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边的蚕茧式小屋

时间:2022-01-31 10:17:33

城市边的蚕茧式小屋

我们找到的这个Loft住宅位于巴黎市区边,离市区仅咫尺之遥,它由一个旧厂房改造而成,面积虽只有65平方米,却是一间绝妙的“蚕茧式”小屋。

废弃房子的新生

这个家的主人Gérard是一位建筑师,也曾是一位服装设计师,他的家仅有65平方米,却有着两层结构和醒目的钢结构楼梯,建筑线条与漂亮的玻璃天窗相映成趣,非常现代、实用,散发着特殊的空间魅力。

当Gérard第一次看到这个空间时,这间破厂房已处于瘫痪状态,因为从其建成起到那时50年左右的时间里,从来没有被进行过任何的维护保养,地面的石砖早已松动,墙上的油漆也七零八落,更不用说断水断电这样棘手的问题了。在Gérard眼中,尽管这个空间仍有一点儿陈旧的风韵,但作为居住的空间,还是需要很大的改变。这间旧厂房最吸引Gérard的地方,是它不大不小的面积和顶部大面积的玻璃天窗,虽然大部分玻璃窗已经破碎,但这种建筑形式还是深深地吸引了Gérard。经过一番深思熟虑,Gérard把它买了下来,对房子进行了全面修整,在这个仅有65平方米的空间内为自己筑就了一个美妙的新家。

建筑师主人玩改造

为了让这个瘫痪的65平方米旧厂房变成舒适的生活空间,Gérard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在逐渐了解了他的改造过程以后,不禁让人赞叹设计的力量为空间带来的强烈变化。

在Gérard最中意的天窗下,他将地面抬高了60厘米,就是图片中见到的白色小客厅所处的位置。抬高地面之后,这个局部空间离玻璃天窗的距离更近了,坐在这里的沙发上,可以更舒畅地享受天窗带来的自然光线。

这个带天窗的小客厅的另一端是自然光线照不到的地方,Gérard建起了一个二层空间,楼上当作卧室,一层与二层之间,由天窗小客厅延伸出的钢结构楼梯相连。二层的卧室正下方是另一个小客厅,Gérard在这儿安装了壁炉,让第二个小客厅的氛围比天窗小客厅更放松、更温馨。围绕壁炉周围的墙面一寸都没有浪费,全部被打造成了书架,占据了整面墙,书架的柜门内藏有一台电视机和一套组合音响,不用的时候将书柜门关上,依然保持墙面的整体性。

钢结构的楼梯是整个空间的核心,使用的是甲板式阶梯,整个楼梯由两根钢梁支撑,侧面是湖绿色叠层玻璃护板,在空间里有力地伸展开来。二层的卧室也有一块玻璃护板,不仅把卧室局部隐藏起来,既考虑到了安全性,也照顾到了私密性,并且,这块护墙板也被Gérard的灵感所眷顾——朝向客厅的一面安装了电视屏幕,朝向卧室的一面则打造了一排储物柜,一举两得。

就这样,Gérard在这套65平方米的房子里将每一厘米都巧妙地计算并利用起来,甚至“奢侈地”拥有了两个客厅,成功地完成了这个“蚕茧式”小屋的改造。

美与实用的结晶

Gérard家的环境舒适惬意,改造的部分虽然很多,但装修上依然选用了精致的材料,装饰上也洋溢着温暖热情的色彩。例如在二层空间内,他在卧室里把深紫红和红色的油漆涂到了天花板上,令房间显得生动活泼,地面铺上铅白色的橡木地板,床头上竖着一块长达几米的皮革软垫,配合着床罩的色调也使用了深紫红色,极大地提升了卧室里的舒适度。在卫浴间内,一面酷似窗玻璃的大镜子外形和明亮程度可以与真的窗户媲美,就像为无窗的卫浴间开了一扇窗,这也是令人感到舒适的巧妙手法。衣帽间的门在卧室空间内,从楼下向上看是看不到的,衣帽间里设计了长达6米的壁柜,有条不紊地容纳了若干储物柜和各种各样的抽屉,为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Gérard家院子的地面也用复古的手法精心地重新铺砌了石砖,满园的翠绿可以透过天窗映入屋子里。在天窗客厅内,磨砂玻璃天窗透出舒适的柔光,白色的长方形客厅展现出优雅的线条,身处其中,感到异常舒适。天窗客厅所选用的颜色极为简洁,灰色和白色这两种主色互相搭配,使得整间屋子显得比实际上大很多。客厅里的家具也经过了精心的布置,一组白色的皮革沙发搭配暖色的彩色地毯,玻璃茶几和书桌具有透明感,也不会占去太大面积,茶几上的花瓶、墙上的装饰画和落地灯成为别致的点缀。当夜幕降临,Gérard会把木质百叶帘放下来,地灯的光打在墙壁上,营造出非常具有戏剧感的浪漫效果。

厨房的面积较小,但就使用来讲已经足够了。Gérard为的墙面和地面铺上了精致的水泥方砖,橱柜搭配使用了内嵌式储物的方式,在功能上,厨房里既可以洗碗又可以洗衣服,还配备了烘干机。浴室与厨房用一面磨砂玻璃墙分隔开来,便于透光。浴室内不仅设计有淋浴房,还配备了一个高搁架,用来放浴巾,处处可以看到美与实用相结合的设计灵感。

上一篇:家园携手,共谱环境教育新乐章 下一篇:故乡虫趣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