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时间:2022-01-19 05:18:12

试分析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摘 要:兴趣是学好一门功课的关键点,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更是如此。本文就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出了几点主要策略,旨在通过于此,全面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整体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270-01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持续推行,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也逐渐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小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功课的兴趣成为了业界人士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只有具备了浓厚的兴趣,任何的学习活动才能变得更加的事半功倍和轻松有趣。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主要策略。

一、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学生对学习主动产生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与教师和谐良好的关系是其非常看重的一点,其往往会感性的凭自己对教师的喜好选择自己中意且感兴趣的科目。因此,要想提升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所在,教师就必须想方设法与学生建立一个和谐且具有互动性的良性师生关系。而要想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改进。

首先,教师对待学生必须不偏不倚。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只对成绩好或者是听老师话的学生持友好态度,而对于成绩较差或者是不听话的学生则往往选择“不理不睬”。小学生本就刚刚走进学校,其对于教师的对待有着敏感的认识,或许教师稍微的不公平对待就会让小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挫伤,进而让他们对这门科目丧失学习兴趣。

其次,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尽量少的使用带有打击性和伤害性的话语,而是多采取积极鼓励的方式。对于学生所取得的很少进步,教师都可以给予其热烈的表扬。这些鼓励性的话看似平常,但是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往往非同寻常,在这些鼓励的话语中学生能够收获到慢慢的满足感,并在这种满足感的刺激下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最后,要想学生保持持续不竭的学习兴趣,教师自身的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小学生本就对教师有一种天然的崇拜感,如果教师自身业务素质过硬,且有涉猎多方面的知识的话,学生对教师的崇拜感就会自然的加重,带着这种良性的崇拜感,学生会对教师进行有意识的模仿。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是极其有益的。

二、结合小学生的特点,适当增加教学的有趣性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与其他阶段的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区别性。由于小学生天性活泼,其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也都相对较弱。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为其设置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其中,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一些故事性的内容和元素就是一个能够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之一。

例如,教师在进行十以内的加法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将教学的内容与小学生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结合起来。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设置让七个小矮人分别到森林中找寻宝石的故事情节。其中,第一个小矮人找回了三个绿宝石和两个紫水晶,第二个小矮人找回了四个红宝石一个碧玉,第三个小矮人则找到了五个黄宝石和四个紫水晶。而这些小矮人都分别将这些找到的宝石交给了白雪公主。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分别计算白雪公主手中的宝石数量。通过这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一下子被充分调动出来,在得到了最终的计算结果后便会踊跃发言。一改往日沉闷且呆板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同时,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在进行加法计算的时候还学会了基本的分类思想,这对后续教学内容的开展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将教学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

与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其对很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充满了好奇,世界对他们而言,是陌生且有趣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将其适当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一定的联系,通过这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势必会觉得数学其实是一门对自己生活很有帮助的学科。这对于提升他们对于数学这门功课的兴趣一定能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例如,教师在进行一百以内的数字认识的时候,就可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找寻到很多的有用教学素材。学生和爸爸妈妈出去旅行坐的动车的位置号、自己家庭的门牌号、篮球比赛中的双方分数等等都是一百以内的数字。学生学会认识这些数字的话,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就自然而然的迎刃而解了。

同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有意识联系,学生会不自觉的重视其数学这门功课,即便学生年龄很小,但是他们也清楚的明白学好数学对自己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四、增加动手操作的环节,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要想提升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有意识的增加一些学生的动手操作环节,取得的效果往往非常出人意料。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的激发出来,最终能够体会到的学习是真真切切的,是别人讲授千万遍也无法给予的。通过这些亲身的“摸摸搞搞”,学生的视野得以打开,学习和探究的热情自然不会轻易消减。

例如,教师在进行加减法内容教学的时候,除了笔算、口算的方法之外,还可以要求学生试着使用算盘进行计算。这既能让学生学会相应的计算方法,又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所在。

五、课后巩固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

要想要学生始终保持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课后巩固的环节一样不能忽视。如果这个环节做得不好的话,课堂上积累下来的兴趣就会在课后消失殆尽。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为学生布置一些既能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又能持续学习兴趣的课后练习。这些练习可以要求家长的参与,因为成年人的参与更能让教师的教学目标科学完成。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学生是否具有学习兴趣是最终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点之一。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调整教学方法,以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 孙翠华.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0.

[2] 王 伟.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教师,2011.

[3] 温书成.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

上一篇:注重语文审美教育 陶冶学生爱美情趣 下一篇:新教材学生学习数学方式活动的探索