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正”教师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时间:2022-01-27 02:14:29

“养正”教师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摘 要】 文章借助课题研究,探讨了以理念更新内涵发展为支撑点;以实践探索提升素养为关键点;以文化滋养教学研讨为着力点;以立体传播辐射影响为生长点建设“养正教师文化。

【关 键 词】 “养正”;教师文化;教育

“养习惯之根,正做人之本”是蜀都小学养成教育特色学校的校魂。“落实师生行动,构建养正主题文化策略研究”获批市级立项课题以来,我校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以习惯养成为抓手,用传统文化作滋养,用特色品牌活动来涵养,以实践活动来培养,让“养正”成为了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文化自觉,使“养正”文化无形弥散,成为渗透在每一个蜀小人血液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子。我校的“养正”教师文化建设,正在丰富的学校生活中,滋养人性,生长德性,舒展生命,涵养教师的浩然正气,使“养正”内化为每一位教师的内在素质。

一、以理念更新内涵发展为支撑点,优化养正教师文化建设

“养正”要成为学生的可能,首先必须是教师的应该。只有当每一位教师真正体察“养正”的深切意义和内涵,才能真正将自己作为教育的资源,自觉成为“养正”文化的传承者、学生道德的引领者、心灵的保护者、行为的示范者、成长的陪伴者。

(一)编写教材,武装头脑

养,必须以优秀传统文化来滋养;以深入的读书活动来涵养;以丰富的实践活动来培养。而教师之正,我们要求教师做到:正知、正德、正行,寓爱于教融责于心。因此,学校认真整理和挖掘学校光荣传统和人文教育资源,汇编“养正”教师学习资料,编写“养正”校本教材,开设“养正”校本课程,引导教师在育人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与特色修养。

(二)学习理论,更新观念

我们先后引导教师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现代先进教育思想等,把时代因素融入“养正”精神,不断发展提升“养正”精神内涵。

(三)以身垂范,潜移默化

学校先后对教师提出了“七个一”、“五个提升”、四个“多一点”的建议,为教师进行心灵的洗尘与点灯。希望教师对教育事业要一心一意;对教学工作要一丝不苟;对教育科研要一马当先;对全体学生要一往情深;对家长要一腔热情;对同事要一片真情;对自我要一尘不染。建议教师以学习提升个人修养;以主人翁态度宣传提升学校特色;以幸福提升职业生命;以创新提升教学质量;以服务提升工作实效。并提出教师应该多一点精神上的追求,目标上的赶超,理性上的思考,行动上的自觉。

相信正确的前进方向、有效的精神引领必将给教师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促使他们在漫长的教育之路上用心走好每一天,以教师之正潜移默化地涵养学生之正。

二、以实践探索提升素养为关键点,引领养正教师文化建设

(一)建设养正班集体

班集体不仅是德育的对象,更是一种教育的资源。培育正直向上的班集体,可以与教育学生形成相辅相成的作用。我们利用教师个人的、同学之间的、群体的文化影响力来潜移默化学生,形成“养正”的班风、学风、班级特色等。教师主动捕捉班级里的事件编写“养正故事”在校内传播,培育班集体主流价值观。开展本课题研究以来,我校班风、学风等在规范的基础上更具有“养正”文化的韵味,每学期开展的习惯养成特色班级的评比,让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

(二)打造养正课堂

养课堂之正,既要传授正确的知识和技能,又要注重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与熏陶,使一身正气成为学生的美好情操。我们充分挖掘教材“养正”因素,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养正”。我们提出:让“养正”课堂从“教”走向“学”、从“传授”走向“体验”、从“书本”走向“生活”,让课堂成为涵养正气的主阵地。

养课堂之正,还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挖掘教材“养正”因素,认真整理和挖掘学校人文教育资源,利用已经编写的《养正教育读本》校本教材,渗透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养正”,还要做到: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自觉渗透;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全面渗透;结合教学过程,适时渗透;关注动态生成资源,有机渗透;精心创设情境,巧妙渗透。点点滴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浸润心灵。让课堂成为涵养师生浩然正气的主阵地。

(三)开展养正主题活动

教师只有把“养正”教育思想融入教育实践的每一个环节,用思想去引领,用文化来滋养,形成文化场,不仅靠自己,更要靠文化场于无形中影响学生,靠互相的影响力唤起心灵的成长。

三、以文化滋养教学研讨为着力点,提升养正教师专业素养

观念的变革需要以文化底蕴为根基,能力的塑造需要以视野宽阔为前提,资源整合需要以双赢的思考为理念,独到的创意需要以个性体现为基础。这根基、前提、理念、基础都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以传统文化滋养教师

我们建立校史研究小组、红岩读书会,把校史、经典诗文转化成“养正”学习材料,利用网络、业务学习等机会交流。教师们在学习心得的撰写、教育故事的宣讲等活动中谈革命传统、谈经典、谈继承与创新,“养正”的传承在实践中得以实现。

(二)以读书活动涵养教师

“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我们提出用读书来涵养“养正”教师文化,用书籍的文化穿透力将精神和道德渗入教师的内心世界,以实现我们“养正”的共同愿景。为此,我校为老师们打造了一个心灵的家园、文化的苗圃――“养正”教师读书会,引导教师坐下来,以古典的心情和从容的气度,诵读教育、重温历史、亲近人文……网上读书活动、寒暑假读书活动、读书故事演讲会等活动轮番举行,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和人格素养不断得到濡染,“养正”教育思想逐渐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三)以对话交流影响教师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每一个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培训,扩大视野。先后邀请了著名教育学者林格、阶梯学习法创始人陈鸿勋教授来到我校开展指导性讲学对话;到北京广州各地学习生本教育的理念与同行的交流探讨滋养自身。同时,在校内还开展组内同行、学科带头人展示、讲座、评课等多形式、多途径的对话。在一次次的对话中,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科学的理念、全新的观点、奉献的精神水融,默默地影响着每一位教师,提升着他们的专业素养,也提升着他们的师德。

(四)以教研教改培养教师

1. 举行“师徒结对”仪式。充分发挥带教师傅和学科组教师的智慧和资源,组织试教、评课,青年教师课堂应变及调控能力与日增强。

2. 邀请教研员跟踪指导。尽管学校教师文化的建设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努力去完成,但它山之石总会带给教师新的灵感和启示。所以,要经常请一些专业学者、教研员到学校进行理论和业务的指导。

3. 开设“养正”校本课程。每周一课时,而教师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育人亦育己,也深受熏陶,不断提高师德修养。

4. 发挥团队精神。每一个教研组每天定时定点进行集体备课,加强“养正”课堂高效教学策略研究,提高能力。

5. 制定科学的评估方案。对教师的教学业绩进行纵向的发展性评价,以激发专业发展的自觉性。

通过多种途径磨砺教师,逐渐使我们的教师队伍形成一股爱岗敬业、严谨笃学、协作奋进的浩然正气。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养正课题的深入开展,我们蜀都小学的全体老师,一定能在专业素养和人文修养等各个方面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年轻教师虚心好学,迅速成长;中青年教师成为学校的中流砥柱,在三尺讲台前演绎激情人生;老年教师老骥伏枥,展示着生命的风采。

(五)以评价机制激励教师

我们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力求客观公正,通过座谈、问卷调查、个别访问、听取汇报等形式,对教师进行量化评价,进行必要的监督,给予奖励或处罚,以此产生刺激作用,促进教师素养的提高。学校通过设立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开展“养正教师”评比活动,激励教师;通过优秀青年教师选拔、实行首席教师制,使教师群体的发展充满远景期盼,激励教师成长。(下转12页)

(上接10页)

四、以立体传播辐射影响为生长点,拓展养正教师文化建设

“养正”文化,还必须具有生命力和扩张力,才能生生不息,广为传播。为此,我们架构了一个立体网络。

(一)创设教师共享、影响同伴的互助论坛,改变观念

利用校园网教师博客、“养正”论坛、蜀小QQ工作群等网络空间,组织大家探讨交流,如“养正”论坛的跟帖活动,无声的交流打开了大家的心扉,把一粒粒“正”的种子传播给了每一位教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二)搭建服务家庭、服务社区的沟通平台,传播理念

家长会、家校恳谈会、家长开放日、社区宣传活动、校讯通平台等多种途径都为我们传播“养正”理念提供了方便,在与家长、社区的交流中,“养正”文化影响着他们,反过来也指导着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

(三)搭建了解孩子、教育孩子的多种桥梁,影响学生

我们提倡“养正”必须摒弃“压服教育”等简单粗暴的方式,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为此,我们提倡师生利用“交流日记”开展心灵对话;设立“悄悄话信箱”形式畅通交流渠道;批评教育孩子时选用“提个小建议”这种委婉的形式进行,以期能春风化雨般引导学生。同时,我们每月开展了习惯养成家长评价活动,每月通过填表的形式向家长了解班级开展养成习惯、养成感悟体验活动情况。

“养正”教师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绝无一蹴而就的可能。面对浩渺辽远的教育星空,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追求,“养正”教师文化建设将为师生构建人生精神的家园,打造精神的底子,打亮人生的底色。“养正”文化建设将成为蜀小的一面旗帜,引领学校走向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蒋惠琴. 教师文化:从沉积到创建[J]. 江苏教育,2005(11).

[2] 李润洲. 我们塑造什么样的教师文化[J]. 教育发展研究,2006(11).

[3] 张姝. 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4] 万伟. 课程变革中的教师文化[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 谢翌. 教师文化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美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经验与借鉴 下一篇:市场短期依然具备牛市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