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

时间:2022-01-30 12:08:35

小麦白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

摘要:随着麦田水肥条件的不断改善,农户为了增加小麦产量,逐渐加大高产田群体密度,虽然带来了产量的显著提升,但是也为小麦白粉病的发病创设了条件。白粉病菌寄生在小麦后会增加植株的呼吸作用及蒸腾强度,降低其光合作用的效率,最终导致小麦叶子早枯、成穗率及千粒重均有所下降,发病严重的地块甚至会减产一半以上。因此,分析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原因并采取必要的防治技术措施,对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原因;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3.036

1白粉病的发病症状

小麦白粉病是由禾布氏白粉菌感染导致的真菌性疾病,随着矮秆小麦品种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栽培群体密度不断增加,田间郁热的生长条件为白粉病的发病提供了有利环境。白粉病在小麦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以为害叶片为主,严重时叶鞘、茎秆、穗部均会受到侵染。发病初期病部可见黄色小点,随着病情加重病点逐渐发展为病斑,呈椭圆形或圆形,表面有一层白粉状霉层,发展至中期呈白灰色,后期呈浅褐色,并产生闭囊壳。病情较轻时霉斑呈分散分布,随着病情加重霉斑也逐渐扩大成片,最终覆盖全叶;病斑下部及周围组织褪绿,病叶发黄、早枯,如发病累及茎及叶鞘,则会导致植株整株倒伏;植株矮小细弱,穗小粒少,千粒重有显著下降,最终影响小麦产量。

2白粉病发病原因分析

2.1品种抗性低

白粉病的变异能力较强,且变异过程呈现复杂、多样的特点,变异迅速,一些小麦品种虽然最初抗性较强,但随着白粉病的不断变异及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小麦品种的抗性会逐渐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最终导致白粉病发病。

2.2栽培条件不利

小麦栽培管理中,肥水管理不当会增加白粉病的发病机率。例如地块氮肥过剩会导致小麦植株生长过盛,群体过大但组织幼嫩,为白粉病发生、发展提供机会。而地块肥水不足则会导致植株营养不良,降低其抵抗力。

2.3气候因素影响

环境湿度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导致小麦白粉病严重发展。相对湿度大于70%时,温度越高,品种感病、条件适宜,就越容易导致白粉病在短期内呈暴发性流行。集中降水或雨水过多,可从某种程度上抑制白粉病的发生与传播,但适量雨水有利于白粉病的侵染,春季日照少、阴雨多,故发病率较高。而暖冬会为病菌的积累越冬提供条件,因此在暖春、气温偏高等气候条件下,白粉病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加。

2.4防治措施不当

在小麦白粉病防治过程中防治时间、用药次数、用药方法等均会对防治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用药时间偏迟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期。病斑集中于植株基部叶片时,开始首次用药是最佳的时机,但此时农户很难发现病斑,往往到上部功能叶发病时才开始用药,此时病害已达到发生盛期,不仅蔓延速度快,而且防治效果差。用药次数不足也会影响防治效果,由于农户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不够重视,在防治投入方面积极性不高,很多农户为了节省种植成本,往往仅在小麦齐穗扬花初期时防治2次,导致病害发生严重。

此外,如果在防治过程中药液喷施不到位也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白粉病发生多由下部叶片开始,再逐渐蔓延至中部、上部,例如小麦种植密度过大,喷药时药液渗透困难,从而直接影防治效果。

3小麦白粉病防治技术措施

3.1加强栽培管理

一是栽培过程中根据品种特性、播种期适期、适量的播种,合理控制田间群体密度,为白粉病的发生与发展创造不利条件,控制病害发生;二是播种前进行拌种。针对发病严重的地区,可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拌种防治,拌种药物包括粉锈宁、烯唑醇胺等,以达到防治苗期白粉病及其他根部病害的目的;三是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控制氮肥的用量,适当增加磷肥、钾肥的用量。合理灌溉,根据墒情适量增加冬灌次数,减少春灌频率,合理控制白粉病发病高峰期的田间湿度,控制白粉病的发生与发展。

3.2加强病情监测

小麦越冬前要对其病情发展进行深入调查,结合秋苗发病情况、冬季的气象预报等,对小麦白粉病的发病情况作出客观、准确的预测。次年小麦返青后根据早春病情基数、结合春季气象预报作出长期预测,为农户病情防治提供指导。而在小麦白粉病发生期、发病盛期,农技部门则要做好中短期的防治预报,并加强系统监测,在防治关键期指导农户合理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3.3药物防治

在预防措施无效的前提下,小麦白粉病发病时要加强药物防治,可使用三唑酮、烯唑醇等单剂或复方制剂进行叶片喷雾,其中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的用量每亩10~15公斤,12.5%烯唑醇乳油的用量每亩20~30毫升。上述药物如采用手动喷雾,则对水50~60升;如采用机动喷雾,则对水20升。注意合理控制三唑酮及烯唑醇的用量,避免小麦植株贪青迟熟。

作者简介:吴业林,本科学历, 农艺师,研究方向:农学。

上一篇:蕹菜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下一篇:鸡病防治中的问题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