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数字化转型中的法律保护

时间:2022-01-29 12:26:50

期刊数字化转型中的法律保护

从纸版期刊扫描上网到优先数字出版,从方正排版到xml语言,从单媒体出版到全媒体出版,期刊数字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这场数字化转型引发了一些新问题,如百名硕博联合状告同方知网著作侵权、龙源期刊著作权案败诉等等,因此充分认识相关法律并对期刊进行合理保护非常重要。

1.期刊数字化转型涉及的法律问题

期刊是一种汇编作品,在期刊出版中,期刊社享有的著作权仅是邻接权中的一种——汇编权,而且在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作者的投稿行为只表明汇编者获得了印刷版的发表权和发行权等的授权。虽然龙源期刊网总编辑穆广菊建议在《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的发行条款里面,增加数字发行这样一个崭新的概念,但能否真正修改还未可知。目前期刊的数字出版方式有:加入大型数据库(如知网、万方)、加入OA(开放获取)期刊平台(如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本网站作为网刊免费下载。不论哪种,均要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而信息网络传播权属于著作权人所有,应由著作权人决定其是否数字出版并获得相应受益。另外,在网络时代,转载只是拷贝、粘贴并注明出处而已,但只有著作权人才有权利声明其作品不得被转载,期刊的声明不具法律效力。

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如果中文域名、期刊拼音简写域名被他人注册,LOGO被他人注册为商标,期刊在网络的形象将比较尴尬。期刊刊名具有唯一性和专有性,是期刊重要的无形资产。按照与国际接轨的现行法律法规,任何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都可以在报纸、期刊、杂志(期刊)、新闻刊物等商品(商品分类第16类)上申请注册商标,申请刊名商标注册并不审查出版管理部门颁发的出版许可证。如果刊名商标被他人抢注,期刊就面临着不得不改名的风险,著名的“读者文摘”商标纠纷就是典型案例。

2.期刊数字化转型中的法律保护

(1)签订版权转让协议

为了合理合法地进行数字出版,“要约”式的协议显然不具法律效力,期刊必须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约定转让或授权许可使用著作权。由于授权许可限制过多而且涉及到转许可,因此期刊都愿意与作者签订转让协议直接获得各项相关著作权以便期刊出版及发展需要。虽然在协议签订中,作者属于弱势,基本无话语权,但是因为期刊文章不同于出版图书,其出版直接经济收益(纸版稿酬和数字出版稿酬)颇低,因此作者通常并不计较出版合同是转让还是许可使用。

著作权转让合同的若干要素都应该在期刊和作者签订的版权转让协议中体现,如转让权利的种类、期限、地域、付酬(纸质出版和数字出版一并付酬)、违约责任等。

此外,也可以在协议中约定条款防范侵权问题(如抄袭)、学术不端问题(如一稿多发)。协议的签署者应为全部作者(全部著作权人),如果作者代表,必须附上其他作者的授权书。

(2)保护期刊相关域名

现在,大部分科技期刊开设了网站,但是其域名多是二级域名而非一级域名,多是期刊刊名的汉语拼音域名而非中文域名。

二级域名是寄存在主域名之下的域名,权重低于主域名,比如笔者所在期刊的现用域名xddl.ncepu.edu。cn。很多高校期刊寄存在学校主域名下的二级域名不带www,这会让读者很不习惯,不利于期刊推广,不利于转企改制和数字化转型后的市场竞争。淘宝商城用独立域名tmall.corn正式替换了淘宝网二级域名,期刊也应如此。

中文域名比英文域名更具价值,原因在于中文域名与期刊的联系更加直接,会使期刊在互联网上的可见度提高,获得更高的点击率,也可以帮助期刊在互联网上树立良好形象。如果中文域名被他人抢注,期刊就会比较尴尬。虽然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域名抢注进行对抗,但是力量非常有限,主动保护比被动应对显然更s经济可靠。

除了中文域名,汉语拼音缩写域名、英文域名也应注册以对期刊域名进行全方位保护。

(3)保护期刊刊名商标

刊名商标保护首先就是进行刊名商标注册,一次申请有效期10年,到期后进行续展即可。申请手续简单且费用较低,但对期刊的保护确是至关重要的。英文期刊还应考虑国外商标注册。有影响力的期刊还可以申请驰名商标保护。对于已被他人注册处于公告期的刊名商标,及时提起异议。对于已被他人注册的刊名商标。如果三年未用,可以提请撤销。对于非授权使用期刊刊名商标的情况,应利用法律武器坚决打击,比如假冒期刊、推销表文章等服务的网站等。

(作者单位分别系华北电力大学现代电力编辑部,北京市铭盾律师事务所)

上一篇:入学儿童科学启蒙图书的探索与创新 下一篇:《做一个好人——青春时代的梦想》等5种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