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新模式

时间:2022-02-02 09:10:29

探索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新模式

【摘 要】在新形势下,教育工作者的着眼点是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培养和塑造学生运用知识探索未知,解决问题的创造才能.改革课堂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弘扬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模式,已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新模式;新理念

因此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创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课堂是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师实现新课程改革任务的必由之路。新课程课堂教学由学科本位转向人的发展本位,符合、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而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不再是教师的表现,而是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同学间的合作的行为表现、学生的参与热情、情感体验与探索、思的过程等等。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必然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着根本的区别

(一)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注重知识的机械传授,教师传道授业。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必须是一个让学生获得知识与培养技能同步进行的过程。教师最重要的使命将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创设来自生活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容的课堂。

(二)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学科知识逻辑和学科本位。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强调突破学科本位,重视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课堂成为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

(三)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注重教师的知识霸权,教师的观点是不容置疑的“绝对真理”。课堂上往往只有一个声音――教师在唱“独角戏”。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将使教学活动的框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伴随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间的交往也将发生变化。课堂教学已不再是一味要求学生适应单一的教师,而是让教师适应风格迥异的学生。

二、“以学论教”使得我们必须重新界定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看课堂教学是否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即看课堂是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学科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充分发展,关注了学生发展中的不同需求,关注了学生发展中的个人尊严。

(二)看课堂教学是否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传统教学中聆听、训练、回答和笔记,转变为自主、合作和探究。由教师的灌输式转变为讨论探究互动交流式。

三、调动学习主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以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实现以“讲”为主向以“导”为主的转变,学、导交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学”为主,“导”为主线。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能自学,积极指导学生自学。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导读单、导学方案、问题训练单,提供必备的参考资料,学习辅助工具,如词典、字典等。教师要有一套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

改革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以体现。把学生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把本应属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思维的空间和时间还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要求。

四、小组合作形成集体凝聚力

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下面以七年思想品德《追寻高雅生活》一框为例,构建一个以新课程理念为灵魂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第一步:音乐烘托,激趣导入――首先,播放视频《千手观音》。节奏优美的旋律,生动直观的画面,容易抓住学生心理,唤起美的感受。残疾姑娘们高超的艺术表演、感人的梦想与追求拨动了同学们的心弦,使学生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教师提问:“《千手观音》为什么能够演绎得如此美丽?反映了残疾姑娘的哪些精神?”学生思考片刻后,教师启发:体现了残疾姑娘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是在用自己生命的感悟创造生活的完美!从而引出框课题――《追寻高雅生活》。第二步:新课探究,导学达标――本框题由四个部分组成,对于第一部分“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和第二部分“好奇与从众”的讲授,我将分三个环节进行。环节一,:材料阅读。首先,让学生仔细阅读书中的小故事,并提出问题。“在你的身边有风趣幽默的人吗?和他们在一起你有什么感受?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对陶冶身心、培养高雅生活情趣有什么益处?你还知道哪些幽默故事?请说出来与同学分享。”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感兴趣,易于接受;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入手,便于启发思维,使其理解得更形象、更深刻,在强烈的探究欲望驱使下,学生积极发言,从而加深对“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这一教学重点的理解。然后,教师总结:“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乐观、幽默的人往往更能体会生活中的美好,更多的感受生活中的情趣,从而在生活中培养高雅的情趣。”环节二:图片展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正确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好奇心与从众心理。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并提问:“好奇心是好事吗?怎样全面的看待它?好奇心对于我们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有什么影响?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图片的展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层层深入、步步深化的问题,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小组内合作交流,给学生以表现的空间,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加强了学生间的合作意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对于美好的新事物保持好奇心是应该鼓励的,但不能仅仅停留在好奇上,还要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自己高雅的生活情趣。环节三:情景表演。教师出示图片,要求三位学生根据文字描述分别进行情景表演:教师提问:小红的想法、做法对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么做?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对上述三个情景各抒己见。然后进行小记者采访:你有过因不从众而获得成功的经历吗?你有过因失去信心而与成功失之交臂的经历吗?情景表演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能调动学生积极性;采取问答的方式以及小记者采访的形式,启发学生积极发言,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第三步:回顾总结,加深理解本环节通过学生自评收获,教师归纳总结,使整节课形成一体,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再次得到升华。第四步:运用新知,拓展思维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学以致用,我设计了课后拓展这一环节。请同学们将自己的集邮册或小制作、小发明、书画作品等带到学校来,介绍自己培养高雅生活情趣的心得。以上就是本框题的一部分教学过程,觉得还比较符合新课程理念。

总之,“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在交流中解决问题,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思考的空间,也学得更有劲。只要我们给孩子机会,他们会尽情展现自己!只要我们敞开心,放开手,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孩子们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多地意外地惊喜!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童富勇.现代教育新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3]叶卫.中学教育实践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麦肯锡7S模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下一篇:合理设置家庭作业 提高英语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