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补偿性体能素质练习,打造高效体育课堂

时间:2022-01-30 12:52:11

实施补偿性体能素质练习,打造高效体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体能是一切运动的基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一门课程,在课上要发展体能和掌握技能。其实体能与技能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体能何来技能,掌握了技能反过来也会促进体能的提高。本文主要从补偿性体能素质练习中找出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补偿性 体能 素质练习 单元教学

一、狠抓常态下的真实课堂,实行课课锻炼

场景一:某位体育老师执教公开课,课题花俏:恐龙园历险记,课上教师带领设置情景,恐龙园历险,学生甚至每人发了一只恐龙,然后进行所谓的恐龙园历险记,课上为了历险,浪费了学生宝贵的身体锻炼时间,缺乏必要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学生按照教师的程序走恐龙园,进行一些历险,粗看学生兴趣高涨,但是效果如何呢?

思考与对策:

(一)体育与健康课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课程。身体活动是体育课堂区别于其他课堂的特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学生体质作为评定体育课程的首要标准,体育课堂担负着艰巨的任务。意味着以往一些花俏的课堂将被淘汰。

(二)体育教师要关注常规状态下的体育课堂,抛弃浮躁,踏踏实实的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这才是真实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每节课安排一个课课练,时间可以在3-5分钟左右,针对主教材身体素质方面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补偿,实施补偿性体能素质练习。其中可以安排与主教材互补的身体素质练习,有一定强度的练习,有效的利用课课练时间,让学生真正受益。

二、实现技能为主的扎实课堂,实行单元教学

场景二:某教师执教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耐久跑,他在课上采用很多方法让学生跑,有追逐跑,有小组跑,有师生互动的跑,一节课是热闹非凡,但是基本上他没有讲方法,学生一味的跑,运动量是够了,运动强度超大,学生心率达每分钟218次,整节课上,有四个同学吃不消,退出体育课堂。

思考与对策:

(一)体育教师要钻研教材,任何一项运动,看似简单,其实有它的技术要求,一定要遵循学生的生理运动规律,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不是越大越好,要适量。

(二)体育课程要以传授运动技术为本,如果脱离了运动技术,一节体育课将面目全非。体育教师要认真制定学年教学计划和单元计划,合理设计课时计划,形成一系列的计划。教学活动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要体现教学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扎扎实实地掌握每一项技术。

(三)教师在一个单元中为了使学生的技能更好的掌握,对课中出现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问题―补偿介入―解决问题”,对课中的问题,通过实施补偿性体能素质练习,得以解决问题。

三、关注全体学生的充实课堂,实行因材施教

场景三:某位体育教师设置了一个好玩的游戏――钓鱼,但是在练习的时候,他是一组一组让学生练习,特别是让第一组练习的时候,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的学生看,然后是依次轮流练习,他说这样是为了避免游戏中的伤害事故,因为有的学生可能体型肥胖,容易受伤,他一组一组练的话就可以观察仔细,加强课堂调控。

思考与对策:

(一)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绝大多数学生的整体进步保障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又要尊重学生在身体条件、运动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对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出现这种情况,完全可以让体型特殊的学生编成一组,设置一些项目进行补偿性体能素质练习,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设定的目标要符合实际,应该是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的目标,对于身体素质特别差的学生就应该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四、打造课内为主的平实课堂,实行课外延伸

场景四:有些体育教师能很好的组织体育课堂教学,但是从来不给学生布置课后自锻项目;还有一部分体育教师,非常重视课后学生的自锻,但是课上就马虎,如:一年级的很多同学跳短绳也不会,某体育教师课上从来不带领学生练习,教他们怎样跳。他通过家校路路通的平台,发短信告知家长,这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让家长负责教会学生跳绳,并且达到多少个数。

思考与对策:

(一)体育课首先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又要与班级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运动会及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家庭锻炼紧密结合,努力与其他学科融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将体育课的效果延伸到各种体育课外活动中去,形成“大体育课程。”

(二)体育教学以课内为准,教师要杜绝做秀,打造常态下的平实课堂。平实的课堂应该是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学有所得。教师在课上进行补偿性体能素质练习,应该有所收获。如果在课堂上完成不了,还可以向课外延伸。

五、营造激励为主的丰实课堂,实行考核强化

场景五:一些体育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某项技能的练习时,只是让学生反复的练习,缺乏对学生的一个评价,评价种类很多,有相互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等;还有部分体育教师为了省力,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就作为考核项目,其余项目就只练习不考试。

思考与对策:

1.(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价主要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为目的的,体育课中的评价,可以是一个练习之后的评价,也可以是一个项目的评价,可以评价自己,也可以评价他人。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学生的客观考核,考核要以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为主,注重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习态度、行为规范的考核与评价。教师在课上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补偿性体能素质练习,通过补偿性体能素质练习来强化体能促进技能,。同时,根据期初的单元计划,每个单元学习完,一定要组织考核。只有通过考核,才能向学生反馈其中的掌握情况。

上一篇:最具投资价值的新三板TOP100 下一篇:台达行事准则:坚持节能创新,正派永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