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寡聚酸碘田间防治黄瓜炭疽病的效果

时间:2022-01-27 11:38:35

摘要:对20%寡聚酸碘WP防治黄瓜炭疽病(病原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的田间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药剂对黄瓜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有较好的增产效果。20%寡聚酸碘1 000倍、1 500倍、2 000倍稀释液对黄瓜炭疽病的防效分别为88.60%、84.38%、78.76%,与不施药对照相比其增产率分别为13.39%、9.11%、8.14%。防效及产量均高于对照药剂2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 000倍稀释液。

关键词:黄瓜炭疽病(病原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20%寡聚酸碘可湿性粉剂;田间药效

中图分类号:S436.42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5-0922-02

Control Effect of 20% Iodine Oligosaccharide Acids against 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

WANG Shi-kui,LIU Wei-ping,ZHANG Zhi-min,HU Xue-fa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Beijing 100125, China)

Abstract: The control effect of 20% iodine oligosaccharide acids against 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 was tested by field tria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rol effects of 20% iodine oligosaccharide acids diluted 1000 times,1500 times, 2000 times were 88.60%, 84.38% and 78.76% respectively. And the outputs were increased by 13.39%, 9.11% and 8.14%, which were all higher than that of 20% prochloraz WP diluted 1 000 times.

Key words: 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 20% iodine oligosaccharide acids WP; control effect

黄瓜炭疽病是由半知菌亚门葫芦科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侵染所致[1],刺盘孢菌以菌丝体和拟菌核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也可由菌丝体在种子内部或分生孢子附在种子表面上越冬,第二年温湿度适宜时,分生孢子盘产生出大量的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反溅或借风雨传播到植株上侵染发病。带菌的种子第二年萌发时,病菌可以直接侵染子叶发病,病菌的分生孢子在有水滴的条件下萌发,从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寄主,发育成菌丝体,菌丝体在寄主细胞间扩展,随后在病斑的表皮下形成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形成再侵染。同时病菌还可由害虫携带传播危害,或随田间操作在病健株间交叉接触传播。全国各地均有黄瓜炭疽病发生,过去主要在秋茬保护地和夏秋露地黄瓜上发生严重,现在春茬保护地黄瓜上也时有发生,流行时造成大减产[2]。

氨基寡糖素(壳寡糖)是一种良好的生物源农药,它能够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具备一定的杀菌效果[3],缺点是效果比较缓慢。20%寡聚酸碘[4]是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制的新一代寡糖衍生物农药,目的是增强对真菌性病害的速效抑制作用,解决病菌抗药性问题,以防止突发性真菌病害对农作物的伤害,拓展寡糖素农药的应用范围及市场适应性。本试验以20%寡聚酸碘WP为药剂防治田间黄瓜炭疽病,以期为该病的防治寻找一条有效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供试黄瓜品种为津研2号。供试药剂: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由撒尔夫(河南)农化有限公司提供;20%寡聚酸碘WP,由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

1.2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设在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一农户田,试验田面积为1 334 m2,为多年黄瓜连作地,黄瓜炭疽病历年发生严重。

1.3 试验设计

2011年3月6日下午用喷雾器喷施药剂,以后每隔7 d喷1次,共喷3次。试验设计5个处理,分别为喷施20%寡聚酸碘2 000倍稀释液(T2)、1 500倍稀释液(T3)、1 000倍稀释液(T4),50%咪鲜胺

可溶性粉剂1 000倍稀释液(T1)和清水(CK)。每个处理重复4次,共20个小区,小区面积为30 m2,随机区组排列,施药时用塑料薄膜遮隔相邻试验小区,防止药剂相互干扰。试验期间不再喷施其他杀菌剂,田间管理按常规进行。

1.4 药效调查

试验结果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5]进行调查,每小区随机取15株,每株自上而下调查10片叶。施药前调查发病基数,第3次施药后14 d调查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收获时进行小区产量测定,与空白对照比较,评价增产效果。

病情指数=×100

防治效果=×100%

式中,CK0为药前对照区病情指数;Pt1为药后处理区病情指数;CK1为药后对照区病情指数;Pt0为药前处理区病情指数。

炭疽病分级标准为: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5%;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

2 结果与分析

在第3次施药后14 d调查试验结果(表1),发现20%寡聚酸碘WP 1 000倍稀释液对黄瓜炭疽病的防效最好,达88.60%;其次是20%寡聚酸碘WP 1 500倍稀释液,对黄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为84.38%;再次为20%寡聚酸碘WP 2 000倍稀释液,对黄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为78.76%;对照药剂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 000倍稀释液的防效最差,为 71.70%。

20%寡聚酸碘WP 1 000倍、1 500倍和2 000倍稀释液各小区产量与空白对照相比其增产率分别为13.39%、9.11%和8.14%;对照药剂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 000倍稀释液的增产率为4.18%。说明寡聚酸碘不但具有良好的防治炭疽病的效果,而且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3 小结与讨论

20%寡聚酸碘WP对黄瓜炭疽病有良好的防效,3种用量对黄瓜炭疽病的防效均达到75%以上,其中以20%寡聚酸碘WP 1 000倍稀释液的防效最好,达88.60%,远远高于对照药剂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 000倍稀释液。

试验期间20%寡聚酸碘对黄瓜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施用寡聚酸碘后的黄瓜叶片浓绿、瓜条直、产量高。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在黄瓜炭疽病发病前或初期施用20%寡聚酸碘WP 1 000倍稀释液防治,连续喷施2~3次。

目前,人们对防治黄瓜炭疽病的药剂做了大量的研究[6-10],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生产上长期使用这些化学药剂,导致抗药性的产生。寡聚酸碘药剂杀菌机理独特,兼具氨基寡糖素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促进植物生长,而且具有碘类杀菌剂的速杀性。因此,应用寡聚酸碘防治黄瓜炭疽病具有良好的防效,且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病菌不易产生抗药性,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 黄仲生,张芝莉. 黄瓜病虫害识别与防治[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82-87.

[2] 张彩霞,邢承玉.黄瓜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20):34.

[3] 刘幸海,李正名, 王宝雷. 具有农业生物活性壳寡糖的研究进展[J]. 农药学学报,2006,8(1):1-7.

[4] 王士奎,刘卫萍,王金环,等.寡聚酸碘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中国,CN101967203 A.

[5]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生测室.GB/T 17980.99-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194-497.

[6] 王立石,董艳革,刘 艳.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炭疽病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9(5):105.

[7] 胡 敏,张 强.20%氟硅唑・咪鲜胺水乳剂防治黄瓜炭疽病[J].农药,2006,45(1):64-65.

[8] 鲁建华,罗源华,刘建宇,等. 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J].湖南农业科学,2008(6):74-75.

[9] 王荣富,王会福. 70%丙森锌・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炭疽病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9(12):103.

[10] 宋克清. 40%中保炭息防治黄瓜炭疽病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05(10):47-48.

上一篇:中国苏铁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下一篇:天门冬的体外抑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