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方法研究

时间:2022-01-22 11:26:52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方法研究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尤其是占知识绝大部分的隐性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隐性知识管理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隐性知识基本理论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主题图的隐性知识管理方法。该方法以主题图作为知识组织和导航工具,综合隐性知识管理的编码化和人格化两种模式的优势,实现对不同类别的隐性知识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以提高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水平。

[关键词]隐性知识 主题图 知识管理 企业

[分类号]G350

1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快速发展,知识已经成为企业宝贵的资源,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企业中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由于显性知识易于被其他企业习得,而隐性知识因具有内隐性的特点,使其难以被其他企业所模仿与复制,因此隐性知识已成为企业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来源。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也更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当前,有关隐性知识的管理主要有两种模式:编码化模式和人格化模式…。编码化模式是指对企业拥有的隐性知识,通过各种手段外化为显性知识,然后将这些外化后产生的显性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并存储在数据库中加以利用的方式;人格化模式是指通过与知识创造者的直接接触和交流实现对企业隐性知识的学习和共享的方式。然而,由于隐性知识自身的特性(默会性、实践性、情境性、个体性等),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无法实现对其的有效管理,而综合两种模式对隐性知识进行管理的理论探讨为数不多,相关的实证方面的研究从目前占有的资料来看还未发现。为此。本文在对企业隐性知识及其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综合隐性知识管理两种模式各自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主题图的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方法。该方法能够对隐性知识进行有效组织,准确定位隐性知识资源,进而实现对企业隐性知识的较为全面的管理。

2 隐性知识及其分类

隐性知识这一概念最早由波兰尼提出,自其之后,不同领域的专家对隐性知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而有关隐性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关于隐性知识的理解和相应的理论。通过波兰尼(polanyi)、斯腾伯格(Steinberg)、克莱蒙特(Clement)、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钟义信、金明律和徐耀宗等国内外学者专家提出的有关隐性知识的理论,我们发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界限并不是绝对明确的。事实上,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以及隐性知识内部都形成了一个连续性的谱系。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是显性知识的基础,一切显性知识都有其隐性知识根源,显性知识必须依赖于隐性知识去理解和运用,一种完全显性的知识是不可思议的。也就是说,就知识本身而言,往往是同时既具有隐性知识成分又具有显性知识成分。而且两种知识之间也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存在某种联系。此外,波兰尼也一再告诫我们,不要把隐性知识理解为神秘的经验,隐性知识的存在,并不是否定我们可以将隐性知识外化,而只是否定我们能充分地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隐性知识的以上特性,为我们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①隐性知识可以外化,只是有些隐性知识由于隐性知识拥有者自身的编码能力有限或人类尚未创造出适合的符号代码来表述这些知识,而使得人们无法完全表述这些隐性知识从而使其表现为内隐状态;②知识的连续谱系性为我们对那些目前尚且无法编码化的隐性知识的管理提供了可能,我们可以通过对知识中已经编码化的显性部分的管理,来实现对知识的尚未编码化的隐性部分的定位(找到隐性知识载体也即专家),而后通过与隐性知识的载体的进一步的交流,较为全面地获取隐性知识,从而实现对隐性知识的间接管理。

通过对隐性知识的研究成果的分析,我们同时又发现,造成当前各位学者对隐性知识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不尽相同的主要原因在于对隐性知识的内隐程度的界定不同(事实上这主要是由于隐性知识的连续谱系性造成的)。为此,我们可以根据隐性知识内隐程度的不同对隐性知识进行分类,这样一方面便于我们对隐性知识含义的把握和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对不同层次的隐性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结合挪威哲学家格里门(Gfimen)对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有关隐性知识研究的梳理,本文将企业的隐性知识分为以下四类:①无法编码化的隐性知识:指那些无法用符号代码外化的隐性知识;②格式塔式的隐性知识:只有在特定的情景下才能被诱发出的潜意识的隐性知识;③无意识、欠编码化的隐性知识:能够通过编码化被外化但由于未意识到该隐性知识的存在而欠编码化的隐性知识;④有意识、欠编码化的隐性知识:出于某种目的,有意识地将能够通过编码化而外化的知识隐藏起来而不编码化的那部分隐性知识。

3 基于主题的企业隐性知识管理

借助于主题图这一知识管理工具,综合隐性知识管理的两种模式的优点,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主题图的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方法。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该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步骤:间接外化、直接外化、知识标引和建立知识元间的关联等。

・间接外化:主要是获取无法编码化的隐性知识和格式塔式的隐性知识的一些隐性知识线索,存储在隐性知识线索库中,以便对其进行标引。

・直接外化:主要是通过采取各种软的管理方面的措施或硬的技术方面的措施实现对无意识、欠编码化的隐性知识和有意识、欠编码化的隐性知识的编码化,并存储在专家专长库中,以便对其进行标引。

・知识标引:主要是在隐性知识线索库、专家专长库和专家基本信息库的支持下,实现对专家拥有的隐性知识的标引,生成知识元。需要说明的是专家基本信息库中存储的专家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职务、学历、专业、联系方式等,这些基本信息可以从企业的人事部门获得。

・建立知识元间的关联:主要是通过知识元之间的各种关系(如属分关系、同义关系、内在逻辑关系等)和专家之间的人际关系分别建立主题图和专家网络图。主题图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定位编码化的隐性知识和未被编码化的隐性知识载体(专家);而专家网络的作用在于实现通过专家找专家,并建立信任关系。

4 基于主题图的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方法的实施

从上述模型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方法,采取的是编码化模式和人格化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该方式一方面采取编码化模式将隐性知识中易于或能够编码化的部分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实现编码化,然后将这些已经编码化的隐性知识存储在专家专长库中,对其进行索引,供人们检索利用;另一方面采取人格化模式,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无法编码化的隐性知识的线索,对这些隐性知识线索进行标引,其索引地址为拥有该隐性知识的专家,这样用户要想获得知识中这些尚未编码化的隐性知识部分,则只需与该专家

取得联系,然后通过与该专家直接或间接的交流来获取其所需要的这些隐性知识。接下来将较为详细地论述其实现过程。

4.1 隐性知识的间接外化

无法编码化的隐性知识和格式塔式的隐性知识是强隐性知识,强隐性知识,凸显了知识和人工符号代码之间的逻辑鸿沟,它们原则上是不能用人工符号代码来充分表达的。然而,这并不是说其不能被外化。格里门在其强的隐陛知识理论中指出强的隐性知识并不是完全不可外化的,它无法用语言这一工具外化,但可以通过行动来外化;强的隐性知识也并不意味着其无法被习得。它完全可以通过“师徒关系”来获得。格里门的强的隐性知识理论告诉我们尽管无法编码化的隐性知识和格式塔式的隐性知识无法被编码化,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获取这些强的隐性知识的一些线索,然后以这些隐性知识线索作为找到拥有这些隐性知识的专家的指南。最后通过与这些专家的直接或间接交流来获取这些隐性知识。依据以上原理,本文对这些强的隐性知识的外化采取的是间接外化的方式,依据这些通过间接外化获得的隐性知识线索对隐性知识载体(专家)进行标引,进而通过对这些专家的定位和管理来实现对其拥有的这些强隐性知识的间接管理。

针对无法编码化的隐性知识和格式塔式的隐性知识这两类强隐性知识的特点,本文采取访谈、问卷调查、文献调查和网络调查等方法获取这些强的隐性知识的一些线索。

访谈:访谈按照访谈的结构可以分为结构性访谈、非结构性访谈和半结构性访谈。结构性访谈是获取格式塔式隐性知识线索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通过结构性访谈,事先将某个情景描述出来,在特定场景--下,询问专家此种情况下可能采取的行动,从而获得格式塔式隐性知识的一些线索。对于无法编码化的隐性知识,我们采取非结构性访谈和半结构性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取无法编码化的隐性知识的一些线索。非结构性访谈主要由被访问者引导话题的方向,而采访者则根据被访问者谈话中呈现的话题进行提问。在访谈初期。通过非结构性访谈获得一些访谈资料,为半结构性访谈确定一个访谈的主题;接下来,采用半结构性访谈的方式,围绕非结构性访谈中确定的主题提出问题,当然,在访谈的过程中仍然采取开放的方式。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法实质上是一种书面形式的谈话调查,它是通过让被调查者填写问卷的形式进行的,适用于了解被调查对象不愿面对面交谈的问题或有顾虑的问题。同样,问卷按结构可以分为无结构型问卷、半结构型问卷和结构型问卷。结构型问卷是首先设定某种情景,然后根据情景状况设计详细列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选择式、判断式等,我们主要使用其获取格式塔式的隐性知识线索。对于无法编码化的隐性知识主要采取无结构型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型问卷调查来获取其线索。无结构型问卷是对问题不拟定,只限定调查的方向,主要是进行探索性的调查。获取专家所拥有的隐性知识的主题类别。半结构型问卷是将无结构型问卷与结构型问卷融合在一起的一种问卷形式,在专家的隐性知识的主题类别确定之后,采取此种问卷以获取更多的隐性知识线索。

・文献调查:文献调查主要是根据专家发表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拥有的专利等编码化的显性知识。获取专家拥有的强的隐性知识线索,是一种通过专家知识中的显性部分获取专家知识中强的隐性知识线索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网络调查:网络调查法主要是通过检索分析专家在博客、论坛、维基百科、微博等网络环境中发表的言论来获取专家拥有强的隐性知识的线索的一种重要方法。由于这些网络空间为用户提供了某种情景,专家往往在不经意间流露出自己所拥有的隐陛知识。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就获得了谁拥有什么主题类型的隐性知识等强的隐性知识的线索,这些隐性知识线索尽管不是隐性知识本身。但却是通往隐性知识载体的重要途径。

4.2 隐性知识的直接外化

隐性知识的直接外化主要是对无意识、欠编码化和有意识、欠编码化的两种类型的隐性知识的外化。无意识、欠编码化的隐性知识是能够被编码化但由于未意识到该隐性知识的存在而欠编码化的隐性知识。对于这类隐性知识。一方面,应培养企业员工的知识素养、知识意识和捕捉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组建知识学习和创新型团队,使成员在相互交流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并经常开展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头脑风暴活动,使企业员工在不经意间表达自己的隐性知识。有意识、欠编码化的隐性知识往往是知识的拥有者出于某种目的(如担心因隐性知识的外化导致自己影响力或地位的降低,利益受损等),有意识地将能够编码化的知识隐藏起来而不编码化。对于这类隐性知识,通常采取激励的方式来促使其外化,这些激励措施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环境激励。物质激励是指为奖励隐性知识的拥有者提供的隐性知识而给予的经济报酬。物质激励的方式主要包括隐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股权期权制度、知识薪酬支付制度等;精神激励主要包括荣誉表彰、知识晋升制度、知识署名制度等;环境激励是指在企业中营造一种易于企业员工将自己的隐性知识外化的环境,主要包括便利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适于隐性知识外化的技术平台、扁平化的企业组织结构和提倡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等。

通过以上各种措施使得企业员工主动将自己头脑中的无意识、欠编码化和有意识、欠编码化的两种类型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实现这些隐性知识的外化。然后对这些外化的隐性知识进行编码,存入专家专长库中。

4.3 知识元(节点)标引

通过隐性知识的间接外化和直接外化,我们获得了强的隐性知识的线索和编码化的弱的隐性知识。为实现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接下来,需要对这些我们通过直接和间接外化获得的弱的隐性知识和强的隐性知识的线索进行统一的规范性描述,也即进行知识元标引,生成索引条目。与一般的显性知识管理中的标引不同的是这里的知识元标引生成的索引条目的地址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物理存储地址(编码化的弱的隐性知识载体)、另一种是人(强的隐性知识的载体也即专家)。之所以将人作为隐性知识的地址,这是由隐性知识的个体性(或私人性)决定的。隐性知识的个体性首先表现在隐性知识是个体通过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获得的,隐性知识获取的整个过程较少或不需要环境的支持,也即隐性知识是专属于个人的,以人作为隐性知识的载体也可以做到产权明晰;其次表现在隐性知识是以人脑为载体的知识,具有主体依附性。其知识元标引如图2所示:

4.4 知识元(节点)关联

知识元标引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建立各知识元之间的关系,以生成一张对企业隐性知识进行管理的主题图。主题图是一种基于主题的元数据组织和描述工具,提供了语义级的知识导航和组织方式,它可以表示知识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定位某一知识概念的资源位置。在本文中,主题图的构建是基于Protege+TMTab的,在集成TMTab的Prottege开发环境下,可以

创建自己的XTM本体,并可以以XTM的格式导出本体。在使用Protege+TMTaB构建主题图时,知识元之间关联建立的依据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知识元中各主题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这些语义关系主要包括属分关系、同义关系、相关关系、近义关系、主题逻辑关系等;另一个依据是知识元中专家的个人人际网络,依据专家之间的这种相识关系建立知识元之间的关联。通过每个专家的个人人际关系信息建立企业级的人际网络,以便通过专家找专家,建立专家间的知识交流的信任关系,如图3所示:

通过以上过程构建的企业隐性知识主题图能够实现对企业隐性知识的定位,也即形成一个有关企业隐性知识的语义索引。通过该索引我们可以实现基于语义的检索,方便用户查找到自己所需的隐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载体(隐性知识专家),实现对企业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4.5 用户检索界面

我们为用户设计了一个较为友好的检索界面,提供初级检索和高级检索两种检索功能。在初级检索界面中用户只需根据自己的知识需求,在输入框中输入能表达自己知识需求的主题词进行检索,即可获得与该主题相关的隐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线索,在默认情况下空格表示逻辑与的关系。在高级检索界面(见图4)中用户可以通过布尔逻辑算符来确切表达自己的知识需求,以提高检准率。返回的检索结果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相关的已经被外化的隐性知识的摘要信息和链接,点击淡链接即可获得所需的隐性知识;另一部分是拥有该类隐性知识的专家,点击该专家名可以获得该专家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式和该专家的人际网络,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与该专家取得联系来获得那些无法外化的隐形知识,实现对企业隐性知识的全面管理,以促进企业隐性知识的共享和利用。80%左右的都是隐性知识,因此隐性知识管理对企业来说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隐性知识的基本理论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隐性知识内隐化程度的不同对隐性知识进行了划分。将其分为无法编码化的隐性知识、格式塔式的隐性知识、无意识、欠编码化的隐性知识、有意识、欠编码化的隐性知识四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主题图的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方法。该方法采取的是编码化模式和人格化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了两者在隐性知识管理中的优势,以主题图作为知识描述和组织工具,揭示了外化的隐性知识以及隐性知识线索之间的语义关系,最终实现了对企业隐性知识较为全面的管理,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上一篇:知识创新对集群竞争优势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国内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热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