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难题

时间:2022-07-17 09:29:49

刍议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难题

摘要: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在经营生产及发展历史中所蕴含的企业文化,由于引导性和性质特点的不同,其体现出的积极面和消极面也会各有不同。国有企业由于担负的社会责任和服务社会及承担有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目标的使命,相对其它企业更为突出,因之对其文化建设要求的境界和体现的道德水平也会有所不同,这既是挑战,也是难点。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国有企业在需要我们灌注持续改进的经营管理文化之时,因获得的社会关注和政府资源相对容易,加之这些企业多从计划经济时期改制转身而来,旧体制的大锅饭很容易沿袭于今天的管理基因,其容易滋生出的惰性文化也不能不有所认识。国有企业建设积极优良的企业文化亟需对其面临的难点和挑战有所认识。

关键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93-02

一、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体现出与其社会责任相吻合的角色,对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相对其它企业而言更为突出

国有企业在文化建设中有自身的优势,是因为其在追求上的目标体现,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部分内容。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虽是其终结目的,但其服务社会的主体职能和为全体社会创造财富的经济职能决定了它必须坚持与利润相并重的社会效益。其所倡导的价值观和经营思想,除了指导和推进生产发展外,还有培育企业精神而奠定企业文化基础的使命。当然,国有企业也强调竞争,强调经济利益,但企业从总体上被视为国民经济的细胞,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前提,在竞争发展中企业必须融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企业目标与社会利益必须保持一致。当然,这并不是说其它企业不需要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只是国有企业的属性和社会影响力决定它必须更加注重社会道德基因的培育,否则,连国有企业都在唯利是图、经济至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会缺乏价值理念的支撑。这是经营宗旨,也是使命要求,但更是对其文化塑造的挑战。经济利益追求与社会责任承担和政治优势的发挥要做到并行不悖,确实是一道课题,其两难性就在于:企业倾注于服务社会功能,很可能市场行为将会受到制约,经济就会低效率。没有效益的企业,不但难以维持,而且产生的文化只会是消极和不能承担责任的文化。反之,只讲市场行为,只讲利益争夺,这样的文化对社会只会有损害,甚至带来祸害。世界500强的美国杜邦公司,为追求利益,祸害过好几个国家的上万居民即是1例。富士康跳楼不断,也是利益至上的消极文化所祸害。国有企业永远需要围绕这样的两难问题做文章,在认识挑战中,要从文化建设中不断寻求解答“两难”问题的最优答案。应对这样的挑战,要在发展进取中把握目标方向,把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目标潜移默化地化解成使人勇于付出的企业精神。这种价值引导越成功,其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力就会越大,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优势就越明显。

二、国有企业在机制完善过程中难以脱胎旧基因中的消极文化影响,使其文化容易出现一系列惰性因素

国有企业相对民营企业,经营的特殊性明显:或是享有资源垄断,或是享有市场垄断,或是享有行政行业垄断,不但历史长久,而且颇具规模,不时犯有大企业病。虽然这种大企业病在美国有,在日本也有,在世界其它国家都有。在中国更为突出的是传承于计划经济时期大锅饭带来的惰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前面所言的三种属性使企业文化先天缺乏忧患意识,进而逐步淡化主人翁意识。这些企业虽然早已改制,过去那种“唯我独大,奈我若何”的特殊境地并没有根本改变,甚至随着发展,还有所加强。

(二)行政资源优厚,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优势位置,经营环境较为宽松有些领导甚至认为经营这样的企业“搞不好,可以跑”,找政府寻求其它位子调动。同时企业员工也少有其它市场中奋力挣扎的民营企业职工那种对效益、前途操心的危机感。这种经营优势极易衍生出“不愁、不争、不忧”心态,从而异化为自己家庭福利,甚至子女就业对企业的过分依附和依赖,在文化中容易导致锐意进取精神的缺失,容易使员工产生无所用心、疏于技艺的思维理念,从而出现越是简单易学的东西越没有人学的现象。

(三)大企业流动不大,人员多,晋升通道狭窄,容易使人的成就感和工作激情衰退。在共同的劳动成果中,个人劳动的价值无法从十几个人的劳动中明显地分离出来,有所比较的只是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的强弱。于是,有些人便产生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大家都是这样坐着,谁也不会先进到哪里去”等想法。由于一叶障目,有些人看不到别人的闪光点,认为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无忧劣可分。难以在数量上给人一种很直观的超越感,因而容易让人缺乏成就感,特别是年轻人易患急功近利的毛病,在短时间内没有达到追求的目的后,出现失望情绪,或感到有劲使不上,久而久之,工作激情也会衰退,企业文化中激情因素也将会相应减少。

三、难题解答有必要从创新中寻求文化建设的更好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再造和重塑,丰富手段方法

前面所分析的国有企业惰性文化的产生,在今天再从制度上找原因显然是思维的谬误,罪在基因遗传虽说是不无道理,但在市场竞争充分的今天,解难题,革弊端、除惰性,不是制度机制变就能变得了的,何况大企业病在发达国家也是比比皆是。我们暂且归咎于激情因素的先天不足也未尝不可,针对行业文化中的弱项,可以考虑作这样的思考:

(一)塑造企业灵魂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精神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象我们这样的企业,如果没有一种强烈向上的精神作为员工的灵魂支撑和追求支点,仅靠经济利益作为锁链,企业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凝聚力,也不可能激发主人翁精神。企业精神一旦确立,就需要作强力宣传、需要广泛倡导,需要有多方面的阐释,需要有具体的艺术打造和团体个体的行为表达,通过种种的具体设计作解答,以鼓动全员共同追求。我们对企业精神的宣传和倡导要酝酿氛围、造成气势、形成合力,用多种手段全方位推介。

(二)通过制度设计强化文化中的竞争因素

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企业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就难以释放。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在管理理念的推行中,把责任、考核、制度落实和任务分解,分区划细,层层落实。让考核成为一种文化,存在于生产的每一过程和每一环节。还需要把管理的精细化认作岗位目标的细致划分,让一定的岗位压力催生岗位的激情,设立一定的责罚底线催生员工的忧患意识。强化任务的对比、班组的对比、人与人的对比,像中学生的成绩排名一样,定期列出优劣。

(三)建立起良好的激励文化

激情是人内心深处的欲望萌动,是主动性和责任心的基本体现。我们的激励机制设计,要溶入文化,让激励的措施、方法、手段潜入工作的每一时间段。这样,激励不应是单方面偏重于金钱,还有思想的鼓励、对落后的鞭笞、对成绩的及时肯定、用人的推介、个人发展的渠道设计。特别是对干得好干得不好的人一定要有精神与物质方面的区别,这种区别要分明、及时和严格。我们的企业文化没有这方面的多种区别因素,激励文化就会变化为消极文化,所有的激励做法就会是白用功。

四、在充分认识国有企业消极文化挑战的同时,必须深入思考如何在文化建设中注入价值追求的核心理念

企业文化建设和营造体现的成效与否和呈现的实质内容,追踪原因归结为一点,就是价值观念在企业文化中的反映。简单而言即为:凭良心做事、为钱做事和为企业为他人的全心服务及积极奉献,这之中不同的单项选择既为不同的价值观体现,也是道德观念在对待劳动和岗位的体现。根除消极现象需要有措施方法,更需要通过文化的无形手段引导和约束人们在经济利益追求中过度的膨胀的自私行为,将价值追求摆在前面。在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努力中,要对可能造成失衡问题有较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一)要充分认识企业利益追求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

前面已经说过:单纯的利益追求必然会忽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甚至会以投机取巧、损人利己的方式参与市场作为。我们的企业在文化建设中,灌注岗位敬业、信守诺言的职业文化理念时,当然会考虑将个人利益追求统一起来,但要说明的是,这绝不是通过制度和加大监管成本就可以实现的,这须有一种文化的力量做规范,这种文化的力量如何让在企业中形成,并有效革除旧有的不良文化基因,值得深入和探讨。

(二)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发展和利益分配的不平衡对群体的价值取向产生负面影响

企业文化很重要的一方面任务是教育职工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提高收入水平,必须通过积极学习科学文化技术,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通过创造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社会和企业作贡献。

(三)要充分认识种种社会思潮对企业文化中集体主义的观念的冲击

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逐利行为,各种经营思想和价值观、道德观都会在企业文化中有所反映。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一切企业优秀文化的成果,秉承自己创业的优良传统,创造出具有强烈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企业精神,使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企业文化的主流。

(四)要充分认识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文化建设是系统工程,必须渗透在管理、制度、激励措施和竞争行为、经营运作等各个方面。从某一方面来说,是企业中消极文化与优秀文化之间的长期斗争。优秀企业文化中任何一方面的弱势和缺陷,都是可能导致企业消极文化的滋生,也即意味着大企业病的出现。我们都知道一个共同的道理:企业文化托举企业精神,很多企业在追求目标的奋斗中功亏一篑,除了经营指导思想的错误外,更主要的是企业精神坍塌。如果在困难中和复杂形势下缺乏韧劲和把握方向的辨识能力,认识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经营思想和观念就难以随时代变化而更新,企业的道德体系也将难以抵挡唯利是图的短视行为的长期冲击,其直接的后果将会带来经营理念的混乱和文化的紊乱,长远看就是经营的失败。

企业中的消极文化存在于所有的生产经营体,只是程度不同、特点不同和存在的方式不同。在国有企业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努力实际是向消极文化作斗争的过程。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我们文化建设中取得长足进步的着眼点,其相互间强弱的转换或压制,带来的作用和影响,也许涉及的不仅是优秀文化的建设,还有危、机的转换和持续发展途径的拓展。

上一篇:论行业高职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下一篇:语文课程论研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