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路桥建设中底基层施工的分析

时间:2022-01-25 02:33:02

对路桥建设中底基层施工的分析

摘要:路桥是交通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路桥在整个运输系统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及意义。路桥工程不仅是交通运输系统中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施工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路桥建设过程中的底基层施工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分析,以期为其他路桥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路桥 道路工程 底基层 施工

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增长,促使我国的工程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路桥作为交通运输系统极为重要一个组合部分,随着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交通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路桥工程中对于底基层自身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路桥工程的底基层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过程中开始提出了新的控制手段,这主要是由于现代路桥工程发展过程中,其工程建设越发复杂,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不妥善解决,对于道路施工以及道路质量来说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路桥工程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把质量关,以此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工程质量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1、路桥建设底基层施工概述

现目前的道路工程施工项目来说,底基层在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施工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①水泥、白灰稳定土;②水泥稳定(白灰、粉煤灰稳定)碎石;③水泥、白灰、粉煤灰稳定砂。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随着道路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传统的施工技术自身所具有的缺陷以及质量问题也开始突显出来,这对于路桥工程自身的施工效益以及质量来说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需要施工过程中不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2、水泥、白灰稳定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种公路形式建设已成为影响经济建设的主要因素。在过去的社会发展中,要致富先修路的口号喊了一代又一代人,可见施工项目中道路工程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世纪,高速公路的建设逐步提高,由于道路线形的要求,在工程项目中桥梁建设比重不断增加。同时在公路建设项目中,人们对公路路面平整性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在施工中除了做好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之外,更是要做好基层施工质量。

水泥是道路施工的主要重点,同时也是目前各种工程项目施工的基础材料之一。伴随着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不断提高,水泥级配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水泥、白灰稳定土作为目前公路施工中最为常见的基层结构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与青睐,同时就目前的工程项目分析而言,在工程施工中,选择合理可靠的土壤结构对于提高施工质量和整体性有着重要意义。根据设计需求和相关的实际经验得出,就目前的白灰综合稳定土施工而言,保证其施工质量的主要关键在于提高基层碾压质量和水泥的级配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增加碾压次数、提高水泥质量对于提高整个工程的含沙量有着重要意义,也是确保底基层完整和具有高强抗荷载能力的关键。但就目前的施工现状而言,当前的工程施工多采用厂拌法进行水泥陪和,在这种情形之下,容易产生混合料水量难以控制的现象,同时由于运输时间较长,也容易造成水泥中水量的较大蒸发,进而引起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形式。另一种路拌法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合理控制水泥中的含水量是十分有利的,一般在施工的过程中都是采用取平均值的方法来进行控制的过程。当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3~5%时即可掺入消解白灰,充分拌和后闷料24小时再实测混合料平均含水量在大于最佳含水量0~2%时即町掺入水泥,掺入拌和均匀后马上进行精平,碾压,如此可有效地控制成品拌和料的含水量,达到最理想状态,而路拌法的白灰掺量相对却没有厂拌法准。在此介绍一种简单实用又能保证掺量的方法以供参考,在准备掺入白灰前,将上刮平,实测标高后,可计算出每个桩号闷隔(例如5米、10米)之间的土方数量,据此考虑白灰含水量后可确定出应掺入的消解灰重量,在土方上打出网格,每格按计算的结果配置相应的消解白灰。采用等体积的手推车将每个格内的白灰用人工均匀分布,之后采用铁耙或竹耙轻轻刮平,使白灰层尽量等厚即可拌和,水泥的掺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须横向打出网格,间隔1~2米,计算每格的水泥用量,即可按袋分布,但仍需注意实际施工中水泥的袋装重量是否达到标准重量,以免有误。解决了掺量和含水量问题之后,下一步就是精平和碾压。精平时间不可太长。要给碾压留出足够的时间以保证在水泥初凝前达到压实遍数,满足压实要求,因此要求在土方摊铺和掺水泥之前都应按高程进行准确测量控制以确保精平的迅速高效,应重点担的是平地机精平灰土时若出现低洼现象,轻微的不要找补,若低洼比较严重必须找补时,应补充同样的混和料,铺平后用路拌机将该处重新拌和,然后稳压刮平,这一切必须在整体精平完成后,与碾压同步进行,不可因此而延误了碾压时间,碾压成形,当混合料中漂泊异乡初凝后才可以覆盖,洒水养生。

3、水泥稳定(白灰、粉煤灰稳定)碎石

这一类结构的底基层结构在实际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其基层所需处理的时间较少,因此,这类施工通常都是应用在较为特殊的环境之下,而提高施工的效率与质量便成为了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方式中所需要重点进行管理的内容。水泥稳定碎石主要是通过有电子计量功能的粒料拌和站来进行搅拌,在进行道路铺摊的时候则是通过道路铺摊机来作为主要的机械设备,同时还要根据铺摊的指数不同来配比不同的含水量。

应该注意的以下几点:①出料含水量略高于最佳含水量以抵抗运输和摊铺时的水份散失。若施工现场发现有拌和料含水量过大或过小或配比不匀的料,应坚决返回拌和厂,不可使用。②底基层施工一般在春夏季节,温度较高,风也较大,混合料水份散失快,所以摊铺后,碾压段落不宜过长,应坚持小段成型,段与段之间每个压路机压实轨迹应成阶梯形,避免形成波浪。③试验段确定的松铺系数、压实设备、碾压遍数不可随意更改,压实过程中要保证压实遍数,不可少压,也不可超压,少压压实度不,若超压容易造成提浆过狠,下部出现松散层的现象。④洒水养生的时间要掌握好,不可过早,否则易将表层未凝固的水泥冲掉,造成表面松散,影响外观质量。⑤碾压过后应仔细检查一遍,有局部粗细骨料分离、表面发暗(有可能含水量小)、发亮(出现弹簧)的地方应用人工挖除,以新料换填压实以确保底基层质量。⑥摊铺机摊铺过程中,应以测量高程与实地插测摊

铺混合料厚度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底基层标高,即应保证基层厚度。⑦摊铺后,碾压前,在两侧边缘贴近路肩的长方形地带一般由人工补料,由于边部价值位置水份散失快,土路肩也吸收一定水份,很容易造成碾压时此段含水量偏低,压后松散等现象,所以应常备有调制好的水泥浆,出现问题时应及时在此部位均匀喷洒,然后再碾压,以确保边部底基层质量。

4、水泥、白灰、粉煤灰稳定砂

在水泥、白灰和粉煤灰的施工过程中应当采用三灰沙低进行综合分析,采用用量较少的方法进行施工,这样能够有利于在施工的过程中经济的合理性,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反复应用的方式和方法。经反复试验后,掌握了三灰砂的施工技巧,并达到了极好的质量效果,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利用和分析,确保在施工的过程中应用管理分析。

5、结语

在路桥底基层施工的过程中,针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综合管理分析,确保各个施工阶段和环节的有序进行,保障施工质量和效益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因此在施工的时候,应注意在施工前下承层应清扫干净,不可有杂物、积水,所采用的个中材料应当及时的消解充分,以免在施工的时候出现其他各种污染状况,所以一般工程施工中都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不能顾此失彼。

参考文献:

[1]张秀琴.膨胀土路基的施工处理方法[J].科技风,2009(18).

[2]刘邦玉.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基的施工处理方法[J].大众科技,2006(7).

上一篇: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成因及采取的措施 下一篇:掘进机液压系统防渗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