登录电脑、手机终端及移动智能设备进行移动式访问和碎片式学习。此外,将课堂教授的文化知识与微课视频内容相关联,并设计相应的汉语知识练习。通过在线自主学习,了解相关文化教学内容,完成线上相关作业。鼓励留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记录所遇到的问题,在线与老师、同学交流解决,或在线下课堂上请教老师。线上学习的另一优势是学生可以通过移动智能设备进行教学视频回放、关键知识点巩固测评及对课堂效果进行即时评价。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和微信、微博定期推送教学微课资源,根据教学进度添加地域文化教学中涉及的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

上一篇:孔子礼学思想略论 下一篇:以概念隐喻解读休斯的 《黑人谈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