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养老服务业发展趋势

时间:2022-02-03 05:26:24

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养老服务业发展趋势

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现状

四川省系全国省级户籍人口第三、常住人口第四、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农业大省,于1997年早于全国二年进入人口老龄化。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四川省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310.6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比重的16.30%。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880.2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比重的10.95%,高出全国2.08个百分点。从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省人口比重看,四川省位居全国省级第二位,仅次于重庆市。2000年至2010年,四川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由937.95万人增至1310.67万人,年均递增率为3.40%。

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数据1.377基础上,参照《四川省“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提出的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指标进行修正后,按总和生育率1.505进行预测,计算出人口老龄化30年发展的趋势(见表1)。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四川省常住人口出生率为8.93‰,死亡率为6.62‰,自然增长率为2.31‰,老龄化率为16.30%。与2000年相比,前三项指标均有所下降,而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比重却上升了4.9个百分点。四川省人口已经进入“三低一高”时期,即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高老龄化率。

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特征

四川省近30年人口老龄化将逐年加重

按照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1.505计算预测,尽管在2021年前后,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有一个小的波谷,但总体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0~2040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22%。且65周岁及以上人口在同期与60周岁及以上人口相比,反而呈上升趋势。到2036年,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达到2609.33万人的峰值,届时将占总人口的32.97%。

老年人口基数大,高龄化程度加重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80周岁及以上高龄人口为195.74万人,占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4.93%。而且近30年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37年80周岁及以上高龄人口将达峰值,届时占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的18.96%。

老龄化程度区域、城乡间差距大

一是西低中高的区域差异。川中的资阳、眉山等地的老龄化程度较高,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12%以上;而川西高原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只占当地总人口数的7.5%。二是城乡老年人口的差异。2010年城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为290.82万人,占全省老年人口的33.04%,乡村老龄人口为589.47万人,占全省老龄人口的66.96%;而2010年四川城镇65岁及以上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例为6.64%,乡村为10.83%,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仍然高于城镇。

老年人家庭空巢率持续上升

随着家庭小型化以及独生子女父母数量不断增加,空巢家庭越来越多。2010年纯老年人口家庭数为22.46万;2005年至2010年,纯老家庭人数增加了19万人,增幅约为26%,其中单身独居老人增加1.8万人,增幅约为11%。另据六普数据显示,四川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2人减少0.37人。

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比例较高

据2010年对四川省1市6县18个养老机构的近百名老年人抽样问卷和走访调查,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比例达到37%。

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

世界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者富老同步。而四川和中国大多数省份一样,属于未富先老。1997年四川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候,当年四川人均GDP为4017.09元,约合485.45美元。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相伴随,与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收入差异扩大相重叠,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相交织,给四川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加了难度。

四川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

老年人口的持续增长挑战社会保障制度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同时进行,加之历史欠账形成沉重的转轨成本,导致相当部分老年人无制度保障,或者实际保障覆盖面窄和低水平保障。老年人是社会医疗资源的主要使用者,医疗费用支出逐年增加。

老年负担系数的持续攀升挑战经济发展

老年负担系数这里使用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的比例。2011年四川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为15.81%,2015年上升到18.83%,2020年进一步上升到24.44%(见图1)。

图1 2011~2020年四川老年负担系数变化趋势图

未来10年中的前4年,老年负担系数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后5年老年负担系数的上升快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养老负担将进一步加重,给经济发展带来挑战。

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需求挑战社会管理

随着老年群体的不断增加,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等需求对量和质的要求都越来越高。社会管理如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

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挑战养老模式

我国传统的养老是家庭养老。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1∶2∶4的家庭结构越来越突出,一对夫妻在抚养一个小孩的同时,还要赡养四个甚至更多的老人。

而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健康状况逐渐下降,长期护理照料问题突出,年轻夫妇要承受工作、抚养子女和照料老人的多重压力,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养老服务业

树立人口老龄化意识,贯彻积极老龄化战略

加强人口老龄化宣传,树立人口老龄化意识;将老龄工作切实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让积极老龄化的战略变成现实;加强老龄问题战略研究,为政府制定老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加快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努力实现社会保障体制全覆盖

健全完善老年人的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困难老年人家庭救助制度;积极推动老年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发展;切实保障老年人权益;探索建立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满足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符合四川实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老龄产业。加强老年消费产业和市场的培育、监管,积极培育老年服装业、老年饮食业、老年营养保健业、老年文化娱乐业和老年旅游业等消费市场;创新开展异地养老、以房养老、“候鸟式”养老等产业新模式。

建立适应积极老龄化战略要求的体制机制

可通过理顺体制机制,加强经费保障和推进老年群众组织方面加强引导。

其中在老年群众组织方面,截止2011年底,四川省共有县(市、区)级、乡(镇、街道)、村(社区)老年协会22061个,会员超过418.09万人,其他老年群众组织1454个,参加人员58.57万人。老年群众组织是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在维护老年人权益、为老服务、老年互助、老年教育、文体活动、老有所为、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加强农村老龄工作,让农村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四川农村老年人口占老年人总数的60%以上,再加上四川是劳务输出大省,致使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远比城镇高,形成显著的城乡倒置。农村老龄工作相对较弱,老龄基础服务设施匮乏,养老、医疗保险服务等欠缺。

积极研究调整有利于减缓人口老龄化的生育政策

逐步适度放宽生育控制政策,避免人为加剧人口生育率下降和“未富先老”的局面,降低老龄化的负面影响。

上一篇:法国高校思政教育模式聚焦 下一篇:发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