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业高职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时间:2022-02-03 05:56:03

论行业高职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摘要:为强化行业高职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本论文以行业高职的特点为出发点,在图书馆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对行业高职图书馆的功能进行思考与定位。

关键词:图书馆;基本功能;行业高职图书馆;功能定位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212-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掀起各种理论研究热潮。2005总理在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向全国职业教育界提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所谓“中国特色”,就是要根据行业的特征,完善各种职业教育的理论和思想体系,指导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行业高职院校,一般指在专业设置上偏向一个或几个行业的高职院校。在撤销行业行政部门办学之后,行业高职院校大部分划归教育部和地方统一管理,但仍然具有强烈的行业特色。对于行业高职而言,如何根据它的行业特征和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对其重要教育基地——图书馆的功能进行思考与定位,强化其服务能力,意义重大。

一、行业高职的特征及行业高职的培养目标

行业高职院校,一般指在专业设置上偏向一个或几个行业的高职院校。国内这类高职院校多数是由原计划经济体制下行业主管的中专(中职)转型升格形成。如民航类高职院校、交通类高职院校等,这类行业高职院校不论它们目前是否由行业部门主管,较之其它高职院校,其在管理体制、专业设置、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设施等方面依然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行业高职主要依托行业办学,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紧紧依靠行业发展优势,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积极探索产学研教育合作新模式,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行业高职学校和行业内的相当部分企业均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或者联合培养技术人员、或者共同承担行业内的科研项目,学校为这些企业提供优秀的技术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科研资金、提供学生的实习场所。

国家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曾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要“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这对行业高职办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依据《高等教育法》,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核心目标是培养紧密结合行业需求,符合行业职业道德要求、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的高技能的一线人才。作为行业高职重要教育基地——图书馆,其主要功能应随着行业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和培养对象进行思考与定位。

二、图书馆的基本功能

当代图书馆的基本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收藏、整理和保存文献功能。作为学校图书馆而言,为完成教学和科学研究任务,主要针对的是学术领域,体现在学科文献和学术文献收藏、保存。二是学习、教育功能。图书馆在社会系统中承担着学习、教育作用。学校图书馆是学生的素质教育阵地和教师教学科研服务平台,同样体现着学习、教育功能。三是信息开发、信息传递功能。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类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传递功能呈现多样性,多渠道传递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信息等。图书馆是传递、收集信息的枢纽,通过信息资源开发,提供高素质的信息服务,使研究者可以借鉴先进技术,进行科研和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四是文化娱乐功能。图书馆是通过各种文艺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提升读者的精神生活,通过各类文化活动,娱乐身心。

三、行业高职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一)特色信息资源服务的平台

教育部2002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指出:“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而作为行业高职院校,其专业设置上偏向一个或几个行业,其管理体制、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设施等方面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这类院校的图书馆往往针对特色的专业开展特色的信息服务,注重专业特色品牌的发展,注重在专业设置上体现自身的行业特色。行业特色是行业离职院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失去了行业特色,行业高职院校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因此行业学校必须保持并继续凸显自己的优势专业,在教育教学、科研等部门均要以此为重点,做到稳中求进。

而作为重要教育基地——图书馆而言,也具备了强烈的行业色彩,具体体现在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数据库建设、服务重点、服务方式等方面。要在融入行业、企业等要素的前提下,以职业工作过程特征为逻辑起点,结合专业教学方案的改革,深入了解课程大纲与专业教材,完善学科专业内的文献种类,加大行业文献的收藏和整理,通过调查和分析行业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加强行业文献信息资源的分析和筛选,加快行业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专业教学改革的提供特色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因此,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发时代前沿的行业文献信息资源,建立行业特色的信息资源数据库是当前行业院校图书馆开展特色信息服务的重点、难点及迫切任务。

(二)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高职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职业性的定向教育,是从职业岗位出发而不是从学科出发,给予学生某种职业能力的教育。行业高职针对职业教育,在高等学校教育框架下,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要素,引用国际通用的行业标准,包括产品设计和产品生产过程的行业标准等,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图书馆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文献,该类院校图书馆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和为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服务机构,应配合学科专业知识和学科特点提供各类专业文献,为学生提供各种职业技能的培训。

1、应打破以自我为中心的办馆方式,以学生为本,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机制。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行业生产需求的特点,根据行业、企业或产业岗位对人才层次、类型、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设定专业技能培养方向,改善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服务手段,素质训练和技能培训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

2、通过开展各类行业专题讲座,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能力,通过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月活动,诗歌朗诵比赛,各类征文活动,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知识转化能力,革新创造能力,实现受教育者德智体和职业能力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

(三)行业文化、行业精神的载体

在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行业高职打破传统的大学校园建设形态,引入企业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等等,主动将企业要求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将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贯穿到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以我院为例,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是属于行业院校,与民航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民航行业文化是伴随着民航企业的创办、生存和发展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即民航业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孕育了民航特有的行业文化和行业精神。我校以“教学为中心”与行业的“技术进步为中心”结合起来,注重建设与民航行业特点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培养民航相关企业对口需求的人才,提高我校学生的行业素质,为民航业输送优秀人才,全校各个部门紧紧围绕行业文化,行业精神,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

在整个行业的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基地,应大力深入行业中,了解行业内最新、尖端的技术、关注行业内最新科研成果并继续弘扬行业的优势。挖掘和传播符合时展和要求的行业文化、行业精神,如行业高职图书馆不定期地邀请行业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向学生宣传行业文化,传播行业精神,真正做到立足行业,创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增强自身活力,营造“行业化”、“技术性”校园氛围,树立起行业院校图书馆的新形象。

(四)学生文化活动中心

随着行业高职的发展,学生的文化活动中心,由过去单纯的礼堂、操场向大学提供多功能、多层次及多手段交流和学习的场所发展。图书馆成为学生进行文化活动、展览和职业技术普及等综合功能的场所之一。行业院校图书馆通过有目的、有特色的活动,采取宣传教育、学术研究、文化娱乐等多种形式表现文化氛围。通过举办各类大中小型文化活动,如英语沙龙、科技创新、各类比赛、书香校园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咨询中心,以及邀请行业专家向受教育者展示的行业文化、最新行业科技知识等,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协调人际关系,以及获得行业最新信息的好途径。

参考文献:

[1]宓浩.图书馆学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耿有三.图书馆发展战略:共建图书馆的应用模式[M].百花洲出版社,2007.

[3]孙超.探析行业院校图书馆如何为行业企业服务[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995.

[4]曹瑞青.行业高职院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探索和实践[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8.

上一篇:开放大学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探究 下一篇:刍议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