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与《钢琴课》:蒙昧对文明的向往

时间:2022-01-30 02:13:18

《朗读者》与《钢琴课》:蒙昧对文明的向往

[摘 要]自从人类产生了文明,我们就开始崇拜并追随文明,在过程中寻找自我,实现自我,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社会道德标准的个体。对比研究《朗读者》与《钢琴课》两部影片的重点线索:书籍朗读,钢琴弹奏,是简单支撑他们爱情的锁链还是一种符号化的象征呢?两部影片均以爱情为主线,却将男女主人公的背景设置悬殊,产生了强烈的戏剧冲突,导演实则是通过他们相遇相爱以及最后的感情出口来折射出蒙昧对文明的向往,也是他们看似毫无感情基础可依的剧情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电影;爱情;蒙昧;文明

电影《朗读者》向我们展示了二战时期的一段忘年之恋,女主人公汉娜为了隐瞒自己是文盲的身份宁愿终身监禁,而深爱她的男主人公迈克为了保全爱人的尊严也帮她隐瞒了实情,男女主人公的做法是否合乎情理?导演这样的安排是过于牵强还是另有其意?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联想到另一部获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的影片《钢琴课》,性别对换,虽然没有了年龄的悬殊,但依旧是在男女个人差异非常大的情况下产生了爱情。两部影片的重点线索:书籍朗读,钢琴弹奏,是简单支撑他们爱情的锁链还是一种符号化的象征呢?通过两部电影的对比品读,不难看出符号背后的真相——蒙昧对文明的向往。

一、当蒙昧遭遇文明

影片《朗读者》(以下简称《朗》)中,15岁的迈克,36岁的汉娜。汉娜在大雨磅礴的街头帮助了发烧的迈克,从此两条平行的人生道路有了交点。这个交点也许并不会存在,但当她听到他说:“以前从没生过病,无聊死了,无所事事,连看书都觉得没意思。”正在平静烫内衣的汉娜突然停顿,用吃惊、犹豫、一丝惊喜的眼神掠过迈克说道:“我要去上班,跟你一起走吧。”她听到他提及的生活内容,有她最在意的关键词“看书”,一种仅是陌路人的萍水相逢开始有了一种刻意的靠近。他们的故事也将以汉娜对“书”的向往为基础展开。书籍是文明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它记录着文明,传播着文明,影响着文明,品读到这里我们可以将汉娜与麦克的交点理解为一种对文明的向往造就了主人公相遇的原动力。

当然,除了情节和表演上的编排,导演还精心设置了两个人的生活场景。迈克的家是典型的德国中产阶级家庭,洁白的餐布,精致的餐具,墙上的油画,摆满书的书架,甚至他的集邮习惯、有着良好礼教的父母,在这些环境和道具中尽传达着传统德国“文明”。而汉娜是一个独居的中年女人,小而简陋的房间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浴缸,还有床上凌乱的未叠的被褥。汉娜则完全和迈克生活基调不同,她所代表的正是与“文明”相对的“下里巴人”。在这样的基础和差异中,由于汉娜对书籍崇拜,懵懂男孩对性的渴望,他们在对方身上索取产生了热烈而纠结的,在他们每次欢爱之时,她都会询问关于他学校生活的问题,并且每次都会让他带来不同的书籍来朗读,用朗读来消除感情之间的矛盾差异以及在朗读中寻求两人共同的精神境界,后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奇怪的化学反应,变成了爱情,她对他生活的那份向往和好奇也正是他们的关系变化的催化剂。

在这样巨大的反差中实现寻找自我最后竟然到达爱情之海的岸边,不禁让人联想到同是摘得过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的影片《钢琴课》(以下简称《钢》),性别的对调,但故事构架却极为相似。

影片《钢》中,女主角艾达不会说话,却酷爱钢琴。被父亲嫁到荒蛮的中世纪新西兰,周围的毛利人以及新丈夫斯图尔特和其家人对她的不理解都让她如深陷在泥沼中无法动弹。正如本片的导演简·坎皮恩说过的:“钢琴是人类双手的神秘创造,是文明的象征。从视觉上说,钢琴与新西兰土著人的生活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在没有钢琴的日子里,她甚至在桌子上刻出琴键来想象弹奏。正是这份对文明的执著使她求助于当地邻居柏因。柏因答应并且将她和她的女儿带到海边的时候,她在海边弹奏起来,这时柏因的眼神好似《朗》中的汉娜,吃惊、犹豫、一丝惊喜。文明让他产生了向往和幻想。海边沙滩上,海马型类似音符的图案旁边,艾达走过留下一条长长的脚印,女儿也从旁边跟进,柏因稍作犹豫也顺着脚印走过去,看似无意实则是有意的表演安排,暗示着蒙昧对文明的向往以及对文明的追逐始终让他们走在了同一条线内。她和他以钢琴为媒介,他们之间也有了交点,她如果想拿回自己的琴就必须以身体交换,这种原始而野蛮的方式致使他们之间也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爱情在这种蒙昧对文明的向往的基础上悄然产生。两部电影作品中,他们的相遇都是在一种精神追求的基础上发生的,所以文明也同时导演了他们感情的演变。

二、当蒙昧碰撞文明

当蒙昧与文明在现实的环境中发生碰撞,那么一切将和尊严有关。在精神层面的落差上,自尊也被无限放大。

影片《朗》中,有段原文是这样的:保密这个观念是西方文学的核心,你可以说,小说的特性是由各种不同原因而有着不同个性的人所塑造,有的邪恶,有的高尚,从而导致他们不愿公开。汉娜一直为自己的尊严和自己的精神世界“保密”,她在乎的是自己是否靠近了文明,所以文盲这个事实对她来说是莫大的耻辱。她逃避着自我现实以及蒙昧,并且付出了让人难以理解的代价,放弃了升职的机会,只因怕自己文盲的现实被人发现。在这段忘年恋中汉娜由于年龄所占有的强势地位也为了“保密”而让步,在她和迈克旅游的途中,不认识菜单的汉娜不知所措地随附了她认为幼稚的迈克。文明在汉娜的思想中究竟占有怎样的绝对位置?如果这些还不足以说明,那么在审判法庭中的汉娜就用自己后半生的自由来证明了文明在她心中的具体重量。她放弃了争取自由的机会,为的只是不让别人发现她颤抖的双手写不出任何一个字母,为的是那被文明赋予了重要意义的尊严。甚至在她入狱后,需要签收迈克寄来的磁带时,在签名栏草草画了一笔来掩饰她不会写字。这样看来,甚至她当时离开他的原因也可以解释,他所在的世界,汉娜从来无法真正走入,迈克只是在爱情中为了她而互相融合,一旦没有爱情热烈程度的支撑,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会随之土崩瓦解,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汉娜在追逐文明的过程中看到了贫瘠的自己,也是这被放大的自尊让她无法忍受两人的差异,她选择了离开。

两部影片中象征蒙昧符号的汉娜和柏因都有着极强的尊严感,这种尊严感是文明与蒙昧碰撞下的产物。柏因用肉体交易来换取对艾达的那种抚摸和把玩,如同研究一件高贵的瓷器。艾达洁净、坚定。他对艾达的渴望,对她文明的向往是原始而直接的。直到两人萌生了爱意,他看到了自己的羞耻,他们之间巨大的差异和艾达对自己的不予回应,所以他决定把钢琴送还艾达,他说:这样让我觉得自己像嫖客一样。他的自尊终止了他们之间的肉体交换。就如卢梭说的:野蛮人过着他自己的生活,而真正的社会人则终日惶惶,生活在别处。”柏因用自我方式生活,他的自尊也被他用自己原始的方式无限放大化,在本质上和汉娜是一样的。是他们对文明的敬畏崇拜,自尊才来得如此强大。影片中演的那出戏改编自《蓝胡子》的小型话剧,制造了一个小高潮,多方的矛盾冲突都得以展示。同时柏因的自尊在这时也再次被触碰。《蓝胡子》是查尔斯·贝洛尔所创作的法国童话故事。话剧本身在全片中有极大的暗示性,也可以看出在一些外来殖民者蛮夷之地人们用文明来支撑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是当毛利人以为舞台上的杀戮的表演是真实的事件而冲上舞台的时候,文明和蒙昧的碰撞产生了尴尬,与此同时台下的斯图尔特牵起了艾达的手,艾达故意与柏因保持距离并且用眼角斜视看柏因,柏因起身离去。是尊严,在自己崇拜神往的文明象征面前,他的距离是遥不可及,并且使他的蒙昧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是尊严让他起身离去,也是文明和蒙昧的碰撞激起了他极强的自我荣辱感。

三、当蒙昧回归文明

一切都会有结局,那么两部影片的结局就是回归,蒙昧回归文明。一切尘埃落定。

汉娜并非麻木不仁,在和迈克去郊游的时候,教堂里孩童唱诗让她泪流满面。她也有自己对文明的理解,她在听到《查泰来夫人的情人》这样的书时,斥责少年“不知羞耻”。她也不是嗜血恶魔,她喜欢听人读小说,在别人的故事里感动自己,哪怕是在集中营里,她也会找人为自己朗读。

她的蒙昧从另一个层面看她是淳朴未经雕琢的,然而这些并不等于善良,一个没有被文明真正浸泡过的人很难形成真正的社会道义和社会责任感,所以她为了恪尽自己的职守根本没有把集中营里关押的那些犹太人看作是和自己一样的人类,而是把他们当做工作处理的对象。他们的死丝毫不能触动她的心灵。用马克斯·韦伯的话来说,这个人只有信念伦理而没有责任伦理。这个人的心灵虽然纯朴本真,却非常褊狭。一旦机缘把她安排到一个错误的环境中,她就有可能做出非常可怕的事情。不幸的是,命运把年轻时的汉娜放在了奥斯维辛。

汉娜的心灵是在她被关进监狱后才得到真正的自由的,也是真正回归了文明。迈克将朗读录制成磁带邮寄给她。在大量文学作品中,转折性的镜头出现在《带小狗的女人》这篇小说。听完小说的汉娜,在第二天头脑中依然萦回了小说中的词句,她突然升腾渴望,冲进图书馆借回这本小说,逐字照着录音,开始认字。文明是开启狭隘心灵最好的钥匙。她学会了写字阅读,并且在狱中阅读了关于集中营的文献进行反思,心灵的升华才使汉娜真正回归文明。心灵的自由和回归也让汉娜在狱中得到了极大的精神满足,在学会写字后签收邮包时,汉娜骄傲地写出了自己的名字。她的一生都在追求着文明,向往着文明,直到在狱中度过晚年的时候才真正回归了文明,在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仍然看得到她对文明的那种敬畏和难以割舍,脱掉鞋子、袜子,小心地站在那几本对她来说是全部精神的寄托,凌驾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之上的书上,结束自己的生命,达到了生命中与文明最后的结合,汉娜回归了。

然而在《钢》中,柏因回归文明的方式显然和汉娜是不同的,导演也用戏剧性的手法赋予了故事一个结尾。柏因带着艾达和钢琴离开荒蛮之地,途中艾达将钢琴和自己坠入海底,挣扎,新生,文明的象征钢琴被沉入海底。他们用折中的方式实现了蒙昧向文明的回归,并且开始了全新的回归文明的生活。

四、结 语

两部优秀的电影作品有着极为相似的经历,在探讨人性和蒙昧与文明的关系中两部片子都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呈现了不同的摄人心魄。文明仍然是人们最高的精神追求,美国女作家桑塔格对文学的这种作用做过很好的诠释,在这里暂且把她所说的文学来广义理解为文明:“接触文学、特别是世界文学,就能摆脱民族虚荣、低俗无知、偏颇狭隘、愚民教育乃至乖舛命运的禁锢。文学是通往更广阔生活,即自由天地的护照。文学曾意味着自由。特别是在当今这样一个阅读和内省受到如此严重挑战的时代里,文学仍意味着自由。”

[参考文献]

[1] Bernhard Schlink.朗读者[M].钱定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2] 孙一文.《钢琴课》与“女性电影”探微[J].科技纵横,2012(03).

[3] 〖JP3〗谢宗玉.《朗读者》被文明深度催眠的个体[J].随笔,2012(05).

[4] 安琼.《钢琴课》:主题的突破与形式的风格化[J].毕节学院学报,2006(05).

[作者简介] 白粒沙(1985— ),女,河南平顶山人,设计艺术学硕士,河南城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影视动画、新媒体传播。白晨(1986— ),女,河南平顶山人,艺术设计硕士,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上一篇:审美期待视野中的男性主人公 下一篇:基于语域理论视角的《暮光之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