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绘画观察法之客观、主观与意象

时间:2022-01-21 08:30:22

试谈绘画观察法之客观、主观与意象

摘 要 无论是东方绘画或者西方绘画,无论派别,各种方式的绘画都离不开观察,由于观察方法的不同就会在绘画时产生不同的风格特点。意象观察方法是指:艺术作品不是单纯的模仿自然,而是在对自然物体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主观创造,要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去感受和体验自然物体,从而达到抒情表意、用思想做画的目的。

关键词 客观观察法;主观观察法;意象观察法

无论是东方绘画或者西方绘画,无论派别,各种方式的绘画都离不开观察,由于观察方法的不同就会在绘画时产生不同的风格特点。比如客观的观察方法产生了具象的艺术;主观的观察方法就产生了抽象的艺术,而中国画的观察方法是界于客观观察与主观观察之间的一种观察方法,我们称之为意象观察法。所谓意象观察方法是指:艺术作品不是单纯的模仿自然,而是在对自然物体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主观创造,要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去感受和体验自然物体,从而达到抒情表意、用思想做画的目的。意象造型的原则既以客观物体为依据,又与客观物体脱开一定距离。

一、具象写实主义――客观观察法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绘画的主流:具象写实艺术。莱奥纳多・达・芬奇――具象写实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继承了希腊古典主义庄重、典雅、均衡、稳定和富有理想化、理性化的表现形式。具象写实主义的画家们,在创作的过程当中利用客观的观察,尽量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如同蒙娜丽莎眼角的皱纹都刻画出来做到尽量逼真。画面体现出的就是眼前所看到的。在画面上为了客观的体现实物,画家运用了透视、光影、明暗、和最相应的色彩来充实整幅画,画面叙事性较强,更接近于客观更接近于现实。

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两位著名的画家,他俩既是很要好的朋友,又是竞争对手。由于他们互相取长补短,所以很难分出水平的高低。

一天,他俩又聚在一块儿讨论作品,由于见解不同,争辩起来,互相不服,最后火气比较大的拉斐尔提出他俩各自作一幅画公开展览,让意大利人来评价,看到底谁高谁低。

拉斐尔画的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顶着一筐葡萄,这个小孩画得十分逼真,大有呼之欲出的感觉,葡萄更是画得鲜滴水灵,引人嘴馋欲摘。画好后,他站在画前左瞧右瞧,觉得满意极了,他想这幅画一定能胜过米开朗琪罗。于是他小心盖好挡布,只等那天公开评价。

自和拉斐尔定约后,米开朗琪罗便开始思考怎样来画这幅画,他构思了好几幅都感到不满意。一天他站在窗前,秋雨不停地拍打着窗户,他不得不把那块窗帘放下。这时他看到了一幅奇妙的图画。于是一个新颖的构思形成了他立刻拿起笔在画板上刷刷地勾勒起来……

约定的时间到了。那一天广场上挤满了围观的人们,他们要目睹这画坛上两位巨匠的风采。

拉斐尔首先露面,他把挡布揭开。人们不约而同发出阵阵的惊叹声,那画上的葡萄如此逼真竟引来了几只叽叽喳喳的小麻雀去啄。人们赞叹不已,拉斐尔不免洋洋得意起来。

米开朗琪罗被观众冷落在一旁,默默地站在自己的画后,一声不吭地看着人群。这时观众向他大声叫道:“请把你的挡布取下来,让我们瞧瞧你的那幅画。”

可是米开朗琪罗仍呆呆的站在那儿发愣。

拉斐尔见状也不免为他着急,这是怎么的?他走上前去说:“您磨磨蹭蹭干什么?赶快把挡布取下来,让我们看看。”说完他就去扯那块布……突然,他如电击一般震住了,随即收起那副得意之状,转身向观众宣布:“我输了。”

上面这个故事是我偶然间看到的,便引用了下来。从这故事中很清晰的显示出具象写实的艺术家们对客观事物真实表现执着的追求。他们运用客观的观察法,力求画面接近眼睛所看到的实物。

二、抽象主义――主观观察法

西方继写实主义之后又出现抽象主义。现代艺术的伟大人物之一瓦西里・康定斯基,也是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他的很多言论里说到:“艺术家的意图,要通过线条和色彩、空间和运动,不要参照可见自然的任何东西,来表明一种精神上的反应或决断。”他创作了许多画,但从未离开过抽象手段。有人把他与蒙德利安相比,称他为[热抽象],蒙德利安则为[冷抽象]。

抽象主义的画家们运用主观观察方法,进行创作时通常不会用眼睛去“看”外部的客观世界,而是将观察的方向指向自身的主观世界。抽象幻想,是他们创作的源泉。这种观察方法很少和客观事物发生直接的关系。体现在画面上的无论冷抽或者热抽大都是抽象和幻想的艺术形象。

三、中国绘画――意象观察

中国绘画的观察方法是绘画者通过心去体会、去感受自然,用心去写意生活和自然。不脱离实物的去观看,做画时又强调自身感受。在中国绘画里无论是相对写实的工笔或者相对抽象的写意,画者在做画时都会使用这种观察方法――意象观察法。

从最赋盛名的壁画说起,伴随佛教的信奉艺术产生的绘画。画师们凭着自己对现实的热诚,用他们非凡的创造力高度的写实技巧,创作出壮观且丰富多姿的壁画,既不脱离现实的宗教色彩,又保持了每一副画自身的气韵。男子宽衣博带,气象雍容,女子体态丰肥,艳丽多姿。尤其是菩萨象更多现实生活中的女性之美。那时做画者在创作过程中以将画与生活联系紧密了,人们重视现实的感受,人物造型生动逼真,线条流畅到位,对天堂对佛的描绘却不缺乏创造力。

当代著名的画家齐白石、潘天寿、李可染等众多画家的作品看来,无不显示出意象观察的痕迹。那种对内心深处的追求,看似草草的几笔对实物的刻画却相当的到位与逼真。墨色深浅的分布,实物的造型构成都拿捏有数。所谓传达出的一种“神”,无不让观看者叫称“妙”、“绝”。

李可染水墨山水画领域承前启后的一位画家,曾经多次外出写生,遍历名山大川,在大自然中观察、体验,直接对景创作大量速写、素描和水墨画稿,在此基础上构思了许多有现代感、有个性风格的山水画。他的画面浑厚和富有生活气息。他在山水画创作中,始终既尊重客观自然之美,又忠实于自己独特的感受。写祖国山河之美和写自己内心真情实感的统一,是李可染创作最鲜明的特色。他作画时,善于调动自己的全部生活修养与艺术修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追求画面意境完美的表达。

意象的观察方法与客观的观察方法区别在于视觉的方法不同。客观的观察方法强调视觉的真实性,在其艺术作品中体现了物体的具体形象与特征。与脱离客观事物完全强调内心事物心灵幻象的主观观察法也不相近。意象的观察方法除了客观事物的真实性,还要用心去感受人或者事物,自由、主观的选择和利用各种自然物体成为造型因素,主观的进行取舍、概括、夸张、变形等,使其能够表达作者的感情、思想以及状态,具有强烈的表现性。神似是我们在观察后得到的东西在脑中构思,如郑板桥所说:“胸有成竹”。

普通意义上的“看”是用眼睛去观察客观的物体形象,但看的时间长了也就腻了,而我们要升华到熟悉世界的陌生一面,又如郑板桥的“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古代中国画较多地依附于政治、礼教,从而出现“主大仆小”的表现形式就是意象性造型的具体表现。

中国画的创作基本理念,是以人物写神、以山水写意、以花鸟写生来体现神韵、意趣,文人画家所创造虽有借于具象之物:从松、竹、梅、兰到亭、台、楼、阁,乃至人物、山水、花鸟的表达等精神的隐寓元素,总是以某种隐秘的方式牵引欣赏者捕捉种种意境。所探讨的是一种人类内在情感的圆满感受,而非一种严谨创作的发明或伟大性。更贴近生命本身,是一种自我修炼完成的精神意义,而并非是一再开发人类对于物质形式的可能。

中国绘画经历过上下5000年历史的演变,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熏陶,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观察方法,做画者追求的往往是诗词歌赙里文人雅士的气韵或者小桥流水的细腻情感。绘画上逐渐有了自己的一套观察方法,界于客观观察法与主观观察法之间的意象观察法。

上一篇:浅析传统节日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 下一篇:家庭支架的构建与习作兴趣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